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剩飯剩菜,就連冰箱也拯救不了,5種菜千萬別留著過夜!
圖源:全景網
「不浪費糧食」是好品質,但是剩飯剩菜易變質,經常吃這些食物其實是在「毒害」自己的身體。
到了某些特別的日子,家裡會做一頓「滿漢全席」。例如:
·過生日的時候
·考上理想大學的時候
·過年吃團圓飯的時候
·嘴饞,就想吃的時候
......
這些時候,人們常常高估自己的食量,導致菜肴過多吃不完的現象。很多人覺得直接扔掉太浪費了,不是有「冰箱」這種神器存在嗎?於是乎,全部把剩飯剩菜一股腦兒都放進冰箱保存起來,之後再慢慢吃。
但,菜肴放進冰箱就能持久保鮮了嗎?細菌能不能被遏制住「命運的喉嚨」?
/剩飯剩菜易變質,就連冰箱也拯救不了/
大家都知道,溫度對於抑制微生物繁殖至關重要。於是,冰箱被發明出來了。
冰箱的確有效得延長了某些食物的保鮮時長,但有些剩飯剩菜,就算是冰箱也難以拯救它們。
怎麼說呢?
這裡有兩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
·時間——5℃~60℃
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喜歡5℃~60℃這個區間的溫度,致病菌們容易大量繁殖。因此,食物在高溫烹調後,如果立即放進冰箱保存,其變質的概率很低。
如果烹調後的食物,一直放在常溫環境中,則很容易遭受細菌爆發性生長的危機。
·時間——超過4小時
食物從烹調好到放涼的這段時間,飯菜里的微生物已經在不斷的生長了,那麼人們最好儘快把食物吃掉,因為放置的時間越長,食物敗壞的可能性則越高。
研究發現,常溫放置超過4小時的食物,最好直接扔掉。
不要做以下這三件事:
直接吃(×)
放進冰箱,以後再吃(×)
微波爐或其他方法加熱後,繼續吃(×)
圖源:全景網
/這5種隔夜菜千萬別留著吃了!/
1、隔夜綠葉菜
大部分的綠葉菜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了的綠葉菜再放置太長時間,細菌大量滋長,會把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
隔夜的綠葉菜其實沒啥好處:
加熱煮熟了,營養素流失過多
時間放置過長,細菌大量滋生
可能有亞硝酸鹽,對身體有害
2、隔夜湯汁
不少人堅信「喝湯」比「吃肉」更補身體,不是有「老火靚湯」的說法嘛。
其實,越是熬得久的湯,反而對身體更加不利——嘌呤攝入過多,導致痛風。尤其是,隔夜的湯汁,反覆加熱,連續吃好幾天的那種,對身體特別不好。
3、散裝滷味
滷味本身在出售時已經煮好,買回家再次加熱之後進行食用,如果這時候還要隔夜的話,即便放入冰箱也不並不「安全」,容易滋生細菌。
建議,滷味最好當天吃完。
4、隔夜雞蛋
主要針對不完全煮熟的雞蛋,例如半生熟的溏心蛋。由於未完全煮熟,殺菌不夠徹底,再放置較長的時間,甚至是隔夜的話,容易引起身體食物中毒。
5、隔夜海鮮
魚蝦蟹類等海鮮蛋白質含量豐富,但是放置過久的話,容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對肝、腎功能有一定影響。
/難道多出來的飯菜就只能丟掉嗎?有沒有妥善的保存方法?/
通常呢,是不建議吃隔夜飯菜的,應該吃多少做多少,當餐飯菜當餐光碟則最好不過了。
如果想較為妥善地保存,也不是沒有辦法,但要注意以下三點:
及時封裝
要知道,暴露在環境中越久,飯菜越容易受細菌感染。最好一做好飯菜,無需等待攤涼,直接包裝好,儘早放進冰箱冷藏。
區分存放
注意放進冰箱後的食物被二次污染,首先要保證冰箱的潔凈,其次要嚴格分類生食區和熟食區,避免較差污染。
徹底加熱
放進冰箱的隔夜飯菜,再次吃進肚子之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這樣的「牛奶」其實是「假牛奶」?牛奶的5大坑,你在哪個坑裡
※這8個衛生的「好習慣」,其實並不健康!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了
TAG:健客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