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一個傳統的風爐,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夢想。

一個傳統的風爐,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夢想。

一個傳統的風爐,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夢想。

「圍爐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談詩」等佳話和大自然下極其浪漫的詩情畫意,是古時文人墨客冬日獨住或者與友人相聚時的一種方式。在這期間,風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沒有風爐,就沒有古時文人墨客冬日的風雅與情趣。

當然,風爐並非只是文人墨客的風雅之物,更是尋常百姓的取暖和做飯的工具。寒冷的冬日,一家人圍在風爐邊打火鍋,是一種家庭的溫馨與和諧,是一種幸福與溫暖。

文人墨客的風雅已隨風而去,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佳話罷了。而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風爐給一家人帶來的溫暖也被電磁爐、電火鍋等家用電器取代,這種需燒炭取暖、燒柴煮飯炒菜的風爐和其他農村人常用的勞動工具一樣,已漸行漸遠了,如今,只能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或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可以尋覓到風爐的蹤跡。

滾滾紅塵之中,「現代」無處不在的當下,總有那麼一些人以一種「唯我獨尊「的姿態,默默地堅守著傳統的具物,傳承著傳統的文化。

宜州區懷遠鎮的韋克彪和梁利紅,就是這樣一對夫婦。他們不管市場的潮起潮落,以堅韌的態度,堅守著風爐製作這門傳統手藝,至今已有30多年。

古鎮懷遠 風爐源長

一個傳統的風爐,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夢想。

關於懷遠風爐,曾經流傳這麼一個笑話:有一個宜州人在上海工作,好幾年不回家過春節的他,為了尋找一個「出得手的禮物」而在大上海逛了幾天,最後看中了一個漂亮的風爐。他覺得,帶這麼一個風爐回去,春節期間可以和家人一起圍著風爐吃火鍋。於是,便拿出當時已算很貴的幾十塊錢買下了一個風爐。因為珍貴而不捨得拆封,千里迢迢地把原封不動的風爐帶回家。回到家後,打開包裝向人炫耀時,發現爐底赫然印著四個字:懷遠風爐。

笑話歸笑話。但從這個笑話中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懷遠風爐聞名在外;二是懷遠風爐早就存在。

據《懷遠鎮志》記載,懷遠風爐根源於福建的副榜爐。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福建省輝縣有一考生竭盡全力參加科舉應試只中副榜,此後他無心科舉,廢寢忘食潛心研究風爐,用家鄉的紅黏土成功製造出能燒柴草和木炭的風爐,並取名副榜爐。民國初年,到懷遠經商的廣東商人看到風爐生意供不應求有利可圖,就地取材使用宜州本地白泥製作風爐,一碗白泥加兩碗半草灰製成爐坯,使用糠窯燒制,一舉獲得成功,開創了懷遠風爐生產的先河。

懷遠風爐的主要原料採用宜州安馬鄉的白粘土製成,白粘土經過晾曬、粉碎、過篩、攪拌、入模、粗胚、精修、進窯、火燒,冷卻、綁絲、檢驗、包裝等20多道工序,方可出廠。

懷遠風爐品種繁多,規格大小不一,分為圓形、鼓形、八角形,大如草帽、小似茶杯,大的壓千斤而不垮,小的負百斤而不塌,每套風爐十二個,堆砌起來下大上小高達兩米,像劍似塔,蔚為壯觀賞心悅目。

結緣古法 一生堅守

一個傳統的風爐,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夢想。

再好的傳統工藝,沒有傳承,終歸失傳。再好的具物,沒有人使用,都會消失。懷遠風爐的傳統工藝,如果沒有後人繼承下來,同樣逃脫不了失傳的命運。還好的是,一個叫韋克彪的人,在他20歲的時候,對懷遠風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誓要掌握這門存在已有近百年的傳統工藝。

那是1984年,20剛出頭的韋克彪為了學到一門謀生的手藝,到懷遠當地的一家風爐廠當學徒,跟著老師傅潛心學習風爐傳統製作工藝兩年,終於學會了行內人稱為「古法」的工藝。隨後,他繼續四處考察學習。1989年,學成歸來的韋克彪向親朋好友借了一些錢,和妻子辦起了風爐作坊。

韋克彪做風爐手藝自是不用說,乾淨利落,一天能做七八十個,而妻子梁利紅也是做風爐的一把好手,能說會道的她除了做風爐,還負責風爐的銷售、採購原材料等工作。

「那些年風爐市場火啊,只要做得出來,就不愁賣不出去,一年四季都能接到訂單,每年大概10萬個。」梁利紅回憶道,有時候夫妻倆忙不過來,還請了十幾個工人來幫忙趕貨。

據了解,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正是風爐市場最火爆的時候,以製作風爐出名的懷遠鎮當時就有三十多家風爐廠,年產風爐三四十萬個。

據懷遠當地群眾介紹,該鎮出產的風爐,不僅在全區、全國有名,甚至遠銷至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在韋克彪和梁利紅家的一樓大廳,迎面擺著一個展櫃,上面擺滿了大小不一,造型精美各異的風爐工藝品,這些都是夫妻倆閑時打造的,特別費時間和精力。曾有一位金城江的客商放言要買下展櫃內的所有風爐,讓夫妻倆隨便開價,但他們笑著說,這些都是非賣品。

風爐製作有20多道工序,都是要靠手工打造。而風爐的「核心技術」是裝窯,燒窯。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次品較多,成相也不佳。每到裝窯、燒窯環節,韋克彪均日夜在作坊里守候,生怕出了差錯。

因為太辛苦,韋克彪的兩個孩子雖然都已成年,但對繼承這門手藝毫無興趣。偌大的風爐作坊,每天只有夫妻倆在這裡做工。兩人均已50多歲,從早到晚每天也只能做100多個。曾有朋友勸他們轉行,關掉作坊,但夫妻倆仍對風爐製作戀戀不捨。「做了一輩子風爐,捨不得關啊!有幾個工人跟了我們幾十年,廠子關了,他們怎麼辦?」韋克彪摸著風爐,眼眶有些濕潤。

傳統工藝 今人傳承

進入九十年代中期,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懷遠風爐銷量開始漸漸走下坡路,產量從巔峰時期的年產三十萬個下降到現在的三四萬個。目前懷遠僅剩兩家風爐廠,一家就是韋克彪和梁利紅夫婦的「軍彪風爐廠 」,另一家因為市場低迷,已打算準備關門。

為了彌補虧空,夫妻倆在風爐作坊旁搭了一個牛棚,養了幾頭黃牛以補貼家用。

雖然市場低迷,但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口碑,夫妻倆每年還能接3萬個風爐訂單,客源主要來自融水、三江等周邊少數民族地區。此外,現在群眾進新房,也喜歡買個新風爐,將炭火燒得通紅的風爐提進新房,以圖個好彩頭。

12月7日下午3時,正值周五,冷清的風爐作坊突然來了七八個學生,他們是懷遠小學的學生,來這裡學習風爐製作。原來,懷遠小學開設有山歌班、彩調班和風爐製作、白月餅製作等手工藝課堂,鼓勵學生學習民間藝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韋克彪和梁利紅手把手耐心地教孩子們如何修泥、塑形。孩子們學得也很認真,在一旁仔細觀摩。有一名叫羅康寧的五年級男生,對做風爐特別感興趣,經常學到天黑才回家,放暑假了也自己跑來作坊里學習。現在他已經做得有模有樣,還成了其他同學的「小老師」。

「只要還有人買,我們就繼續做下去,也歡迎對風爐製作感興趣的同學們來這裡學習。」韋克彪和梁利紅微笑著說道,並打算把懷遠風爐從日常生活用品逐漸向工藝品轉型,走精品路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