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教育,無論在哪個國家都被視為重中之重。

對於華人家長而言,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個困擾已久的大問題。而「因材施教」,這個看似簡單的成語,卻難為住了絕大多數華人家長!每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給孩子們報各種補習班成為了安慰家長們的「一劑良藥」。

殊不知,是葯三分毒!這樣的「良藥」究竟是否合孩子的口味?又是否加重了自己的財務壓力與生活負擔?

  • 作為家長,您真的有注意過孩子的一些特殊才能嗎?
  • 您是否也在通過華人常有的「鄙視鏈」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 用補習班來豐富孩子的生活,填充自己的理想,難道任何人才的培養都該遵從這個模式?

也許為人父母,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選擇。想要平衡好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與自我價值的實現,您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

《澳洲財經見聞》攜澳大利亞註冊第四級(最高級)心理諮詢師曲韻老師以及全球領先的外匯交易券商Vantage FX,願通過此篇文章一同為您孩子的教育問題和您自身的生活質量保駕護航。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澳洲這個顛覆性的 「學習村」教育改革 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今年一月開學季新開的新洲公立學校Lindfield Learning Village 對外宣告,他們的教育模式different to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nvironment which has existed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與20世紀以來一直存在的傳統教育方式不同,聽起來很顛覆。他們的官方文件是這樣解釋他們的改革的:

1. All Through School:混齡k-12年級,大的幫小的;

2. Stage Not Age:根據學習進度學習而不是按年齡分班;

3. Home Base:由老師帶領組成家,促進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令學生產生強烈認同感 (strong identity),令老師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進度和需求;

4. Project-based Multidisciplinary learning:我的理解是,以前是學了知識然後應用知識做個project,他們這裡是先放一個project(都是 meaningful and authentic multidisciplinary tasks有意義的並且真實的多學科任務)然後學生為了完成project就要去探索和學習;

5. Student Directe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每個學生都會有一個有老師、學習導師和學生自己共同制定的、基於數據和測量的私人學習計劃;

6. Flexible timetable:靈活的學習時間表;

7. Community, University, Business Links:學校與社區、大學和企業相互連接。

這七條聽起來並不是太顛覆,因為近些年很多學校都在或多或少地進行著各種改革嘗試。Lindfield Learning Village 可能是第一家把這麼多變革同時引入的學校。

名字不叫學校(school)而叫村莊(villiage),不知道是不是來源於那句非洲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意思是說整個村莊(社區)必須都與孩子互動,才能讓這些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體驗和成長。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對此,曲韻老師有自己的觀點:儘管我從事的是兒童和家庭的心理工作,從來不曾越界談教育,但是,這個村子因為談到不僅要看孩子的學業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a child"s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在一定程度上,我是看好的。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隨便什麼人都適合進這個村學習的,村裡的通知是,請家長不要盲目報名,先自己評估一下你的孩子,是否具備以下這些特徵:

· 是堅持有毅力還是容易放棄(Does your child exhibit persistence when faced with a challenge or difficulty or do they give up easily?)

· 是否主動並負責(Do they show initiative and responsibility?)

· 有決心、有韌性?(Are they determined and resilient?)

· 能自我控制而且自信(Are they self-controlled and confident?)

· 有興趣而且思路廣?(Are they interested and resourceful?)

· 動機如何?(How motivated are they to learn?)

· 適應變化時靈活嗎?(How flexible are they when having to adapt to change?)

· 解決問題能力如何?(How well are they able to solve problems? )

· 是否好奇?常問為什麼和怎麼辦嗎?(Are they curious? Do they question why and how?)

· 對他人有同理心嗎?(Do they demonstrate empathy for others?)

· 會探索可能性和不同視角嗎?(Do they explore possibilities and perspectives? )

· 能團隊合作嗎?(Are they able to work as part of a team? )

說起來好笑,如果孩子具備以上大部分特徵,那麼只要不是在特別特別糟糕的學校,在哪裡孩子都差不了呀。

不過,這裡列出的好幾條特徵,確實是華人孩子缺乏的、發展得不好的。這是給華人家長的警示!

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不是出於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就不會有足夠的動機,不足以令孩子能夠堅持、能夠主動而且負責。

那麼即便家長花了時間,精力,財力,甚至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未必能培養出人人羨慕的「精英」,反倒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疲憊,讓養育孩子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生活的負擔,徒增自己的經濟壓力。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我們常用的勸孩子學習的話術,往往就是:你將來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你將來找不到好的工作怎麼辦?你將來窮困潦倒不說,最重要的是被人鄙視和唾棄怎麼辦?你將來徒傷悲怎麼辦?

為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知道給孩子灌輸物質條件的重要性,被焦慮和擔憂驅動,為了自尊或者別人的欽羨而驅動,但是回頭看看自己,卻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即便家長說,我安排的項目(補習或者夏令營什麼的)就是為了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和好奇心的,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幫他少走點彎路怎麼了?

然而興趣培養最重要的不是激發,而是以身作則的引導啊。家長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麼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呢?

縱覽!澳洲這個顛覆性的教育改革,暴露了華人的短板!

不是說因此就事事由孩子做主,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但是,如果大多數事情和孩子的時間分配主要是由家長決定的,這就從根本上確立了孩子是被動的。

而孩子所看到的,卻是家長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管教他們身上,忘記了平衡好自己的生活。滿是被補習班填充的孩子和滿是被孩子佔用全部生活的家長,是同樣的被動,並沒有起到一個好的帶頭引導作用。

回到這個Lindfield Learning Village,真正的村莊裡面,有學校、有家庭、有鄰居、有親朋好友、也有各種陰暗面和壞人壞事。

我們不可能只依賴學校去培養孩子的上述以及更多特徵和能力。而這些能力最初的萌芽、習得與養成,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主要來源於家庭的養育。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更多出國精彩就在「匯出國」,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