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降氣祛痰,宣散風熱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 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的乾燥根。
相關名
前嫩前胡、粉前胡、炙前胡、冬前胡、信前胡、西尺蔓、全胡
圖片
產地
主產於浙江、江蘇、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
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採挖,除去鬚根,洗凈,晒乾或低溫乾燥。
性狀鑒別
本品呈不規則的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長3~15cm,直徑1~2cm。表面黑褐色或灰黃色,根頭部多有莖痕和纖維狀葉鞘殘基,上端有密集的細環紋,下部有縱溝、縱皺紋及橫向皮孔樣突起。質較柔軟,干者質硬,可折斷,斷面不整齊,淡黃白色,皮部散有多數棕黃色油點,形成層環紋棕色,射線放射狀。氣芳香,味微苦、辛 。
飲片
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外表皮黑褐色或灰黃色,有時可見殘留的纖維狀葉鞘殘基。切面黃白色至淡黃色,皮部散有多數棕黃色油點,可見一棕色環紋及放射狀紋理。氣芳香,味微苦、辛。
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肺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專入肺經。既疏風清熱、宣散肺氣,又降氣祛痰,善治外感風熱或痰熱阻肺之咳喘。
功效
降氣祛痰,宣散風熱。
主治病證
(1)肺氣不降之喘咳痰稠。
(2)風熱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故陰虛咳嗽、寒飲咳喘者慎服。
故事
在安徽省寧國皖南山區天目山北麓,有個開生藥鋪的。由於方圓百里之內只有他這麼一家藥鋪,所以這個藥鋪老闆也就成了當地的一霸。不管誰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葯,他要多少錢就得給多少錢。有家窮人的孩子老是咳嗽,病很重。窮人就到藥鋪詢問,藥鋪老闆說退熱得吃「川貝母」,但五分(1.5克)貝母就要十兩銀子。窮人說:「求你少要點兒錢吧,這麼貴的葯咱窮人吃不起呀!」藥鋪老闆說:「吃不起就別吃,我還不想賣呢!」窮人沒法,只有回家守著自已的孩子痛哭。這時,門外來了個討飯的叫花子。聽說這家孩子咳嗽,家裡又窮得買不起那位藥鋪老闆的葯,便說:「止咳不一定非貝母不可。」窮人急問:「還有便宜的葯嗎?」「有一種葯不花一個錢。」 「什麼葯?」 「你到山上挖些前胡回來吃。」「前胡也能治病?」「准行。」窮人急忙跑到山上,挖了一些前胡。回家後他急忙煎好給孩子灌下去,孩子喝後果然不咳嗽了。窮人十分高興,後來跟那個討飯的叫花子成了好朋友。從此,這裡的人咳嗽時就再也用不著去求那家藥鋪了,前胡成了一味不花錢的中藥。
在中國藥典中還有功效一樣的紫花前胡:


※它是草藥中的「皇后」;春天裡選它,體內一年的火氣被清除了!
※艾灸配穴:夜尿頻繁,別不當回事,越早艾灸越好!
TAG:一味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