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紫光閣

在每晚的新聞聯播中,常常會看到國家領導人在紫光閣接見和宴請外賓,紫光閣在新中國的國務外交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紫光閣有何來頭?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紫光閣的前世與今朝。

從跑馬射箭之地到皇家軍事博物館

紫光閣位於北京中海西側,開始興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當初為明武宗朱厚照跑馬射箭之地。據史料記載,明代年間為一個四方平台,每年五月,明朝皇帝在此觀龍舟吃粽子,看御馬監的勇士彎弓騎射。後來在這個檯子上建了樓閣,名稱也變為紫光閣。紫光閣在建築等級上比皇宮建築差,但也是重要建築之一。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清朝紫光閣皇帝賜宴

到了清朝,康熙帝曾重修紫光閣,每逢八月十五,會在此舉行比武射箭,比賽後,康熙賞賜優勝者金牌和銀牌,上面刻著「旗勝」二字,皇太后也曾在這裡避暑消夏,按清朝典制,每年皇帝舉行賞賜外蕃儀式,宴請蒙古王公的宴會。以前大多在南海豐澤園,從乾隆26年以後,就移往紫光閣,直到清末。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模擬清朝騎兵騎射

乾隆年間,清朝出兵出征西北,西南,屢戰屢勝。乾隆說這是「十全武功」,並自譽自己為「十全老人」,為炫耀他統治年間的「武功之盛」,「文治之隆」,下令重修紫光閣。

1776年,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大功告成,決定將紫光閣擴建功臣閣,紀念為國家開疆拓土的功臣,陳列功臣畫像和相關戰史。一年後,改建完工的紫光閣,便是如今所見的上下兩層樣式,後殿稱為武成殿。從此,紫光閣就成為了皇家軍事博物館,此後還形成一種制度,每逢正月十九,皇帝邀請功臣進殿,設宴款待,隨即開放紫光閣,君臣漫步共覽,共同追憶那些武功強盛的歲月。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紫光閣功臣像


由盛而衰

紫光閣到了清代同治,光緒時,曾一度作為皇帝接見外國使節的場所,但國力日漸下降,已不足為道。1886年,慈禧決定擴建西苑三海。當時,正努力新建鐵路的李鴻章,為取得慈禧的支持,提議建造一條御用鐵路,讓從未見過鐵路和火車的慈禧親身體驗,鐵路的起點就定在紫光閣。1888年,這條全長1.5公里的鐵路落成,稱為紫光閣鐵路,慈禧每天上午上朝後,就同光緒及大臣們乘坐小火車,去吃午飯,午休。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紫光閣鐵路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對這條鐵路進行了破壞,紫光閣門前也插上了八國聯軍的旗幟,紫光閣內的功臣像和陳列文物或遭破壞或被搶掠,如今功臣像留在國內的,只有天津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兩幅,之後民國建立,接著軍閥混戰,紫光閣基本無人過問,建築殘破不堪,1938年,還曾被雷擊毀了一角,紫光閣的由盛而衰。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八國聯軍佔領紫光閣


重獲新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紫光閣進行了重新修繕,作為我國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場所,港澳特首赴京述職的場所也設在此處。此外,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東門廳也命名為紫光閣,是國家領導宴請年輕俊傑的場所,寓意紫氣東來,霞光朝元。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

刻有乾隆御旨的「訓守冠服騎射碑」石碑,一度曾因破四舊被棄掉,後來,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將石碑找回立於原處。這塊石碑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題材,被稱為為「下馬必亡碑」,寓意為「一國之青年,若忘卻上馬騎射的尚武精神,則國危在旦夕」。如今的生活,也許不在希望青年們崇尚習武,但紫光閣所經歷的風雲歲月,寓意著中國三百年來的盛與衰。

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宴請外賓的紫光閣,有何來頭?

乾隆御旨的石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