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財大氣粗,美軍撤離裝備帶不走?百萬美金裝備直接任性「打水漂」

財大氣粗,美軍撤離裝備帶不走?百萬美金裝備直接任性「打水漂」

在一場戰爭之中,後勤非常重要。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不僅僅是戰爭機器運轉所需要的潤滑油,更是國家實力的體現。我國軍隊尚來以勤儉節約著稱,連軍營裡面都要養豬種菜,自給自足。而反觀財大氣粗的美軍,在外作戰結束後撤離,一路撤一路扔裝備,似乎毫不珍惜,究竟是為什麼?對於這種行為的解讀有許多,其中最準確的原因便是因為運回來所需的成本比重新造要更加昂貴。百萬美金任性打水漂的背後,是比百萬美金價值更加可怕的——美國的裝備製造體系。

我軍歷來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氣質而被全國人民所學習,在不能浪費配發裝備之餘也需要在條令範圍內自給自足,發展副業。就連零花錢都要自己賺了,更何況是配發的裝備,毫無疑問是錙銖必較的。長期以來我軍都有這種勤儉節約的傳統,自然不能理解美國那奢侈而浪費的行為。

不能理解美軍奢侈浪費行為的同樣有以前的日軍。當時的日本作為後發的帝國主義,靠盤剝農村造就帝國主義自然是小馬拉大車,雖然貴為帝國主義但卻事事勒緊褲帶。即使日本入侵一窮二白的中國時,士兵也忍不住彎下腰撿拾步槍退彈排出的彈殼。

日軍在當時同樣也是「勤儉節約」,什麼都是大君的恩賜,自然不能浪費。但是日軍的勤儉節約造成了什麼結果呢?敗給了一點也不節約的美國。當然,事情並不能一概而論。美國在短短數年後便和中國在朝鮮打成了平手,這無疑給我軍十足的信心。

美軍的「少爺兵」刻板印象無可厚非,這是由於依託於美國強勢的國力而造就的。但美國少爺兵卻沒有傳統印象中那般完全只靠裝備和後勤,敵人衝到面前便頭像的現象,在太平洋上,美軍照樣與日軍開始了一島一灣的爭奪,這說明豐富的物資不會麻痹人的精神意志,反而能夠為一支鐵軍如虎添翼。

美軍在今天也同樣「任性」,在數十年前便有了端倪。對於英國的物資運輸,沒有強調運輸艦應該如何「鍛煉自己躲避德國潛艇」,而是依靠三天一條船的製造能力為歐洲抵抗力量源源不斷的輸血。為了破釜沉舟,美軍對於運輸船的沉沒毫不可惜。在裝備單價夠低的情況下,能夠打贏戰爭的便是王者,哪怕用的是銀彈,對於裝備自然是感到不可惜的,遲早都會被用爛,不如一丟了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霹靂火軍事 的精彩文章:

蘇聯人的專利,眼鏡蛇機動只有蘇27能做?殲10B也要來試試
一戰成名?梟龍擊落米格21難道很經典,張召忠的話,令國人醒悟

TAG:霹靂火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