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量青壯年人口流入,廣東人口紅利仍明顯

大量青壯年人口流入,廣東人口紅利仍明顯

隨著珠三角的轉型升級,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人口流入勢頭十分迅猛。

廣東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8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指出,當前廣東人口流動保持活躍態勢,以青壯年為主的規模龐大的跨省流動人口改變了戶籍人口年齡結構;珠三角地區城市群的人口集聚度繼續加大。

未來將保持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人口密度為全國的4.35 倍。截至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11346萬人,比上年增加177萬人,增長1.58%,增幅同比略升0.03個百分點。

要知道,經濟總量位居第二、三、四的蘇魯浙,去年的人口增量之和為142.77萬,還比廣東少了30多萬人!這也是廣東連續兩年人口增量超過了蘇魯浙增量之和。

人口增量大,一方面是出生率較高、人口自然增長率高。2018年廣東人口出生率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85個千分點。同時,由於人口結構較年輕,人口死亡率處於全國較低水平,比全國平均值低2.58個千分點。因此自然增長人口多達92.76萬人,自然增長率達8.24‰。

自然增長之外,去年廣東人口機械增長即外省流入的人口增量達到了84.24萬人,也是相當不俗!

廣東體改研究會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相比中西部地區,珠三角的優勢雖然沒有過去那麼明顯,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在營商創業環境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市場化體系,也吸引了很多人在這邊創業。

從產業發展來看,近年來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高端製造業、信息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氣候溫和、空氣環境好,自然條件宜居。現如今要集聚人才,就要有比較宜居的居住條件。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度高,也吸引很多人才。

廣東省統計局預計,由於戶籍人口基數大且擁有規模龐大的跨省流動人口,廣東常住人口總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增長趨勢。

人口紅利仍明顯

由於大量的外省流動人口進入,廣東總體的人口紅利仍較為明顯。

數據顯示,2018年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主要年齡段人數分別為:0~14周歲1949.24萬人、15~64周歲8418.73萬人、65周歲及以上978.03萬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總量的17.18%、74.20%和8.62%。人口年齡結構繼續呈現出「兩頭低、中間高」的特徵,「人口紅利」尚存。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因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遷移,特別是跨省流動人口規模大,所以 廣東人口老年化進程比其他省份有所減緩。

從勞動適齡人口(15~64 周歲)撫養係數來看,2018年末, 全省少年兒童撫養比23.15%、老年人口撫養比11.62%、總撫養比34.77%。目前,全省每100 名勞動年齡人口大致需要負擔35名非勞動年齡人口。受跨省勞動力數量相對較多影響,廣東的常住人口總撫養比比同期全國平均值低 5.67 個百分點,仍然是全國人口總撫養比較低的省份之一。

不過,饒是如此,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廣東的勞動力質量整體不高,高等教育的發展相對滯後。教育專家、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原有的高教基礎就比較薄弱。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廣東經濟崛起之後,並沒有利用雄厚的經濟實力發展好高校和學科,原有的學校沒有做強,新的學校也沒有建設發展起來。

根據 2015 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有關數據顯示,儘管廣東就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優於全國水平,但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就業人口佔比卻低全國0.27個百分點,分別比江蘇、浙江兩省低3.53個和1.82個百分點。

廣東高學歷從業人員佔比低與 就業人口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較低有很大關係。「十二五」 時期,廣東省就業人口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為7.67%, 比全國平均水平(8.47%)低0.80個百分點,比山東(7.82%)、 江蘇(9.58%)、浙江(9.08%)三省分別低0.06 個、1.91個和1.41個百分點。

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研究員周仲高撰文分析,相對於人口規模,廣東人口質量競爭力明顯不足。以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人口佔6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觀察指標,2015年廣東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為11.9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4個百分點,在全國排在第19位。

因此,在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廣東如何加快高等教育發展,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十分關鍵。實際上,得益於近年來廣東轉型升級成效顯現,廣東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同時,針對高等教育發展滯後的短板,近幾年廣東也在不斷發力。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素質 在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必將更加突出。加速「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使經濟發展從依靠要素推動,轉向人力資本質量和科技創新驅動。

城鎮化率首超70% 人口向珠三角集聚

在城鎮化方面,去年廣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70.70%,同比提高0.85個百分點。2018年,廣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59.58%)高11.12個百分點,是全國除上海、北京、 天津三個直轄市外人口城鎮化率最高的省份,也是直轄市以外首個城鎮化率突破70%的省份。

分區域來看,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及北部生態發展區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為85.91%、52.70%和49.73%,珠三角核心區已經媲美成熟的發達國家水平,而東西兩翼和北部生態發展區仍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區域差距相當明顯。

與此同時,在人口的區域分布方面,人口向珠三角集聚的態勢仍十分明顯。數據顯示,2018年珠三角核心區6300.99萬人、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3357.89萬人、北部生態發展區1687.12萬人;分別佔全省人口總量的55.53%、29.60%和14.87%。與上年比較,三大功能區域人口均呈上升趨勢,其中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及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人口數量分別增長2.45%、0.61%、0.36%。

珠三角九市既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核心區域,也是常住人口數量增幅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2018年珠三角核心區人口數量比上年增加150.45萬人。其中,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凈增40.60萬人和49.83萬人,兩市常住人口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區常住人口增量的51.09%和60.11%。

數據顯示,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也就是說,目前大灣區總人口已經達到了7115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專訪法巴孫鴻志:兩大吸引力下,全球組合增配中國債市
2019開年經濟數據:基建地產帶動投資回升,汽車消費止跌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