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漢諾威工博會上,這場中德合作舉辦的論壇吸引了眾多大佬關注……

漢諾威工博會上,這場中德合作舉辦的論壇吸引了眾多大佬關注……

4月1日上午,在漢諾威展覽中心27號館「全球商業與市場展區」,由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德意志展覽集團科技學院共同主辦的「2019中德智能製造論壇」在200多名來賓的關注下隆重開幕。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署長羅伯特·赫爾曼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參王衛東在論壇上做主旨發言。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主任徐遙君主持論壇。

中德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

李勇副局長表示,中國企業正加快對外投資步伐、深度參與全球化;與此同時,中國也為外商在華投資經營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和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日前剛剛通過的《外商投資法》,表明了中國進一步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營造更加公開、公平、透明的外商投資環境的決心。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李勇說,德國企業在高新技術、傳統製造、汽車行業、節能環保等方面優勢明顯;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消費市場規模龐大,製造業產業鏈完備,自主研發實力不斷增強,社會物流效率不斷提高,這些都為兩國投資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致辭

羅伯特·赫爾曼署長表示,中德經貿合作密切,目前4500多家中企在德,已為當地德籍員工創造了超過7.6萬個工作崗位。中國推動「中國製造2025」,德國發展「工業4.0」,兩國在某些方面存在競爭,但在信息技術、軟硬體、製造產業等重點領域上均有豐富的合作機會。

追求由量轉質共謀互利共贏

王衛東公參強調,雖然中德兩國對合作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但中德兩國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卻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如在2018年,據德方統計,中德貿易總額達1993億歐元,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參王衛東發言

王衛東介紹,在投資方面,尤其是德國對華投資增長加速。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項目數已超過1萬個,投資總額約334億美元,是歐洲在華投資最多的國家。尤其是2018年,雖然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發表立場文件,對德國企業所謂的過度依賴中國市場提出批評和改正建議,但德國在2018年的對華投資項目數491個,增長27%;而實際投資額達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8%。這一事實說明,德國的企業自己很清楚對華合作的重要性,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王衛東說,中國經濟經過近40年的快速發展,將從過去的以高速發展為特點的模式,轉為追求高質量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這就對企業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國在傳統製造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中國企業對與德國企業合作具有濃厚的興趣,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主任徐遙君主持

專題互動對話繪製未來圖景

德國科學技術與文學院院長萊納·安德勒教授在其專題報告中介紹了物聯網技術與商業模式間的相互推動作用;德國對華投資中心(FDI Center)總經理德雷斯勒則現場發布了,由該中心和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共同調研撰寫的《德國對華投資新趨勢報告書》。

德雷斯勒說,數據表明,德國對華投資自2007年持續增長,也說明了德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德企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還有進一步擴展空間;德企更加註重本土化,對於中國本地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擴大。

嘉賓、工作人員合影

在隨後的高峰對話環節中,北汽歐洲總經理李輝、華為德國副總裁陸傑、濟南重工總經理盧慶亮、德國浩寧首席技術官格拉夫、德國菲尼克斯電氣集團首席技術官本特、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主任劉怡、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張暉、德國漢諾威展會機器人學院總經理里克、西門子研究院研發總監羅姆斯、黑森州投促局局長瓦特施密特就中德產業升級、工業製造檢測體系、技術轉移與職業教育、營商環境和城市管理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論壇期間,在中德嘉賓的見證下,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還與德意志展覽集團科技學院達成了「中德智能製造產業投資促進」戰略合作。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與漢諾威機器人學院簽約

(歐洲時報德國版胡旭東、陳磊攝影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萬鋼來德國了!新任駐德大使吳懇為他舉辦招待會
數百華人趕赴紐倫堡,就為了欣賞這台演出!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