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046年,慶曆六年。那天太陽當頭照,小鳥對人笑。

巴陵郡太守滕子京推開范仲淹家大門,難掩喜氣地說:「老范,我重建了岳陽樓,你給我寫篇散文吧!」

望著好基友熱切的眼光,范仲淹沉思片刻,寫下了名動後世的《岳陽樓記》,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廣為流傳至今。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01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老范系出名門,先祖范履冰曾為唐朝宰相,父親范墉早前亦在吳越為官,可惜在老范兩歲時候父親去世,母親貧困無依,只好改嫁淄州長山人朱文翰,老范也隨著更名為朱說(yuè)。

22歲那年,朱家兄弟把本不富裕的家底折騰得底朝天,范仲淹實在看不下去便加以勸阻,誰料朱家兄弟眼睛一斜,很不屑地說:「我們用朱家的錢,與你何關?」驚愕之餘,老范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命運虐我千百遍,我待命運如初戀。」開玩笑,這點事情算神馬?

老范攜琴負書,打算只身前往應天府(今商丘)繼續求學,臨走前他和母親道別,告訴母親他一定會學成迎母,改回祖姓,讓母親放心。

在母親的淚眼婆娑中,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新的旅程。

老范在應天府求學期間,曾留給後人一個成語叫「劃粥斷齏( jī ) 」。

他每日煮粥兩升,冷凍後切為四塊,撒上鹽和菜末,早晚各食兩塊,以此為生。「劃粥斷齏 」也因此而來。

「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起居飲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就是憑藉這股毅力,老范刻苦學習,榮獲「學霸」稱號。

1014年,老范正在閉門苦讀,只聽同窗好友在外嚷嚷:「老范老范,你咋還在啃書,趕緊出來啊,大家都去看皇帝啦,你也趕緊出來瞧一瞧吧,再不出來就晚啦!」

老范頭也沒有抬一下,他淡定地回答道:「哦,不要緊,總有再見的時候。」

果其不然,在來年的考試中,老范一舉高中進士,在御試中見到了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

這年,老范已經27歲。這個年紀,他的小夥伴晏殊已經官拜翰林學士,歐陽修也已經做了留守推官,柳永已然是「凡有井水處,既能歌柳詞。」

老范及第的時間雖然比小夥伴們晚了那麼一點點,但是理想的鮮花早已在老范心中開遍了啊。

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當老范還是小小范的時候,他遇見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非拉著他算上一卦,那算就算吧。

小小范問:「我以後能當宰相嗎?

算命先生大吃一驚:「你年紀不大,口氣倒不小!」

小小范羞澀地低下頭,繼續問道:「那你看看我能不能當醫生?」

算命先生更加好奇:「你為什麼要做這兩個職業?」

小小范:「唯有良醫和良相可以救人。」

「你存有這顆心,真相也!」說完這句話,算命先生飄然而去,連卦資都沒要。

命運沒有再開范仲淹的玩笑,他已奔跑在「良相」的道路上了。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0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21年,范仲淹被調往江蘇泰州西溪任鹽倉監管,負責監督淮鹽的貯運和轉銷。這是一個閑職,范仲淹不免悵然,曾寫下一首詞解嘲。

卑棲曾未托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

蒙叟自當齊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響亮頻聞鶴,夜海曈曨每見珠。

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西溪書事》

不過,老范很快發現他迷醉於笙歌中極為不妥,在西溪,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西溪瀕臨黃海之濱,因為舊堤岸年久失修,每到雨季,總會多次潰堤,淹沒良田和家園,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看到此情景,老范上書江淮漕運張綸,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

這一建議得到了張綸的大力支持,在張綸的推薦下,老范全面負責築堤工程,並取得了驕人成績。

由此,老范的簡歷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憑藉這些成績,老范的路越走越寬。

又因為他通曉經學,熟讀《易經》,老范受到了時任南京留守官晏殊的青眼有加,力邀他執掌應天府書院。

在此期間,老范寫出了震驚朝野的《上執政書》,時任宰相王曾也對他很是看重,把他舉薦給了朝廷。

1028年(天聖六年),大宋朝最大的BOSS仁宗皇帝徵召老范入京。作為皇帝秘書,負責皇家圖書典籍校勘和整理。

老范在這一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幹得有聲有色,以至於哪天老闆沒有給他點贊或誇獎,都是一件奇怪的事。

他不僅工作出色,兩隻眼睛也如「黑貓警長」一樣炯炯有神,他發現了仁宗老闆明明已經舉行了成人禮,喝過了成人酒,太后還是把持朝政,說好的歸政就是不歸政於仁宗。

不僅如此,太后還在她生日當天,要求仁宗皇帝帶領百官給她叩頭賀壽。

老范坐不住了,他憤而上書。

「皇帝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於內宮行家禮儀即可,若與百官朝拜太后,有損皇上威嚴。」直接怒懟太后,太后被罵得懵圈了。

可是老范根本不給太后清醒的機會,緊接著上書,直接點出讓太后歸政仁宗,太后聽聞後怒髮衝冠,玉筆一揮,「貶」就一個字。

貶就貶,老范帶上家眷愉快地到河中府任通判去了。

因禍得福,老范這一耿直忠誠,敢說真話的行為得到了朝中一眾大咖們的交口稱讚,並在仁宗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三年後劉太后病逝,老范立刻被仁宗召回京師,出任右司諫。

老范的耿直讓他再一次上書,他看不慣呂夷簡等人慫恿皇帝廢后的建議,直接喊話仁宗大BOSS。唉,老闆也有心煩意亂的時候啊,老范又一次被貶離京,任浙江知州。

在任浙江知州時候,老范勤政親民,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他又因為治水有功被調回京師任吏部員外郎,兼任開封府知府。

你沒有看錯哦,就是包大人任職的那個開封府。

仁宗還是那個仁宗,朝廷卻不是那個朝廷了。

當時呂夷簡時任宰相,他濫用親信,以至於朝政腐敗不堪,老范向仁宗進獻《百官圖》,再次怒懟呂夷簡。

卻不料反遭呂的陷害,再一次被貶於江西饒州。

范仲俺的小夥伴梅堯臣看見老范多次因諫被貶,特寫下《靈烏賦》想規勸他少說話,少管閑事,愉快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可是老范回作《靈烏賦》,強調自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拳拳之心躍然紙上。

1043年(慶曆三年),范仲淹針對內憂(組織結構龐大臃腫而效率低下)外患(遼和西夏對北方和西北邊疆虎視眈眈)的現狀,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內容涵蓋軍事、政治、教育、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使得真正有才識的人得到了提拔。

新政實施短短几個月,局面已然一新。

可惜新政只推行了一年終因反對派的攻擊而告敗。不過,這也開創了北宋改革之風氣,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之前奏。

范仲淹: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你獨燃

范仲淹曾寫下一段話評價東漢隱士嚴子陵,「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若是把這段話放在范仲俺身上,想來也是極為妥帖的。

范先生之高潔,將熠熠生輝於千年及以後,直至永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我們喝的水安全嗎?
1874年對台軍機泄密案始末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