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清明之後是上巳節,為何我們可以一邊哀傷,一邊狂歡?

清明之後是上巳節,為何我們可以一邊哀傷,一邊狂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節不去上墳,卻去游春,還要找個館子喝一頓;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宋代詩人高蘇卿的詩,寫出了清明節中國人祭祖時淚作傾盆的悲傷。

清明節可以祭祖,可以踏青;可以憂傷,可以歡樂,為何在清明節,人們的情感可以如此截然不同?

清明之後是上巳節,為何我們可以一邊哀傷,一邊狂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與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有關,因為每個節日的背後,都蘊含著中國人的生存哲學。

作為一個農業文明高度發達的文化系統,中國人的節日大多與農事相關,清明節尤為如此。清明節其實並非單一的節日,它是一個系統集成,是一個複合型的節日。

清明何來?按照古人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祭掃傳統,自西漢已經形成。但作為農事上的節氣,也在西漢時期形成。公元前103年,漢武帝命令大史學家司馬遷等人作《太初曆》,正式將清明節定為農事節日,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清明節處於仲春之尾暮春之頭,陰氣收斂陽氣上升,天朗氣清萬物萌動。於農事上,人們開始了一季的耕作;於身體心理上,蟄伏一冬的心靈開始萌動,人的生命意識隨著春天的到來逐步上升。所以說清明節既是農事,又是心靈清潔明澈的時刻,清明!清明!清澈明凈的生命!

清明節其實由三個節日組成。以清明節為原點,往前幾天是寒食節,往後幾天是上巳節。寒食節不能動火,所以大家就吃冷食,這源於先人換火開始新一季耕作的傳統。

但寒食節還有一個特別符合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間,大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給他吃而救了他一命,重耳重返權力之巔後,介子推卻跑到山裡隱居起來,重耳為了逼他出山而放火燒山,卻把介子推燒死在山裡,為了感恩和紀念,晉文公文公令這一天不準動火。

這是一個特別中國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的忠君思想,體現了道家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思想。

清明節的後幾天,就是三月初三上巳節。《詩經》中經常讀到的男女之間河邊的情事,基本上是寫上巳節的。因為這一天,青年男女都去河邊洗澡,洗去一年的晦氣,洗出荷爾蒙洗出多巴胺,洗出百無禁忌的愛情。史書上說,「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男生撩妹、女生撩漢甚至「野合」乃至帶回家,都不在禁止之列。所以上巳節可以稱為中國人的狂歡節。

而清明節這一天,人們要帶上酒食紙錢供祭先祖墓前,於先祖的墓前培土插柳,叩頭行禮寄託哀思,然後吃掉酒食,踏青賞春各回各家。

清明之後是上巳節,為何我們可以一邊哀傷,一邊狂歡?

非常有趣的是,清明節既可以悲傷又可以歡脫,既要祭祖掃墓,又能踏青賞春,甚至幾天後的上巳節,又能在無邊的春色中談一場春天的戀愛。清明節把中國人的死與生、過去與現在,完美融合在一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如此奇妙的文化現象?

首先,與中華民族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有關。先人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親人死後以另外一種方式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因此祭祀先祖是個人與國家的頭等大事。孔子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把祭祀和軍事當成國家的頭等大事。這就是中國人強烈祭祖意識——慎終追遠。慎終就是嚴肅的對待死亡;追遠就是追根溯源的意識。

其次,與中國人的生死觀有關。中國人認為死亡是另外一種生命的延續,是極其自然的事情。儒家主張「哀死而不患死」,死了固然悲哀,但不要懼怕死亡。道家則更達觀一些,莊子說生死無非是氣聚氣散的過程,逍遙的人生應該齊生死,所以莊子的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

既然要重視死亡,就要有一系列的禮儀。儒家強調「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儒家主張厚葬。要是一個人生不能養,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那就是大不孝。因此,在某個特定的節日表達對先人的哀思與紀念,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與價值準則。

第三,與中國人強烈的此岸觀念有關。中國人重視死,但更重視生,人總是要好好的活著,我們都是現實理性主義者,從來不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彼岸世界,追求的是腳踏實地的此岸生活,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未到來,只有眼下才是真實的,才是值得把握並為之奮鬥的。換句話說,追求眼前的幸福才是生活的真諦。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要求人們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天,提高生命的質量和價值,讓道德身體和心靈日新月異,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般清澈明亮。而生命的延續有賴於生殖衝動,因此在短暫的悲傷之後,人們迅速轉換頻道,游春賞春發春,在三月初三溫柔的春風裡,在溫潤的河水中洗浴,在春天萬物萌動的背景下,談一場天朗氣清春光明媚的戀愛,這就是上巳節的價值所在。

清明之後是上巳節,為何我們可以一邊哀傷,一邊狂歡?

第四,與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念有關。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人與自然是戀愛關係,再不濟也是朋友關係,就像宋代哲學家張載所說的「民胞物與」那樣。西方人卻選擇與大自然死掐,叫做改造自然。所以中國人認為,人與自然是同類,人有生命,自然也是如此。春天萬物勃發,人也應該融入自然。於是,清明節自然也成為旅遊節賞春節,古人在這個節日顯然是快樂的,萬人空巷游春成為一種風尚。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自不必說,唐朝詩人元稹的「今年寒食好風流,此時一家同出遊」,吳惟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說的都是中國人的清明游春的盛景。

一邊是祭祖,一邊是賞春;一邊是哀傷,一邊是歡愉;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清明節連起了中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了中國人的死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
楊朱:功名富貴皆是煙雲!把握當下的快樂才是王道!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