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血管專家來說明白。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心臟衰竭患者在不同季節會面臨哪些挑戰?

冬天天氣冷會導致血管收縮,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比較高,因為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梗塞,也就是冠狀動脈阻塞,所以在秋天、冬天心肌梗塞較容易發生的季節,心臟衰竭也較容易發生或惡化。

除了氣溫較低導致血管收縮之外,冬天的飲食也是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因素之一。大家習慣在冬天吃火鍋、羊肉來暖暖身子,偏油、偏鹹的食物對心臟衰竭患者就是負擔。如果又多喝了幾碗湯,病情便可能惡化。

氣溫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心臟功能

至於炎熱的夏天,心臟衰竭患者也要小心。天氣太熱的時候患者要避免外出,因為太熱的時候會讓血管擴張流汗變多,接著會感到口渴而喝很多水,倘若心臟收縮功能已經很差,突然喝太多水的時候會造成急性心臟衰竭。

喝太少水又可能會讓血液變得比較濃稠,增加梗塞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會。

哪些季節最容易讓心臟衰竭病情惡化?

就比例上來看,心臟衰竭患者於秋季、冬季病情惡化的比例較高,所以每年入秋之後心血管科都會很忙碌。

秋冬要穿暖活一點,才不會在突然走到室外時,因為血管收縮而身體不適。血管收縮的時候也可能造成血管的斑塊剝離,使得秋冬時候的心血管疾病,像是中風、心肌梗塞的比例增加。

此外,多數人的血壓可能會在冬天的時候高一些,血壓高的時候就代表血管收縮,心臟需要輸出的負擔就會比較強,也會造成心臟的後負荷,心臟後負荷上升後心臟衰竭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平時該如何養心、護心?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還是與冠狀動脈阻塞有關,第一要務當然是從這方面著手,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煙等,務必與醫生好好配合,規律服藥。

保養心臟這樣做

對一個心臟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保養心臟就是維持健康飲食、規則運動、定期健康檢查。至於心臟衰竭的患者,就必須時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原因,經常和藥物及食物有關。

藥物的部分和藥物順從度有很大的關係,患者經常會覺得癥狀改善了就自己減葯甚至停葯,而導致病情惡化。

食物的部分,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每天監控飲食的進出量,記錄所有吃的、喝的、尿量、排便,但是在家裡較難做到完整的紀錄,所以不妨可以從體重評估,並且觀察身體狀況,例如下肢水腫的程度、呼吸喘的程度。讓患者或家屬能夠初步判斷病情是否出現變化。

在季節交替之際,需要調整藥物嗎?

季節變化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到了冬天,有部分的人血壓會比較高,這時候要對高血壓藥物做些調整。在家量血壓,每天做紀錄。

目前建議的方式是每天早晚都量血壓,完整的紀錄可以幫助醫生判讀血壓在夏天跟冬天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當然不需要去增加藥物,如果血壓有增加可以去依照上升的程度去調整藥物。

會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打哪些疫苗呢?

目前心臟衰竭的照護指引都建議患者打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都需要打,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只需要打一次,就會有免疫效果。

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因為我們最怕心臟衰竭患者發燒。發燒會讓患者變喘,並且心跳加速,破壞原本的平衡,使病情惡化。

萬一出現哪些癥狀,心臟衰竭患者要特別小心,最好及早就醫?

心臟衰竭患者最常出現的癥狀就是喘,如果原本可以爬一層樓,現在卻連在平地走路都會喘,代表病情有變化。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患者可以評估下肢水腫的嚴重度。如果兩隻腳浮腫,呼吸又很喘,患者便會感覺很虛弱,力不從心。

若有心悸、胸悶的狀況千萬不能輕視,因為心律不整、心肌梗塞都會讓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中醫 的精彩文章:

醫師,我可以吃炸雞嗎?
我沒有亂來,尿血應該沒有關係?無痛血尿要高度警惕

TAG:鴿子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