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興單挑張郃不敗,為何卻輸給一個無名之輩,原因令人疑惑

關興單挑張郃不敗,為何卻輸給一個無名之輩,原因令人疑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發生在諸葛亮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越吉、關興、張苞和馬岱。原文如下:

(關)興、(張)苞等引兵而去。行有數日,早遇羌兵。關興先引百餘騎登山坡看時,只見羌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興睹之良久,無破敵之策,回寨與張苞、馬岱商議。岱曰:「且待來日見陣,觀看虛實,另作計議。」次早,分兵三路:關興在中,張苞在左,馬岱在右,三路兵齊進。羌兵陣里,越吉元帥手挽鐵鎚,腰懸寶雕弓,躍馬奮勇而出。關興招三路兵徑進。忽見羌兵分在兩邊,中央放出鐵車,如潮湧一般,弓弩一齊驟發。

蜀兵大敗,馬岱、張苞兩軍先退;關興一軍,被羌兵一裹,直圍入西北角上去了。興在垓心,左衝右突,不能得脫;鐵車密圍,就如城池。蜀兵你我不能相顧。興望山谷中尋路而走。看看天晚,但見一簇皂旗,蜂擁而來,一員羌將,手提鐵鎚大叫曰:「小將休走!吾乃越吉元帥也!」關興急走到前面,儘力縱馬加鞭,正遇斷澗,只得回馬來戰越吉。興終是膽寒,抵敵不住,望澗中而逃;被越吉趕到,一鐵鎚打來,興急閃過,正中馬胯。那馬望澗中便倒,興落於水中。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一出祁山」,對曹魏西北地區造成嚴重威脅。曹真接受郭淮的建議,向西羌國救援。西羌國主徹里吉命丞相命雅丹與越吉元帥起羌兵一十五萬趕到戰場,與諸葛亮的北伐大軍交鋒。諸葛亮派遣的關興、張苞、馬岱等人在與羌兵的較量中首戰失利,關興不敵越吉,跌落水中。此後,關羽顯靈救了關興,並指引關興回到了軍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左衝右突」, 意為向左邊衝擊,向右邊突圍,形容突圍時的艱苦奮戰。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出現的此次關興與西羌國軍隊的較量,並非是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故事。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既無所謂的西羌國,更沒有所謂的西羌國主徹里吉、丞相雅丹與越吉元帥。同時,小說中出現的關羽之子字關興為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之事,也是作者的虛構。因為在《三國志?關羽傳》中有這樣一段明確的記載:「(關)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以此觀之,關興從未上過戰場,也就不可能參與諸葛亮的北伐。

說到小說中關興的形象,遠比作者對關羽的塑造要遜色很多。在小說當中,儘管關興立下不少戰功,但人物性格依然較為模糊。同時,作為名將關羽之子,作者也沒有在塑造這一人物之前就設定好他的武藝水平。在關興的交鋒史中,他面對的最為著名的將領只有張郃。在小說第一百零一回中,作者是這樣描述的:「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關興也……(張)郃就拍馬交鋒。不十合,興撥馬便走。」從這場單挑來看,關興的武藝還是不錯的。然而,在面對越吉時,關興卻莫名其妙戰敗。按照這已經證明關興的武藝不及越吉。但在同一回中,關興再遇越吉,卻在一個回合將越吉斬殺。究竟作者是如何設定關興武藝的呢?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姜維雖戰平趙雲,卻並非三國後期頭號高手,另有一人遠勝姜維
孫堅驍勇善戰,為何會喪命荊州,答案只有兩個字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