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里子,是古代商人骨子裡的誠信道義。

以「忠」為本,以「道」為經,以「勇」為營。

作為一名商人,信譽必然是十分重要的。

《醒世恆言》有一句話,「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闡明的也是經商過程中誠實守信的道理。

自古以來,誠實守信,不但能夠讓大商號的生意越做越大,同時,誠實守信,同樣能讓剛踏上商路的小商小販打下堅實的經商基礎,繼而讓生意越來越紅火。

民間曾流傳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誠實不但不是吃虧,而且讓生意愈加興隆。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從前的秤十六兩一斤,因此有半斤八兩之說。還在十六兩一斤的年代,縣城南街開著兩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豐裕」。

「豐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馬亂生意不好做,就想出個多賺錢的主意。

這一天,他把星秤師傅請到家裡,避開眾人,對星秤師傅說:「麻煩師傅給星一桿十五兩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錢。」

星秤師傅為了多得一串錢,就忘掉了行德,滿口答應下來。

老掌柜吩咐完畢,留下星秤師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進米店料理生意去了。米店老掌柜有四個兒子,都幫他料理米店。

最小的兒子兩個月前娶一塾師的女兒為妻。新媳婦正在屋裡做針線,爹吩咐星秤師傅的話被她聽見了。老掌柜離開後,新媳婦沉思了一會兒,走出新房對星秤師傅說:「俺爹年紀大了,有些糊塗,剛才一定是把話講錯了。請師傅星一桿十六兩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兩串錢。不過,千萬不能讓俺爹知道。」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星秤師傅為了再多得兩串錢,就答應了。一桿十六兩半一斤的秤很快製成,星秤師傅果真沒把秤的變化告訴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請他星秤,對他的手藝信得過,當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一段時間後,「豐裕」米店的生意興旺起來,「永昌」米店的老主顧也趕熱鬧,紛紛轉到「豐裕」買米。又一段時間後,縣城東街、西街的人也捨近求遠,穿街走巷來「豐裕」買米,而斜對門的「永昌」米店簡直門可羅雀。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到了年底,「豐裕」米店發了財,「永昌」米店沒法開張了,把米店讓給了「豐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老掌柜心裡高興,出了個題目讓大家猜,看誰猜得出自家發財的奧秘。

大家七嘴八舌,有說老天爺保佑的,有說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說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說是全家人齊心合力的。老掌柜嘿嘿一笑,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咱靠啥發的財?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兩半一斤,每賣一斤米,就少付半兩,每天賣幾百幾千斤,就多賺幾百幾千個錢,日積月累,咱就發財了。」接著,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錢星十五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說了一遍。兒孫們一聽,都驚訝得忘了吃餃子。驚訝過後,大家都說他不露山不顯水的,連自家人都沒察覺,就把錢賺了,老人家實在高明。

老掌柜高興極了,把鬍子捋了一遍又一遍。這時,新媳婦從座位上慢慢站起來,對老掌柜說:「我有一件事要告訴爹,在沒告訴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應原諒我的過失。」

人人心中有桿秤:話說古代之半斤八兩

待老掌柜點頭後,新媳婦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兩串錢星十六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給大家聽。她說:「爹說得對,咱是靠秤發的財。咱的秤每斤多半兩,顧客就知道咱做買賣實在,就願買咱的米,咱的生意就興旺。儘管每一斤米少獲了一點利,可賣的多了獲利就大了。咱是靠誠實發的財呀。」

大家更是一陣驚訝,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這是真的,拿來每日賣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兩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慢慢地走進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吃過年初一早飯,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塊,從腰裡解下帳房鑰匙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決定從今天起,把掌柜讓給老四媳婦,往後,咱都聽她的!」眾人為秤,半兩之差,心明如鏡。做生意,講究"誠」,做人豈不如此?

民國異事、神秘懸疑、奇門秘術盡在網易雲閱讀之《民國術士》,欲知詳情請點擊: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再坤 的精彩文章:

中國境內唯一的外國國王墓地: 菲律賓蘇祿國王墓
盤點: 中國歷史上十大民族英雄

TAG:張再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