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成佛的境界就是《華嚴經》

成佛的境界就是《華嚴經》

成佛的境界就是《華嚴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八十華嚴》三十九品,三十九品分七個地方,九次來講,叫七處九會。第一個地方就是菩提場,菩提樹下的那個時候。第二個叫普光明殿,第三個忉利天宮,第四夜摩天宮,第五是兜率天宮,第六是他化天宮,第七還是回到普光明殿,第八也在普光明殿,第九在逝多林,我們叫七處九會。七個地方,講了九次。

其實這七個地方跟九次,只是我們的分辨,分別解說的一個方便,他不是真的這個樣子。真的這個樣子我們應該要說,《華嚴經》的境界,它就像一幅畫一樣,畫是一次呈現在你的面前的。我們一看七處九會,你馬上會出一個想法說,它會不會像看電視一樣,一幕一幕呈現出來?然後七處就七個重點,九會講了九次,那麼每一個重點講一次,那就像連續劇一樣,一集一集,一幕一幕的講,會變成這個樣子。

假如是這樣的話,就變成章回體小說了。可是《華嚴經》講的不是,《華嚴經》講的就像這一副畫一樣,為什麼像一副畫?它是華嚴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怎麼樣?一時炳然齊現,在這個大圓鏡智裡面,一下子通通現前,那個境界全部現前,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國土,同時顯現出來,這個才叫做華嚴海印三昧。

既然是叫海印三昧,他就應該像圖畫這樣了,而不像連續劇一幕一幕的展現出來。那麼,一次全部展現出來的情形,達到這個境界的人,他很清楚了,可是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的人,他就不知道了。一個達到這樣境界的人,要跟一個沒有達到這樣境界的人,他要怎麼解說?他一定要分開解說,告訴你這幅圖畫有幾個重點。

幾個重點呢?他分七個重點來講。當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重點,就是普光明殿,講了三次。雖然他是按照前後次序這樣子講,其實那一個境界是一時炳然齊現。所以,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一點,不要把它看成連續劇,好像先講的在前面,後講的在後面,沒有。《華嚴經》所講的,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都同時出現。你要這樣看,像一幅畫,同時全部展現出來。我們看畫,畫不會說這個角落先出現,那個角落後出現,它一幅畫全部出現。那麼你對這幅畫要怎麼了解呢?知道的人告訴你,這一副畫,它的布局、它的結構重點在哪裡,按照第一個重點、第二個重點、第三個重點,這樣跟我們解說。這是一個關鍵,不懂的人以為他是有時間次序講下來,那就不對了。

所以我們才說,《華嚴經》在什麼時候講得?它就在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的那個時候。夜睹明星,然後他就悟了,悟了以後,他不是講了一句話嗎「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迷惑顛倒不能證得」。從看到明星,悟,一直到講這一句話,大概不到一兩秒鐘,整個境界在那個時候就全部呈現出來,它就像我們照相一下,一個「咔嚓」,就全部照出來了,全部顯現了。

後來的人說,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來講這個部分,告訴各位,假如按照十萬偈來講的話,三七二十一天,釋迦牟尼佛不休息也講不完。我們現在把它算起來,十萬偈的話,將近要兩百卷經文,你一天要誦十卷經文,要二十天。這當中,還會增加很多。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可能用這樣的講法,而且在當時來講,在菩提樹下他成道也沒有半個人在,所以當時也沒有人記錄,這裡面所講得就是他那個境界。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所證得的境界,就是《華嚴經》的境界。就那麼一剎那間,全部呈現出來。

所以各位你要是懂得這一個裡面所講的,你就會發現。常常有人問,成佛的境界是什麼?成佛的境界就是《華嚴經》,你能夠在一秒鐘、兩秒鐘當中,全部把它呈現出來,你就成佛了,那個境界就是了,你看能不能現出來?假如要像我們這樣,講五年才會講得完,當然沒有成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在那個時候,眼睛看到,嘴巴講出來,那個當中的時間,一剎那他就展現得出來,可我們顯現不出來。

但是我們告訴各位,《華嚴經》的全部境界展現不出來,你可以展現一部分,可以吧,不要全部。譬如十行位的部分,可不可以讓它展現出來?那你就是十行位的菩薩。你要是展現到十住位的部分,你就是十住位菩薩。你要是展現到十迴向位,你就是十迴向位菩薩。展現到十地位,你就是十地位菩薩。展現到等覺位,你就是等覺菩薩,全部展現出來,你就是佛了。華嚴境界就是這樣。

就像我們看這一副畫,會看的人遠觀就全部看進去了。不會看的人站在這裡,這個是珊瑚礁,這個是海洋,這個是什麼,你就只能站在這個地方看,然後拿放大鏡看,越看越大,整個圖畫是什麼你就看不出來,無法欣賞它。就像我們看這草書一樣,你會不會看?你不會看的話只是說,這像什麼。那你會看的話,就看它的氣運,它的筆勢,那種品道,那種生命力的宣染,借著一張白紙,他用一支黑筆,就把他的生命力全部展現出來,你看得到嗎?

所以會看的人遠遠的看,能夠看出他的生命所在,不會看的人,就在這邊,他走得很近,這個字是什麼字,那個字是什麼字?看了老半天,我要回去找《草書大辭典》,弄到最後你也沒有弄清楚。這是為什麼?境界的關係。所以,學華嚴的人,要有這種宏觀的心量跟境界,這個就要自己來培養。

擷自《八十華嚴》玄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成就的境界不一樣
由生滅門轉入真如門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