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陰雨纏綿,這款祛濕理氣的靚湯來幫你!
一句話養生:艾灸食療,祛除濕氣。
近期珠三角地區氣溫波動大,回南天明顯。艾灸如同太陽蒸發水汽,能快速運化、蒸騰體內的濕氣,對於近期因為濕氣而出現疲乏、肢倦、納差的人群十分合適。穴位可以腹部神闕、關元等穴位為主。飲食宜搭配豆芽、香菜以及木棉花、雞蛋花等,有助理氣祛濕。
今日推薦——祛濕五虎湯
材料:
赤小豆50克,生薑30克,紅棗8~10個(去核),連須蔥白3根,陳皮1瓣,紅糖適量。
做法:
上述材料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開水,煮30分鐘,再放入紅糖再煮10分鐘即可。
欄目特約養生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專家點評:
五虎湯是名老中醫李可的感冒經驗方,原方由黑豆、核桃、生薑、紅棗、蔥白組成,我們根據南方濕氣困重的地方特點,將其稍做加減形成了祛濕五虎湯。祛濕五虎湯里的赤小豆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腫,陳皮行氣化濕,生薑解表散寒,蔥白髮汗解表,紅糖、紅棗補中益氣扶正。各物合用,能解表、散寒、祛濕而不傷正,十分適合春天陰雨綿綿、寒溫無常的天氣保健食用。
小貼士:
如平素體質虛弱可加黑豆30克,怕風流涕明顯加鮮蘇葉10克,咽乾咽痛加鮮薄荷葉5~10片;本膳食供預防感冒使用,不能代替正式的感冒藥,如已有明顯感冒癥狀請及時就診。
本周值班醫師:
張曉軒,主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廣東省體質健康管理學會委員。師從楊志敏教授、柳長華教授、呂英教授、吳萬垠教授。擅長:兒童體質、孕前孕後以及各種惡性腫瘤的中醫調理;各種癥狀的亞健康狀態如失眠、痤瘡、便秘、易疲勞、易上火、易感冒等調治。臨床以人為本,用藥以顧護患者元氣為要,善於以圓運動理論為辨證法則,以中藥湯劑、膏方、食療等多種方法進行個性化調理。
「每日一膳」欄目由南方日報攜手廣東省中醫院聯合推出,根據時令,每天為讀者奉上一道或湯、或菜、或茶的養生膳食。掃一掃二維碼,可上傳養生菜式參與「粉絲靚菜」評選,或請專家團隊為您私人定製養生膳食。
每日一膳出書啦!購買《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掃二維碼購書有優惠,更有機會獲得楊志敏教授親筆簽名版圖書。一向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楊志敏教授決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圖書,即從版稅中捐贈2元給廣東省慈陽慈善基金會幫助眼疾患者恢復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每日一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