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導 語 :每個人都承擔著多重社會角色,身上貼著各色標籤,在生活里跌跌撞撞地摸索存在的意義,追尋人生的價值。如何擁有悅享人生的力量?如何讓現實貼近理想?答案就在這裡。

1.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中說:「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會有那種在哲學意義上的自由。」

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要承受外界的強迫,而且要適應內心的必然。事實上,自由永遠是相對的,沒有絕對自由。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絕對自由是會讓人非常難受的,它會使人產生一種在太空中失重的感覺——早上不用早起,中午叫個外賣,下午刷劇刷到天黑,旁邊沒孩子、沒父母、沒老公、沒閨蜜、沒團隊,自己想睡就睡……第一天你也許會覺得非常自由,但假如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過這種生活,你一定會難以忍受。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人如果不賦予自己社會角色就會失去存在感,因此也無法享有絕對自由。自由來自於什麼?它就來自於外在強迫與內心必然的共存狀態,而高級人生就是把外在的強迫轉化成內心的必然。

2.生活是一份承受,需要從容應對

像我這種老出差的人,其實經常受到外在的強迫。有次我出差去上海,前一天就制定好了計劃。我打算下午飛過去,晚上跟朋友們吃飯。第二天上午,悠悠閑閑地晚點兒起來,享受一個很美好的早餐,然後再約一波朋友喝喝茶,下午講課,然後晚上再回北京。

這是一個完美計劃。朋友也約了,票也都買了。然而,等我到了機場,就聽到廣播說虹橋機場因為暴雨被淹,我的航班被延遲了。沒辦法,我只能呆在北京機場等。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從下午的四點、五點,等到晚上的六點、七點直到九點,廣播再次傳來「噩耗」:飛不了了。我一想,這一「飛不了」,北京機場要擠壓多少旅客?如果回家等著坐飛機,恐怕連講課都耽誤了。所以我就趕緊改買了第二天的高鐵票。

我周圍有很多人為此感到很沮喪,對我說:你看,你安排好的時間表全給打亂了吧?那些特別美好的、約著朋友一起玩兒的行程都沒有了。但我自己那天還是挺高興的,因為我想,從機場回到家不過九點多,家裡老小也都沒睡,我回家該干點兒什麼就干點兒什麼。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出差坐車、坐飛機的時候,我一般都會自帶茶、咖啡,再帶上三四本不同的書,還有筆記本和音樂耳機。我準備好這些東西,在高鐵座位上布置一個自己的小世界,有音樂、有茶、有書、能寫字,就像把自己的書房搬到了高鐵上,這有什麼不好呢?

有時候,我甚至會帶插電的卧香爐去出差,小小的香粉放在卧香爐上,蒸騰出輕柔的香氛。抵達異地的賓館後,每晚我都會插上這個小小的青瓷卧香爐,靜享一份奔波中的安寧。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其實有了這一切,那次被臨時打亂的出差之旅就已經足夠好了。車開四個小時也罷,五個小時也罷,既不耽誤看書,也不耽誤寫字。高鐵上又不像飛機上沒有信號,也不會耽誤處理事務,所以我絲毫沒有抱怨飛機延誤帶來的後果。

當外在給你一個強迫的力量時,你要能把它變成內心的必然;你要具備這樣一種能力:把你與生活的關係變成享受,而不是忍受。其實,生活給我們的東西絕大多數可以用一個中性詞來應對,叫做承受。生活就是一份承受,需要我們從容應對。

3.把外在強迫轉化為內心必然

猶太裔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寫道,當一個人擁有自我評價的平衡,同時就會對別人也擁有了體諒和包容。故鄉維也納被納粹攻陷的時候,他自己已經是一位年輕而卓越的精神病科專家。

當時,他已經拿到了美國簽證,可以帶著懷有身孕的新婚妻子搬去美國,脫離納粹的控制。他在維也納的一個教堂里非常痛苦地思索,走還是不走?後來他做出了決定,不走。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第一,他無法帶走他的父母。他知道納粹來了以後,最早被殺的是老人,他雖然不能拯救他們的生命,但可以陪伴著他們,讓他們沒有恐懼,而是在有親人陪伴的安詳與驕傲度過最後的時光。

第二,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卓越的醫生,有資格給很多人開出健康證明。當時,納粹那裡凡是有病的猶太人都被直接送進了焚屍爐,而維克多·弗蘭克利用自己的醫生身份冒著生命危險救了很多人。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三年後,維克多·弗蘭克孑然一身走出集中營的時候,他的父母、妻子和他沒出生的孩子都死在了集中營。極端的痛苦之下,他寫出了著名的心理學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其核心就是生命的意義並不僅僅是追尋幸福。

維克多·弗蘭克說,他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救了很多人,也陪伴了家人。弗蘭克置身於納粹統治下的殘酷環境,依然決定了自己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在高壓的外在強迫之下,他仍然擁有將之轉化為內在必然的能力。

4.收穫幸福,要讓想法與辦法靠攏

維克多·弗蘭克曾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讓我們在承受中思索,怎樣才能儘可能地讓享受的東西多一些,讓忍受的東西少一些?叔本華說過:「人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很多痛苦都是源於想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也就是有想法、沒辦法。那麼,人要怎樣才能幸福?

讓理想照進現實的魔法:享受心態過生活

第一是降低想法,第二是增加辦法,而最好的境界則是讓想法與辦法靠攏。修正想法,提升辦法。在瑣碎無聊的生活里,我們要學會時時刻刻保持著清醒的意識,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想法,把想要的和要做的有機結合;學會接受自我和世界,謙遜包容待萬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