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戰士 Tuntematon sotilas (戰爭大片)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無名戰士的劇情簡介>
影片為紀念芬蘭獨立100周年。改編自芬蘭作家V?in? Linna的同名暢銷小說《無名戰士》,以蘇芬戰爭為背景,這是一部拍得非常冷峻、真實、殘酷的戰爭電影,沒有任何煽情、激昂的東西,也沒有多少政治立場,沒有張揚的英雄主義。能把一部情節並不起伏的電影拍得如此真實,好看,難得!
電影順敘了1941-1944年蘇芬繼續戰爭從開戰到戰敗的全部歷程,以老兵Rokka和四個戰火里成長的漢子,為貫穿整片的核心人物,再次重現一場慘烈二戰史里不太引起關注的蘇芬戰爭後半部分(前半部分為冬季戰爭)。擯棄華麗的電腦動畫,回歸質樸,真實到如臨其境。同時還是一本戰場教科書和博物館。
1940年蘇芬戰爭,芬蘭失去十分之一國土。
影片只聚焦在一隊芬蘭步兵連中的五六個基層官兵在蘇芬戰爭中的故事。戰鬥場面也限於步兵戰術。不過整體並不悶。蘇芬戰爭是二戰中的一段歷史,但是並不出名,也許少有人知。這部長達3小時的影片便取材於這段歷史。影片沒有選擇採用高階視角,也就是說主角並不是將領或國家領導人,而是那些所謂無名戰士。他們大多數人都無法逃脫戰死的命運,我也無法記住他們的姓名和模樣。不過,影片還是讓我記住了那個老兵油子。
影片的戰爭主線是芬蘭想奪回失地。
這是一部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從第三方立場冷靜描述戰爭的電影,戰爭雙方互稱對方為敵人,其實雙方都是受害者。不管怎麼說比我們國家的個人英雄主旋律強很多。作為戰敗方拍一部電影每年國慶節播放,提醒自己反戰主題,戰爭沒有勝利,沒有英雄,沒有主角,沒有熱血,沒有酷炫特效,戰爭只有按部就班的躲避和自保,有的只是磨人的煎熬和絕望,漫長的等待和活下去的希望。
1941年芬蘭部隊集結
老兵向新兵親傳戰鬥經驗
教新兵觀察敵情
在初期年輕的軍官只會指揮戰士向前沖
老兵向軍官建議保住自已性命才有勝利的機會,並身先士卒進行爆破!
老兵用自已的經驗配合軍官作戰
炸碉堡,完美完成!
隻身炸坦克,使命必達!
多次面對坦克,英勇向前!
殘酷的雪地作戰,傷亡慘重!
一次次的事實證明,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才是隊伍中的財富!
歐洲人的戰爭片拍得比美國人明白多了。思維的複雜化是需要時間和歷史積累的。你想做英雄,我不在乎,我該趴著時趴著,該前進時前進,我們來這不是為了被殺,而是殺戮。
一個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個統計數據。只有死亡才是從戰爭中解脫的唯一出路。進攻時的犧牲,沒有悲傷,撤退時的犧牲,更顯悲壯。越到後來,每一次陣亡都深受觸動,每一個年輕的生命,每一雙閉不上的眼睛。
三個小時的電影,卻並不嫌長,也不覺悶,一些橋段與對話挺有趣。戰爭場面拍得挺不錯,且對戰爭中人性的刻畫很真實。任何一場戰爭,如果深入進去,換個角度觀察,恐怕會有不同的感覺與判斷。誰敵誰友,正義與否,恐怕很是很難說清楚。
總結:場面真實,但劇情有點像記錄片,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是軍隊的寶貴財富。蘇芬戰爭中表現芬蘭戰士的犧牲精神才是重點,芬蘭在大國夾縫中的進退失據左右為難,與蘇聯交惡,與德國為伍, 戰爭結束那一刻 才知道所有的英勇無謂其實只是炮灰而已 誰能撫平受傷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