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萬中老年人閉門不出,「宅」不再只是日本年輕人的問題
對該年齡組的第一次官方調查顯示,日本大約有 61.3 萬名年齡在 40 到 64 歲之間的人被認為屬於「宅」——數量甚至超過了 15 到 39 歲這個年齡段。
衛生勞動和福利部將「宅」官方定義為在家中至少連續六個月,未被隔離、不上學或工作且不與家庭以外的人交往的人。
這個現象普遍到不僅有了官方解讀,也被公認為日本當代的重大社會問題,安倍政府就曾表達出對於這個群體的擔憂,尤其是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市場短缺的整體現狀。
此前,「宅」( hikikomori )通常被認為是日本年輕一代中產生的現象,對於 40 歲以下的群體此前已有數次調研, 2015 年的內閣數據顯示日本大約有 54 萬「宅居」者屬於這個年齡段。
但一些 hikikomori 幫扶組織以及研究學者指出,這個群體正顯示出老齡化的傾向,而且年齡越大,他們尋求社會幫助的可能就愈發渺茫。近些年,還出現了數起拋屍事件,無業的中年人在父母去世後將屍體遺棄而被捕。
這些都引發人們對於所謂「 8050 問題」的憂慮—— 已經 80 多歲的父母被迫照顧宅在家中的 50 歲左右的兒女,雙方都陷入與社會的隔離。
去年 12 月開始,日本內閣開始對中老年群體進行調研。他們隨機抽選了 5000 人,結果顯示 1.45 % 的人群表示他們處於宅居的狀態。
這其中,大部分為男性, 40 、 50 以及 60 至 64 歲三個年齡段的人數佔比分別為 38.3 %、 36.2 % 和 25. 5 %; 超過一半的人已經宅居不短於五年的時間,近 20 % 的人甚至超過了 20 年,意味著他們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閉門不出,一直都沒有回歸社會。
目前處於 40 至 44 歲年齡段的日本人都經歷了歷史上的「就業冰河時期」。上世紀 90 年代初經濟泡沫崩盤,對於當時剛剛畢業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來說,找到一個好工作非常困難。時至今日,餘波仍未平,2017 年 40 至 44 歲年齡組的工人平均每月收入327400日元,比 10 年前同一年齡組的人數還少 6.8 %。而這 60 多萬名宅在家中的中老年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來自於這一年齡組。
讓人們陷入和社會隔離的事件之中,退休佔據了一個可觀的比例,其餘還有人際交往、疾病,以及無法適應工作環境等。
在超過三分之一的案例中,宅居者的生活消費由其父親或母親承擔,一些家庭完全依靠上一輩的退休金支撐。不僅如此,這些老人往往還料理著子女的生活起居,將飯菜送到卧室門口,幫他們把垃圾倒掉,清理房間。在訪談中,很多人表達了對自己去世後子女未來的擔憂。
許多人對「宅」帶有刻板印象——一個年輕男性窩縮在被漫畫書、電子遊戲堆滿的小房間里盯著電腦。但實際上,讓人陷入社會隔離的觸發原因有很多,而且常常受到時代和社會事件的影響。社會團體認為「宅」老齡化發展至今,政府對其的忽視具有無法推諉的責任。
題圖來源於 Giphy


※美國建築師學會選出「夢想之城涼亭」,想把可持續設計發揮到極致
※Meme:啥是噬元獸?《驚奇隊長》里的小貓什麼來頭?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