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不好「有多逃避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不好「有多逃避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里,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庭教育的環境對一個人的人格塑形,有意義深遠的作用。換言之,孩子成為什麼樣子,一定是受到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父母面對"不聽話"、"頑劣"、"調皮"的孩子勃然大怒時,實際上,就等於自己在照哈哈鏡,看到了鏡子中"醜陋"的自己而不能忍受。

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不好"的部分有多逃避。

朋友小南因為婚姻問題而跟我聊天的時候,自己說著說著,忽然恍然大悟,好像發現了以前從未注意的秘密一樣:她發現自己和媽媽的命運幾乎一模一樣。又說起自己的女兒——自卑、膽小、糾結…又是和曾經的自己如出一轍。家族的命運,就像複印機的翻版刻錄,很多成年人最後都會發現,自己活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我討厭媽媽嘮叨,最後我變得和媽媽一樣嘮叨;我討厭媽媽控制我,但我發現我也在控制我的孩子;我討厭媽媽膽小,恨她的懦弱,但我長大就算外表強勢,內心依然蒼白,住著一個脆弱的小孩…..

很多人反對談論原生家庭,認為這是在販賣焦慮,或者"甩鍋"給父母。其實這種認識有失偏頗。首先,談論原生家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推卸責任,而是為了尋根溯源,找到每個人問題的"起始點"在哪。因為大部分時候,在沒有充分覺察之前,很多問題我們根本是意識不到的,之所以意識不到,是因為它們深藏於潛意識之中,很難被覺察。而潛意識,又和成長環境息息相關。所以,這才是談論原生家庭的最根本的目的。其次,確切的說法,不是父母,而應該是養育者,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塑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塑形的影響,產生於養育過程的每一分、每一秒中,養育者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的一直對孩子施加著影響。所以,從為人父母的角度來講,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個眼裡只看見孩子這錯那錯,自己卻不努力實現人格完善和自身成長的家長,註定是不會培養一個人格健康,身心健康的孩子的。

今天,我們要繼續昨天小冉的案例,接著談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隨著和小冉話題的深入,她提到了很多自己的困擾,比如說經濟的壓力,家庭瑣事的繁多,丈夫的"不省心",媽媽的控制和嘮叨等等。可以看得出來,小冉的生活幾乎是亂成了一鍋粥。這種亂,不單純指她的生活狀態,更指向她的心理狀態。

可以肯定的說,一個自己生活的都這麼混亂的父母,是肯定無法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的。

小冉說,她經常對大女兒有所嫌棄,覺得她這麼大了,應該懂事,聽話,讓她省心。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大女兒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每天下了學都在外面流連,不願回家,作業,功課也完成的不好。曾經一度大女兒的功課比之前好了很多,因為在寒假前她曾經找我聊過,之後強迫自己改變了一些對待孩子的態度,孩子也馬上對她的態度做出了反饋,學習的問題改善很多。但是最近因為她自己生活紛亂,又恢復了以前對待孩子的態度,結果孩子的狀態也馬上恢復了原狀。她說,有時我看她的作業完成的非常好,質量也很高,但總是寫一會就發獃或者跟妹妹玩一會,這時我就會批評她不專心。還有的時候,她說好幾點完成,但是沒做到,我就會打她手心。我自己也很痛苦,但是我覺得她經常沒有把規則當成一回事。

我們先就小冉說的這段話看看,這背後都包含了什麼內容。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1.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孩子真的應該做到,還是家長需要孩子滿足自己?

很多人都會對孩子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並且美其名曰,你已經很大了,這些你應該能做到。然後,在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就馬上按此標準執行,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家長就會生氣。甚至罵孩子:你都多大了!這些事還需要我說嗎?自己的作業都不知道完成嗎?這不是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嗎!

事實真的如此嗎?

孩子不是一個機器,其自身的成長有ta自己的秩序,作為強勢一方的父母,常常無意識的利用自己的天然優勢,對孩子抱有很多根本不符合ta年齡階段應有的期望和要求。但這種期望,雖然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背後,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小冉,她認為女兒已經大了,應該獨立懂事,不應該再給她惹那麼多的麻煩了。這裡面有很多她自己現實中無力應對的東西,但是她卻將"鍋"甩給了孩子。

"麻煩"是小冉自己對生活的感覺,產生於她對煩亂生活的無力應對感。所以,她會說"我希望她每天放學回來吃好飯,快點寫好作業,早點睡覺,這樣我就可以早點休息了。"——她希望孩子像一個乖巧聽話的機器人,按照她設定的程序運轉,這樣,她自己就可以獲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解脫。

但事實上,女兒只是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她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煩惱,有課業的壓力和負擔,有因為父母不恰當的撫養模式帶來的"傷痕"….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替父母背負連他們自己都無法承擔的壓力呢?

父母自身的心理力量越缺失,越容易把目光向外,尋找支撐,而孩子,是最容易被當成出氣筒的人。父母無法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反而把怨氣撒到孩子身上,埋怨是孩子的不懂事、不聽話給自己惹了麻煩。這實在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邏輯。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對此渾然不知,一輩子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永遠在埋怨別人。

成年人的真正含義是願意並且能夠為自己負責,很多人年齡雖大,心智上卻還處於巨嬰階段,潛意識是認為別人應該為自己負責,這樣的人,即使做了父母,也很難給到孩子高質量的愛,更難收穫心智成熟的孩子。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2. 孩子放學不回家,是因為家裡缺少溫暖和吸引力。

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如果你在追劇,現在除非有外力強迫你,否則你很難將視線從屏幕上移開。玩遊戲也是一樣。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會根據自己的感覺和本能做出選擇。孩子不願意回家,家長可能解釋為貪玩,但是更大的可能的是,在孩子心中,"回家"已經和不愉快、不溫暖產生了條件反射的鏈接。

這非常可怕。

現在孩子還小,她只是熱衷於流連在外面和同學玩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身力量和自主意識的不斷萌發,如果家對於孩子的感受來說,還依然是個冰窟,那麼那時候孩子會怎麼做呢?答案不言自明。

很多人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厭學、逆反、夜不歸宿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殊不知,那時候的果子不過是很早以前種下的因罷了。

作業完成的很好,但因為中間發了一會呆,或者想和妹妹玩一會,就被媽媽責備說不專心;因為沒有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就被媽媽打手心;放學後和小朋友一起觀察雨中的蝸牛,被媽媽罵磨蹭,拖拉…..

這樣的事件在小冉和女兒身上天天上演。試問,這樣的親子關係,怎麼能讓孩子願意回家?願意寫作業?

家庭,原本應該是一個人最放鬆、最溫暖的所在,但是卻被很多人經營成了最肆無忌憚的釋放負能量、說話最刻薄、言語最傷人的地方。這樣的家庭氛圍,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都只想逃避,更何況是對一個孩子。

人,都是活在關係里的,關係的質量決定了一個人生存的質量。當孩子在家庭關係中很難獲得被關愛被溫暖的感覺時,ta一定會向外求。就像小冉的女兒,會給同學花錢,其實背後只是為了鏈接那段關係。

如果父母不能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只簡單粗暴的把孩子不回家解釋為貪玩,把孩子給同學花錢解釋為缺心眼,那麼對孩子,將是致命的打擊。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3. 規則的建立者往往是規則的破壞者。

小冉說,女兒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作業,被她打了掌心。關於規則的建立,我曾經寫過多篇文章,詳細闡述規則的制定步驟和制定原則。而今天,我想換一個角度,談談規則的破壞。

規則的建立很難,但是破壞卻很容易。之所以破壞,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制定和執行時的隨意性。很多時候,家長明明是受到自身情緒的影響,卻拿著規則當擋箭牌,隨意的懲罰孩子。這樣做,嚴重的影響了孩子心中規則的神聖性和嚴肅性。還會讓孩子和規則處於對立狀態。

以小冉女兒沒有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這件事來說。

首先,這個規則不是長期的、固定的規則,而是當天說好的情況。這種情況,嚴格意義上說,根本就不算規則。所謂規則,一定是一個一段時期內製定和遵守的"協議",具有規律性和時效性。這種隨口問出的"你今天打算幾點完成作業?"孩子隨後做出回答,根本不算真正的規則。

第二,真正意義上的規則,裡面會涉及規則的懲罰內容,即在規則里明確,如果沒有按照規則執行,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這種懲罰是嚴肅的,是在制定時是需要和孩子充分協商後訂立的,而且懲罰的內容涵蓋懲罰的方式、工具等。而不是像小冉這樣,因為孩子沒有做到"承諾",就馬上拿出尺子打孩子的掌心。這種對懲罰的隨意性,極大的破壞了真正規則的意義。

第三,即使是隨口的問答,例如"今天打算幾點寫完作業","9點"。也是需要在孩子沒有做到的情況下,先查明原因,而不是拿著孩子的時間承諾當成懲罰孩子的理由。簡單粗暴的懲罰,實際上是一種對孩子的恫嚇,這種方式不能起到家長真正想要達成的目的,最多只能使孩子在一時間妥協、屈服,但是長久來說,一定是負面作用>正面效果。

家長在試圖為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規則的嚴肅性,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隨意的更改規則,破壞規則。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教給孩子"規則可以隨意破壞"。

小冉打孩子掌心,並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化的理由——"孩子沒有遵守規則",其實她行為的背後,是對失去自己對女兒的掌控(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的憤怒。而這個真實的原因,小冉自己是意識不到的。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4"關係"中的高質量的陪伴

每個人都要生活在"關係"里,不進入關係,生命就會被浪費。但是在關係中該怎麼給予對方陪伴,是需要學習的課題。

不管是親密關係,還是親子關係,我們都需要學習怎麼給予對方高質量的陪伴。

什麼叫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陪伴,就是有效陪伴。有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無效陪伴,是最奢侈的浪費;有害陪伴,是最殘酷的傷害

陪伴,往往伴隨著時間上的付出,但是光有時間還遠遠不夠,用心陪伴,才能給到對方高質量的陪伴。何為用心?其實就是用心體察,用心體會,用心付出。

高質量陪伴離不開幾個方面。

① 傾聽。

老師常說,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要把求助者的話當成聖旨一樣去傾聽,因為ta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有意義。其實家庭關係中,不管是對待配偶還是子女,傾聽都意義重大。

諮詢師如果沒有傾聽技術,就一定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諮詢師,媽媽也是一樣。如果不能耐心的傾聽孩子真實的表達,就不可能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沒有傾聽,就沒有理解

② 耐心

很多人際關係就壞在耐心上面,別人話沒說完,自己的白眼已經翻起來了。自以為是的貼標籤,下判斷,都是缺乏耐心的表現。很多人太著急,還沒了解事情的全貌,還沒真正讀懂別人背後的意思,就著急的充當判官,下定義,判對錯。這樣的行為,非常容易激發對方的情緒。很多人,尤其是孩子,會感覺自己被冤枉,被誤讀,從而委屈、憤怒,激發一系列的爭執,這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性的體驗。

所以,無論你心裡有多著急,請先長出一口氣,喝一口冰水,再蹲下身來和孩子談話。

③ 理解

任何理解都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礎上,這也是心理諮詢中的"共情"。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就很難引發共鳴。如果你沒有試圖理解對方的意圖,那所有的交流都會雞同鴨講。

存在即合理,無論你覺得多麼匪夷所思,每個人做出任何行為,在ta自己的體系里,都是合理的,都是ta自己認為正確的。

曾經一個朋友舉過她孩子的例子。小孩把小烏龜放在60度的水裡,燙死了。孩子爸爸非常憤怒,認為孩子小時候能燙死烏龜,長大後就會殺人。而孩子的真實想法是,水太涼,她怕小烏龜凍死。

孩子也許做的不對,但是在ta的世界裡,這麼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存在即合理,這個道理是通用的。所以,當你能看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有可能理解ta,至於後面該怎麼矯正ta的不合理認知,那是下一步的事了。

④ 接納

被接納、被允許,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渴望,是不分人種,不論國籍,不分年齡的深層次渴望和需求。

在關係里,能給到對方"被接納"的感覺,是決定高質量陪伴關係的重要方面。

何為接納?何為允許?很多人以為允許=縱容。其實這是一個概念性的錯誤。接納和允許的真正含義,是建立在相信對方本質上沒有惡意的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接受"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基礎之上的。

對於別人那些我們看不慣的行為、舉止,我們首先承認並從心裡接受,自己的孩子並不完美,自己也不完美,那麼焦慮感就會下降很多。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里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我希望你改掉全部的缺點。這背後的潛台詞是:這樣你就完美了。再往後的額潛台詞是:完美了就不會因為犯錯而受到懲罰了,你就不會受苦了。初心是好的,但是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因為真相是:世界從不完美,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

接納不完美,自己的或孩子的(愛人的),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次,在親密關係里,幾乎沒有人是有惡意的。很多人會把孩子的行為解讀為"故意跟我對著干",這種邏輯,就是把孩子的行為現象和自己緊密聯繫在一起。而這種聯繫,是毫無道理的,其實是自己的投射。

孩子也好,愛人也好,他們只是在做他們自己,他們的行為讓我們生氣,但他們的初心都不是為了傷害我們。就像你罵孩子的本意,是希望她變得更好,而不是為了傷害她的心靈一樣。

高質量陪伴還有很多方面。但是無論如何,接納、允許、尊重、理解…這些聽上去很美的詞,如果真的能知行合一的運用在生活中,才是真正做到了高質量的陪伴。

而這一切,需要你用心去做。

家庭教育:你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


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有夢想的唐糖」。持續輸出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拆分生活里「雞毛蒜皮」背後的深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