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0歲男子,體檢腫標正常,半年後查出腸癌,醫生:漏了一項檢查

40歲男子,體檢腫標正常,半年後查出腸癌,醫生:漏了一項檢查

腸癌,是我國五大癌症之一,分為直腸癌和結腸癌,很多人出現癥狀後才被發現,多數已經是中晚期,其治癒率很低。

據調查發現,早期發現腸癌可大大降低死亡率,但我國大早起發現腸癌的患者不到總體的10%。

很多人害怕的癌症,會進行早期篩查,檢查「腫瘤標誌物」,但這一檢查項目真的有用嗎?

40歲李先生是一個很注重身體的人,每年都會進行體檢。大約半年前,李先生體檢結果顯示,身體一切正常,很健康,尤其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的。

但半年後,李先生經常腹痛,愈演愈烈,還伴隨著腹瀉與便秘交替的情況,不得已,到醫院進行檢查,做了腸鏡,發現腸道里有「腫物」,病理結果顯示是惡性的。也就是說,得了腸癌,已發展到晚期!!!

為何他半年前體檢,未查出腸癌呢?

通常來說,腸道內增生到晚期,要經歷5到10年的時間,若在半年前發現,五年的生存率可能會更高。

而李先生有腸癌家族史,所以,他在體檢時,很關注腫瘤方面的檢項,如腫瘤標誌物。

實際上,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不能只盯著腫瘤指標,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其他相應的檢查,如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

對消化科來說,最好結合內窺鏡等器械檢查,如胃鏡、腸鏡檢查,這樣才更科學。

腸道,是人體消化系統中重要的部分,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物質都由腸道吸收,80%以上的毒素由腸道排出體外。


提醒:「偏愛」這3類食物的人,要警惕,易引起腸道癌變!

1,燒烤

燒烤是很多年輕的最愛,但燒烤中肉類,經過高溫加工後,容易產生致癌物雜環芳烴類,尤其含有苯並芘,其致癌性很強。

偶爾吃一兩次,身體能消化排泄掉,但經常吃,很容易誘發腸道癌變。

2,麻辣燙

麻辣燙是現代年輕人偏愛的食物之一,以辛辣為主,味道好。

但很多商家為了減少成本,選擇食材時會選一些國家禁用的工業鹼、福爾馬林發泡的,如海鮮類、肉類等。

福爾馬林,有防腐、定性的作用,但它的毒性很大,食用後容易引起咽部、口腔、食管、胃、腸道等不適或病變。

若長期食用,會損傷肝臟、胃腸道,甚至誘發癌變。

3,肥肉

肥肉是富含動物脂肪,味道很香的肉,吃著香,卻不能吃太多。

主要是因為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脂肪聚集,改變腸道內菌群環境,增加那些促使膽汁酸鹽變為致癌的細菌含量,打破腸道菌群平衡,增加癌變的可能。


保護好腸道,預防癌變,記住「一查、二補、三少」:

「一查」:

腸鏡檢查

若近期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次數增加、排便習慣改變、或糞便性質發生改變等,勸你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

對40歲後的人,建議: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5-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對腸癌高危人群: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家族史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

「二補」:

1,補充足夠水分

水是人體七大類營養素之一,人體內水分佔大約60-80%,可謂是生命之源。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利於改變體液環境,促進糞便排出,改善和預防便秘。

喝水時,放些小植物,有不錯的養生功效,還利於腸道健康。

黃玉蘭根茶:調節腸道環境,改善便秘

黃玉蘭根,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對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有很好的幫助。

相關研究表明,黃玉蘭根富含菊粉,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

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堅持用黃玉蘭根泡水喝,還能促進腸道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

2,補充粗纖維

粗纖維,又稱為膳食纖維,是人體唯一不被吸收的營養素,但對腸道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出現嚴重的不均衡,以「多肉少菜」為主,食物攝入太精細,使得粗纖維攝入不足,促使排便困難,糞便不易排出。

長時間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增加腸道病變的可能。

研究發現,每天攝入35g以上的粗纖維,可使結腸癌的發生率降低40%。

日常多補充粗纖維,多吃些全穀類食物,如麥麩、全麥粉、糙米、燕麥、豆類等,還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香蕉、火龍果等。

「三少」:

1,少久坐

長期久坐不動,會使腸道蠕動功能減慢,不利於糞便排出,會使得致癌物滯留在體內,刺激腸黏膜,增加腸道病變的發生。

建議,適量的運動,利於促進腸道功能蠕動,血液循環,還可減少機體癌變的幾率。

2,少熬夜

長期熬夜會使睡眠不足,從而降低身體免疫力,增加癌變的幾率。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能夠改變身體內腸道菌群的平衡,而腸道菌群的失衡會導致一些代謝功能的障礙,如引發肥胖、糖尿病等。

建議,少熬夜,保證作息規律,每天睡眠時間最好在6-8個小時內。

3,少憋便

很多人因工作太忙,沒時間上廁所,不管大便還是小便,憋得時間長了,對身體都不好。

經常憋大便,憋得時間越長,會感覺越沒有「便意」,導致糞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出現大便乾結、難排的癥狀。

建議,沒有及特殊情況,最好是有便及時排出,利於腸道健康。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嘚啵嘚 的精彩文章:

九成的痛風,發生在「男性」身上,提醒:這3大習慣是「禍根」!
女人,老不老,看這裡,一旦「變大」,很遺憾,你已老得很明顯了

TAG:小馬嘚啵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