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戰爭佳片:有一名戰地記者,為正義而死

戰爭佳片:有一名戰地記者,為正義而死

文:點點

1956年,瑪麗·科爾文於紐約出生。

1984年,瑪麗·科爾文被《星期日泰晤士報》錄取,職位為戰地記者,為此奉獻整個人生。

當職期間,她去往各個危險的戰爭地點,不論有多麼艱難,都堅持將最真實的戰地狀況報道至大眾面前。

在這個過程中,她看見無數痛苦、無數被剝奪的生命。為守護戰爭時期飄渺的希望,瑪麗·科爾文不惜一切,甚至是奉獻自己的生命…

這個故事,源於傳記片電影《私人戰爭》,2018年上映於美國,爛番茄度90%。

故事完全由真人真事改編 ,還原戰地記者艱難的工作,還原血肉橫飛、讓人絕望不已的戰爭現場。每一個畫面都讓人感到沉重,被殘酷的現實所震撼。

戰地記者科爾文由美國實力派女演員裴淳華扮演。

懸疑題材《消失的愛人》中,她飾演心機妻子,在楚楚可憐和心狠手辣兩種狀態中自由切換。

此次出演戰地記者,她更是貢獻教科書級別演技,將記者面對殘酷戰爭時的不忍、用荒誕生活方式沖淡戰後創傷的無奈演繹的淋漓盡致。

電影開場,是一個特別震撼的廢墟鏡頭。相比於直接描述慘烈的戰爭實況,戰後傷痕纍纍的景象更能呈現出戰爭的殘酷。

而後,鏡頭聚集於科爾文的人生,開始描述她44歲到56歲之間的傳說經歷。

起點是科爾文在傳遞戰爭實況的過程中失去一隻眼睛,終點是科爾文為揭露戰爭真相而失去性命。基調特別沉重,社會意義也很深刻。

在這期間,科爾文經歷著一段異常艱難的戰況採訪時期:可能被當地守衛士兵當成敵人,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炮火攻擊。被轟炸過後的廢樓隨時有可能倒塌,一不小心,就會在混亂的戰爭現場失去性命。

工作環境極其慘烈,很難堅持。但,科爾文從未生出過放棄的想法,就算戰地危險到只剩她一個記者,也會堅持把採訪做完。

不為奪取報紙版面,只為揭露現實,堅守對正義的守護。

在這樣一個設定下,影片中頻頻出現戰後艱難的生活環境:孩子們面黃肌瘦,吃不飽穿不暖。成人面色麻木,失去對生活的期盼。

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開啟戰爭的領導者們。他們面色得意,暢想著戰爭勝利後的美好生活。科爾文對真相的追蹤總是惹怒他們,從而演變成故事中強烈的戲劇衝突。

不同於其他戰爭片,《私人戰爭》有描繪戰爭現場的慘烈,但這並不是它最側重的地方。

導演特別別出心裁,以主角科爾文悲慘的生活狀態出發,引申出戰爭這一主題。

為此,他拍攝了很多科爾文混亂生活的鏡頭:瘋狂抽煙酗酒,和剛剛認識的男人一夜情。

長久生活於戰爭現場,科爾文患上PTSD(戰後創傷綜合症),有時候,她會神經兮兮對著卧室里的床自言自語:我看見了,那個傷勢慘重的女孩躺在上面。

有時候,她痛苦到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經常莫名其妙流淚,對生命感到絕望。

在這裡,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設定。

戰爭現場中,男搭檔詢問科爾文:「我實在是搞不懂,你為什麼要在防彈背心中穿這麼昂貴的內衣呢?」科爾文笑著表示:「我希望,當我的屍體被發現時,我是特殊的。」

沉重故事氛圍中出現詼諧的調侃,僅此一句,足以體現科爾文對於正義的堅持、對於美好的嚮往。

影片最後,科爾文如同現實生活所記載,逝世於殘酷的戰爭之中。

逝世之前,她正在向報社傳遞戰爭的真相:並非與敵人對抗,而是在轟擊手無寸鐵的平民。

炮聲轟鳴、血肉橫飛。科爾文身旁的建築被轟炸,掩埋她為正義真相而逝去的身體。這一刻,科爾文成為真正的英雄。

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戰爭題材,卻並不刻板乏味。每個場景都承載著對於苦難戰爭生活的反思,戲劇衝突營造到位,呈現出科爾文的傳說人生,也探討著開啟戰爭上位者的人性罪惡。

不是用教化的態度來批判戰爭,而是從戰地記者的人生經歷出發,從中探討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給社會大眾帶來的痛苦。

故事最後堅持生活的平民們更是讓人震撼不已:不管環境有多麼艱苦,都不曾放棄抗爭。戰爭讓人深知: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在北美也大受歡迎,北美票房破國產片紀錄!
高口碑、超熱血,韓國再出現象級電影!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