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建成為什麼輸給李世民?根本原因可歸納為兩個字

李建成為什麼輸給李世民?根本原因可歸納為兩個字

小時候愛看《隋唐演義》、《隋唐英雄傳》,一直認為太子李建成是個一無是處的草包。長大後才發現並非如此,與李世民一樣,李建成也是才華橫溢,出類拔萃。那麼,同樣是隋末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而且李建成還佔據大義,為什麼最後輸給了李世民?

從表面上看,李建成輸給李世民是因為玄武門之變,這看上去是一件偶然事件,其實並非如此。背後還涉及到唐朝的開國戰爭過程、賞罰分配問題等等,李建成與李世民的戰爭,是多層面的角斗,你來我往互有輸贏。但是從根本上影響成敗的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情報」。從古到今,從來沒有在情報上輸了,最後還能贏的例子。

比如著名的「楊文幹事件」,《舊唐書》有記載,「及高祖幸仁智宮,留建成居守,建成先令慶州總管楊文干募健兒送京師,欲以為變。又遣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齎甲以賜文干,令起兵共相應接。公山、煥等行至豳鄉,懼罪馳告其事。」

公元624年夏天,李淵帶著李世民和李元吉去避暑,令太子李建成留守長安,李建成便趁這個機會向其結交的慶州總管楊文干贈送鎧甲。

不管是史書記載的「李建成準備在長安發動軍事政變」,還是現代專家推測的「只是向邊防將領示好」。其結果就是:運輸鎧甲的兩位負責人爾朱煥、橋公山走到半途居然向李淵畏罪自首了。不論是李建成對心腹的控制力之差,或者這兩人被李世民策反,或者這兩人原本就是李世民安放在李建成身邊的卧底。這種機密之事,出現這種結果,都非常可怕。

再看看「尉遲敬德事件」,《資治通鑒》有記載,「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驍將,欲誘之使為己用,密以金銀器一車贈左二副護軍尉遲敬德,敬德辭曰:……元吉乃譖敬德於上,下詔獄訊治,將殺之。世民固請,得免。」

尉遲敬德是李世民身邊的一員虎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想拉攏他,想出各種辦法總是不成,最後一狠心,我得不到你也休想得到,便誣陷尉遲敬德,將其押入監獄審訊,後來李世民極力求情,尉遲敬德才得以解脫。從楊文乾和尉遲敬德相比,就可看出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差別。

甚至影響李建成命運的玄武門之變,也是來自於東宮官員的告密。《資治通鑒》有記載,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世民以晊言告長孫無忌等,無忌等勸世民先事圖之。

公元626年,突厥大軍侵犯大唐邊境,李建成推薦李元吉領兵出征,尉遲敬德等秦王府名將都被調到李元吉麾下。此時東宮一個名叫王晊的從七品小官偷偷告訴李世民,太子和齊王正在策劃一場昆明池之變,準備借餞行宴之機殺害李世民及其秦王府諸將。也正是因為王晊的告密,讓李世民下定決心反擊,並立即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這天早上,當李建成發現玄武門守將是常何時便放心了,因為他一直認為「常何是自己人」。殊不知常何已經被李世民策反,或者常何很早以前就是李世民的人。縱然李建成也是才華橫溢,可惜「情報」方面比李世民差的太多。李世民發動玄武門這麼大的事件,滲透禁軍、控制皇帝、截殺太子,事發之前一絲風都沒透出來,可見,李建成輸給李世民並不冤。

參考文獻:《舊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項羽數次不聽勸,范增為什麼不投靠劉邦?
趙武靈王是一代英主,晚年犯三個錯誤,被兒子活活餓死在沙丘宮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