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美麗富饒的關中平原,自古便是適宜人類生存繁衍的一方勝地。被稱為華夏之創始的周朝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不斷發展壯大,進而逐鹿中原,一統華夏。天府之國,見證了西周從發源到興盛的點點滴滴;天下陸海,記載著周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姬周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民族,傳說周族的始祖后稷為大舜的農師。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后稷像

后稷自小便熱衷農藝,長大後更是遍閱百草,掌握了一些農業方面的知識,而後便作教稼台以講授農事,在今扶風、武功一帶教民先民種植穀子和小麥,傳播農耕文化,成為遠古時一位大農藝師,被尊稱為農業始祖。后稷的「稷」字有禾有田,均與田畝莊稼有關。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史記》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后稷)遂好農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間法則之」。

后稷也因此被譽為「農耕始祖」。 后稷教民稼穡,不僅大大擴展了先民的食物來源,還帶領周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農耕文化。后稷教稼台如今巍巍屹立在陝西武功縣故城東門外,宛如寫在中華大地上的一部農業史奇書。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后稷教稼台

扶風、武功位於關中平原偏西部,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豐沛,且有渭河沖積平原和河流階地,土壤疏鬆肥沃,比較適合工具簡單的原始農業的發展。后稷所代表的是周人早期歷史階段,但到了不窋時代,由於夏後氏政衰,周人不得不「竄於戎狄之間」,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游牧生活階段。《國語》中有記載:「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然而周人雖然處在戎狄諸之間,還是沒有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的潛移默化,仍然保留著以前的農耕生活方式。《史記》載:「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務耕種,行地宜」等記載,都體現了周人固有的農耕文化傳統。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后稷教稼圖

農業耕作,需要適宜農耕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因此周人也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為了尋找更適宜農耕的土地而遷徙。


1、 由「戎狄之地」至於豳

第一次帶領周人進行民族大遷徙的是周族首領公劉。

《詩經》中有兩次明確提到了公劉國於豳的:「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迺岡。……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又「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以上詩文是對公劉帶領族人發展農業生產,壯大姬周實力,最終遷居豳地的歌頌。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商末、西周初的青銅饕餮紋戣


周人為什麼要從「戎狄之間」遷到「豳地」呢?

前文已經講述過,周人在早期就是以農業為主的民族,雖然被迫遷居戎狄之間,仍然保持著農耕的傳統,雖受到戎狄文化的影響,但並沒有融合於其中。與此同時,姬周族經常遭「戎狄攻之」。由於傳統和文化的差異,註定這兩個文化傳統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的種族無法共處同一區域,因此就有了公劉帶領族人遷居豳地的舉動。

此外通過對「戎狄之地」和「豳地」的地理位置的辨析,也可以對周族這次重大的舉族遷徙有新的認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有記載:「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代的慶州在漢時稱北地郡,在清代隸屬於甘肅慶陽府。可見當時周人被迫遷徙游牧的「戎狄之間」就是指甘肅省慶陽附近。而豳地的地理位置,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在陝西省旬邑、彬縣一帶。兩地相比,「豳地」位於黃土區,有肥沃的耕作土壤,又有涇水上游支流馬蓮河及其眾多支流,灌溉便利,適合農耕文明的發展。因此周族首領公劉會帶領族人,一路東行,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到達周族先人曾經耕耘過的土地,創建了豳國。周族自此開始了較為穩定的農耕生活,在商統治中心西陲的關中平原耕耘發展。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陝西旬邑趙家洞石窟、官家洞石窟——先周文化之代表


2、由豳至岐

周族首領亶父在先周的遷徙歷程中,是繼公劉之後的又一個重要人物。關於在公亶父帶領下的周人的遷徙,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史記》稱:「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國人舉國扶老攜弱,盡歸古公於岐下」。《孟子》一書也對這段歷史有所記載:「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在同書中還有記載:「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去邠,逾梁山,邑於岐山之下」。以上這些文獻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古公亶父帶領周人舉族遷於岐的。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西周早期青銅鳳鳥紋卣

據相關學者考證,「土」當作『杜』。杜為水名,流經今涇河南部的麟游縣,「漆」與「沮」也是兩水之名,兩地均位於杜水西南方。漆水源出陝西大神山,西南流至耀縣與沮水合。沮水源出於陝西分水嶺,東南流合漆水,最後兩水都匯入渭水。而梁山則是橫亘在涇水河谷與渭水河谷之間的一片海拔1000米的高地。岐下即為今天陝西岐山東北30千米,這裡便是先周岐都的位置。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周原今貌

那麼,公亶父為什麼要從豳地遷往岐地呢?

據《史記》、《孟子》的記載均提到是為戎狄所迫,在《後漢書》中也載有:「戎犬寇邊,周古公亶父逾梁山而避於岐下」。所以周人遷岐當有為戎狄所迫這一原因無疑,但是應該也有追求更加肥沃適宜農耕的土地這方面的原因。《詩經》有關於周原的記載:「周原膴膴,堇荼如貽。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由此可知,周原及其附近地區在當時確實是一片適宜農耕的沃土。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然而如今的周原已經是一幅溝壑縱橫、支離破碎的景觀,很難想像數千年前這裡的土地是如何適宜農業發展的。很顯然,經過數千年的滄海桑田,這裡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關於周原地理環境的變化,史念海先生做過如下的復原和分析:「周原西北高而東南低下,中有湋河橫貫,而湋河又有橫水河、美陽河、龍尾溝水等支流。湋河就是周人所說的沮水,而橫水河則是古代的漆水。西周時期,周原諸河河谷不深,河水有時甚至瀦而不流,以至有的地方近乎水澤。原面上也有森林廣布,植被良好」。可知周原在沒有經過人類開發的時期是一片水源豐富,植被覆蓋良好,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區域。「然而隨著後來農耕的發展,森林遭到砍伐,水流對土壤的侵蝕加劇,河流也加快了下切與側蝕。於是溝壑開始迅速發育。這個過程從周代即已開始,但森林的徹底消失,是在唐宋時期。今天周原的許多深溝大壑顯然是唐代以後發展起來的。縮小以後的周原原面支離破碎,大體呈南北向的長條塊,最寬的原面不過13千米。雖然周原名稱依舊,但實際已不是原來的面貌了」。周原地區在周人到達此地時並不是像現在一樣遍地溝壑的景觀,實乃一片適宜農業發展的沃野,亶父歷經艱辛帶領族人到達此地,定居下來,繼續從事種植耕作的生活。周族就是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壯大起來的,而周原也因為成就了一個被稱為「華夏之創始」王朝的誕生而被永載史冊。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周原位置示意圖

公亶父都岐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生產。《史記》記載:公亶父國於岐後,「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在公亶父時代,周族已初具國家雛形,各部落的人民被分別組織在很多被稱為「邑」的地域性體系之中,即所謂「而邑別居之」。逐漸擺脫了戎狄風氣的影響,從而振興農業,發展生產。同時此舉也暫時避開了戎狄的不斷侵擾,姬周族實力得到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為其子王季和其孫姬昌時期周族逐步向外擴張打下了基礎。


3、文王遷豐

公亶父去世後,其子季歷繼位。《史記》有記曰:「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季歷通過對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無之戎、翳徒之戎等位於今山西一帶的戎狄之族的征伐,勢力範圍逐漸擴張,同時也為後來武王的東進掃清了障礙。周國一系列的勝利,雖然為商王朝清除了西北部夷狄之族的威脅,然而,周族自身領土和實力的擴張也使遠在中原的商王感到了不安,於是就有了「文丁殺季歷」的歷史記載。《呂氏春秋》對此事件也有記載:「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可見,季歷很有可能是被商王文丁囚禁起來,而後遇害身亡。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周文王像

王季被商王文丁所殺後,其長子昌繼位,是為周文王。關於文王,《史記》中有言:「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多歸之」。周文王親士愛民,能任用賢能,姬周國力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商朝西陲的一個強國。文王在位時,曾征伐過犬戎、密須等一些周邊小國。《史記》記載:「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其中的密須在岐周北部,位於今天的甘肅省靈台縣境內,與陝西長武相鄰,而崇國就位於陝西省西安西部的長安縣境內。通過文王的一系列征討,位於岐周北部和東部的敵對國家都被清除了。這樣一來,王季和文王統一了關中地區,就為武王伐商鋪平了道路。

周文王初期依然居於岐邑,而在其征伐崇侯虎之後,開始營建豐邑,周之國都也從岐遷至豐。至於豐邑的位置,經過現代的考古發掘,證明了豐邑在今天西安南部灃河中游西岸。具體位置在今客省庄、馬王村、西王村一帶,東以灃河為界,西至靈沼河,北至客省庄、張家坡,南到新旺村、馮村,遺址的總面積大約有12平方千米。豐邑地處渭水中游,相對於岐邑,豐邑地形更為開闊,且有關中平原最大的河流——渭水作為交通線路,顯然更適合作為國都的落址之地。


4、武王營建鎬邑

文王逝後,武王繼立,再次遷都於鎬邑。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周武王像

《詩經》中有記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水經注》云:「渭水又東北與鄗水合,水上承鄗池於昆明北,周武王之所都也」。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豐鎬二京位置示意圖

鎬京的位置在灃水以東的滈池附近,即今天陝西省灃河中游的東岸,北至洛水村,南至斗門鎮,東達昆明池故址,西靠鄗水故道。文王所建的豐邑在今陝西省西安南灃河中游西岸,而鎬邑就位於今陝西省灃河中游的東岸,所以兩邑之間的距離很近,可以說只是中間僅隔著一條灃水。自武王建立鎬京以後,豐邑仍繼續使用,西周早、中期諸王和大臣常有居於豐邑處理國事的。武王之所以營建鎬邑,學界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武王在克商後感到了原來的豐邑不敷應用,所以才向東邊擴展,另建鎬邑。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鎬京位置

豐、鎬二京修建的時間和相對距離都非常接近,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確屬罕見。周武王之所以在豐京建成後不久另建鎬京,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周王朝在營建豐京後,即在灃水東岸的鎬池附近修建了一些離宮別館,作為灃水東岸向東方發展的據點。用武王在克商的過程中,為了便于軍事物資的東運,不斷加強這個據點的力量,使這個據點的範圍不斷擴大。這就是說在這裡建都有一定的基礎,而且有利於對東部疆域的控制。

二是灃水東岸自然條件優越,在許多方面超過了灃水西岸。豐京所在的灃水西岸地勢較為低下,在灃河泛濫時容易遭受水患。豐京的範圍也較為狹迫,東西北三面環水,南面接近終南山麓,發展受到限制。相比之下,鎬京的地勢較高,平原面積也較廣大。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位於灃水東岸的鎬京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可以說,鎬京是豐京自然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事實表明,鎬京的興建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與豐京一起構成了周王朝的統治中心,周天子就以這個中心為基礎統治天下的。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豐鎬遺址位於灃河兩岸的二級階地上,早已為考古工作者所證實。在周平王東遷以前,豐鎬一直是西周的都城。所以,豐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三四百年之久。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在關中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在中國都城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西周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強盛時期,那麼豐鎬便是這個強盛時期的標誌,關中平原也因這座都城的出現而受到世人的關注。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豐鎬遺址車馬坑

縱觀周族在關中活動的歷程,從與戎狄之族共處到最終定都鎬邑,周族共經歷了四次重要的遷徙,第一次遷徙由 「戎狄之地」至於豳,周族離開了戎狄之地,漸漸擺脫戎狄之風的影響,勢力範圍開始向關中地區擴展。第二次遷徙由豳至岐,周族找到了一片更肥沃的土地,同時也遠離了諸戎的侵擾,姬周內部勢力迅速發展。第三次遷徙為文王遷豐,逐漸強大起來的周族蕩平了周邊的諸戎,成為商王朝西鄰的一個強大的方國,文王遷豐就是為了尋找一片適合做都邑的地方。第四次遷徙為武王營建鎬邑,武王伐紂一統天下後,為了適應對全國的政治控制,故而營建鎬邑。

關中稱霸中國兩千年之開端——「周人六遷」與周族崛起

周人六遷路線示意圖

在關中這片沃野上,周人經歷了1200餘年的遷徙,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由關中地區發展起來並最終一統天下的王朝,也由此開啟了關中歷史發展的新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