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不知道的長平之戰,趙國並不想打,都是被逼的

我們不知道的長平之戰,趙國並不想打,都是被逼的

說起長平之戰,我們知道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這一場戰爭可以說確定了一件事,就是山東六國對抗秦國徹底失敗,之後都是任由秦國宰割。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趙國輸了,被坑殺了四十萬的軍隊。之後趙國元氣大傷。結果我們都是知道的,而且還出了一個著名的成語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但是關於這場戰爭當時趙國的想法,我們並不知道,當時趙國打這場仗純屬是被逼的,也是不想打的。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秦國攻打韓國,想要韓國的上黨郡,韓國打不過,就想把上黨郡給秦國,來換取國家太平。不過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不想把這個地方給秦國,於是就給了趙國。當時趙國君臣商量之後決定要了上黨郡。這個郡有17座城池,說白了平常打仗打了多少年都得不到這麼多地方,現在有了為什麼不要。而且我們如果要了上黨郡秦國要是打我們的話,我們打是打不過他們,但是可以用廉頗守住,這個是可以的。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山東六國聯盟抵抗秦國,如果給我們我們還不要的話,山東六國會懷疑我們抵抗秦國的決心。於是就要了上黨郡。結果秦國也要攻打趙國了。

不過當時趙國趙孝成王並不想打,想和平解決這件事,甚至想派使者去秦國談和。但是當時趙國的一個大臣虞卿就分析了一下。說我們現在和秦國都是強國,而且還是接壤的。秦國肯定不會允許兩強並存的局面出現,肯定要來打我們的。誰叫我們把人家到嘴裡的肉給偷走了。我們如果不想打的話,現在應該做一件事,就是派人到魏國、楚國、齊國等這些國家去,徵求他們的援助。如果他們同意援助的話,我們到時候再去秦國談和,這樣我們後面就有人支持我們。秦國到時候會頂不住六國的壓力,想打我們都不敢打,這樣和談就可以談成了。這些話說的非常對,但是趙孝成王沒有聽,還是派使者去秦國了。

使者去了秦國之後,趙孝成王問虞卿,你覺得我們能談得成嗎,能不能和平處理這事。虞卿直接說不可以。虞卿又分析了一下。首先是這場仗不是我們想要打的,是秦國要打的,只衝這一點和談的主動權在於秦國而不是我國;再者我們在打仗前派使者去秦國和談,至少說明我們不想打,或者說害怕。這個時候秦國更不會同意了,而且還是趁機來集中所有力量,可能會滅了趙國;最後一點就是我們派了使者去秦國談和,這件事要是讓其他國家知道了,其他國家肯定懷疑我們聯合抗秦的誠意。到時候秦國再大肆宣揚一下,之後秦國攻打我們的時候肯定沒有其他國家願意幫助我們了。

事實證明虞卿分析的完全正確,之後秦國和趙國開戰了,戰爭期間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幫助趙國。尤其是齊國這個大國,當時不願意借糧食給趙國。趙國失敗的時候如果不是信陵君竊符救趙,趙國可以說就徹底完蛋了。可以說趙孝成王是什麼都算好了,唯獨沒有想到戰爭會打這麼久,自己糧食不夠,最後只能硬著頭皮進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為鏡的背後 的精彩文章:

英國國王、日本天皇、泰國國王誰影響大,誰權力大?

TAG:以史為鏡的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