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想要「得定」一般需要四個條件!
佛學
04-03
「有四得靜慮者」
得定的道理有四個條件:「一愛上靜慮者;二見上靜慮者;三慢上靜慮者;四疑上靜慮者。」
四種條件拿佛學的立場來講,就是要發心,發一種什麽心?這個時候勸你發驕慢心,傲慢心來了。用心理學來說,就是向上(好強)的心。
第一種「愛上靜慮者」,(是說)有人追求修定的境界,天生就會追求這個。我們同學中,有沒有真正追求得定境界的?當然也有,是少數。大部分呢,兩個腿也降服不下來,想想:「算掉了,馬馬虎虎吧,至少我休息一年吧,年紀大點再盤腿吧。」哼,連盤腿都困難。所以(要)貪愛這個(靜慮)。
「第二見上靜慮者」,理解上,知見上到了,現在要努力發心求證。
「第三慢上靜慮者」,哎,看看人家入定,古人入定證果:「格老子,他也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麽我不行!他能證果,我就不能證果啊?!我就拼條命給你看看!」也好。
「第四疑上靜慮者」
再不然:「哎,這個定是什麽東西啊?做科學性的研究,我就要求證一下。盤腿打坐會得定?我試試看。」這就是疑上靜慮者
一起讀經典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錄音講座64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講座錄音64


※學佛的人要學會「對付」自己,不要把嘴巴和要求放別人身上!
※南懷瑾:「作意」修持的這個「作意」當中能夠達到四種情況!
TAG:國學在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