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欄目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廣州新聞資訊廣播聯合推出,在「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廣州新聞電台FM962(逢周二上午11:30-12:00)《中醫小講堂》欄目推送。

聽眾尚女士留言:您好!我想了解一下胃潰瘍怎樣食療養生?我今天就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為尚女士解答。

專家簡介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譚漢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擅長中醫食療保健養生和中、西藥用藥指導。

譚漢添:

胃潰瘍在現代醫學來講,就是指胃粘膜發生損害或者潰爛,就叫潰瘍,是現代人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從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胃潰瘍就是中醫所說的胃脘痛範疇。中醫認為,胃潰瘍的發生一方面和飲食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和人的精神情志密切相關。

主持鵬鵬:

是不是有一些食療可以舒緩情緒,讓我們的胃潰瘍可以痊癒?

譚漢添: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食療,慢慢改善/調理胃潰瘍的情況。飲食習慣非常關鍵,饑飽失常、過度吃生冷和酸辣食物都會引起潰瘍;而情志與情緒有關,有一些人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比較容易緊張、多愁善感、憂傷的,有這樣情緒的人比較容易產生潰瘍。中醫認為,胃潰瘍的主要病機就是肝氣鬱結、肝氣橫逆、七情不和。可以理解為胃潰瘍的發生和肝、肺,甚至脾腎功能都有較密切的關係。我們可通過食療慢慢調理身體,以達到改善胃潰瘍情況的目的。

主持鵬鵬:

就是要多吃一些補脾腎的東西,對嗎?

譚漢添:

對的,還有一些疏肝理氣的,也是非常需要的。

主持鵬鵬:

可以通過食療來輔助治療胃潰瘍,我們就放心了。但原來胃潰瘍也是有4種原因造成的,有血瘀型的,脾胃機能不足的,肝氣鬱結、肝胃不和的以及胃虛寒的。不同原因造成的胃潰瘍可以運用哪些食療方呢?

譚漢添:

脾胃機能不足的胃潰瘍患者可選擇「心靈雞湯」(參苓雞湯)。該湯料包括党參15克、茯苓30克、白朮15克、北芪15克和雞半隻。肝氣鬱結、肝氣不和的胃潰瘍患者,可選擇佛手白芍雞腎湯。該湯料包括佛手干20克、白芍15克、陳皮10克、雞腎6個和瘦肉3兩。肝腎不足、脾胃虛寒的胃潰瘍患者,可選擇砂仁淮山豬肚湯。該湯料包括砂仁10克、淮山30克和豬肚1個。血瘀型的胃潰瘍患者,可選擇田七珍珠蒸水蛋。分量是田七和珍珠粉各3克,然後再加上雞蛋3個。相當於普通蒸水蛋,我們把田七粉和珍珠粉混在蛋裡面,一起攪拌均勻再蒸即可。

主持鵬鵬:

我知道田七是祛瘀的,那這個時候加入珍珠粉是為了什麼呢?

譚漢添:

珍珠粉起到收斂潰瘍的作用,對潰瘍面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它還有抑制胃酸的作用。

主持鵬鵬:

珍珠粉的好處是有助收斂潰瘍,那前面3種胃潰瘍,我可不可以都加入這個珍珠粉呢?

譚漢添:

可以的,這沒有衝突。但如果煲湯加入珍珠粉的話,可能會把它當作沉澱物(雜質),而放到水蛋的話,味道會比較好,也可以完全吸收。

主持鵬鵬:

我們剛剛介紹的4種配方是對應4 種不同情況引起的胃潰瘍,所以各位治胃潰瘍的朋友不要隨便喝,我們是不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對症下藥呢?

譚漢添:

辯證是比較關鍵的。通過醫生辯證,醫生幫你分析完身體狀況之後,我們回家就可以通過食療來慢慢進行調理。

主持鵬鵬: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想著不知道自己什麼病,反正有4款湯就全部都喝完,那樣就會出事了。

譚漢添:

最好辯證服用,喝湯調理和吃藥的道理是一樣的。其實,這個潰瘍病除了食療或者吃藥,改變生活習慣也是非常關鍵的。

主持鵬鵬:

胃潰瘍是不是一定要吃藥或者食療呢?它會不會說我改變了生活習慣,注意運動和早睡早起之後,就可以自己恢復呢?

譚漢添:

如果潰瘍已經形成的話,注意生活習慣只不過起到減慢潰瘍發展的作用。但是要恢復基本上是非常困難的,也是要結合食療或者吃藥,這樣來慢慢調理。

如果大家有問題想諮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生,歡迎進入廣州新聞電台微信公眾號fm962gz點擊左下方962互動按鈕,選擇「962生活+」,選擇《962中醫小講堂》,填妥表格即可。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聽中醫】胃潰瘍患者如何食療調養?這裡有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微提醒」預防「胃腸病」 用藥多個心
「本草驛站」中藥七情VS中醫七情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