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冷戰結束28年,北約依舊不是俄羅斯對手?美權威智庫給出結論

冷戰結束28年,北約依舊不是俄羅斯對手?美權威智庫給出結論

環球時報4月3日報道稱,4月4日是北約組織成立70周年的紀念日。雖然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但是北約並沒有隨著蘇聯的消亡而解散。相反,北約如今一直東擴,把原先部分華約國家也陸續吸納進入北約組織,如今的北約,兵鋒已經直逼俄羅斯的家門口。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依然聲稱:歐洲擋不住俄軍進攻。

美國最著名的戰略智庫蘭德公司日前表示,如果俄軍對波羅的海三國發動快速打擊作戰,則俄軍將使用27個營的兵力,在36小時內推進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和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城下。在60小時內,如果美軍不大力增援上述地區,就只能坐看三國重新落入俄羅斯之手。

蘭德公司分析透露,在整個東歐地區,整個北約盟軍僅駐紮約3.2萬人的部隊,並且配屬130輛坦克;俄軍在其西部邊境則部署了7.8萬人的部隊和超過750輛主戰坦克,當年的鋼鐵洪流依然保持著對歐的高壓態勢。

儘管在航空力量方面整個北約在歐洲地區集結有約5000架先進的作戰飛機,總數相當於俄羅斯空天軍的4倍。但是俄軍在靠近東歐的邊境地區部署了超過350套各型防空導彈系統,而這些陸基防空導彈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北約戰鬥機的空中優勢。因此,蘭德公司得出結論稱,如果沒有美軍的強力干預,歐洲依然無力有效對抗俄羅斯。

實際上明眼人都清楚,北約5000架作戰飛機,總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俄羅斯所能動員的空中力量。而且飛機居高臨下,單純依靠防空導彈實施對空作戰,早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就已經被證明無用。蘭德公司雖然列舉的數字沒有問題,但是結論上卻帶有明顯的導向性。

北約組織成立的核心目的就是「懟」俄羅斯,說白了就是對俄羅斯實施戰略遏制。所以必須要吹噓俄羅斯的強大和歐洲的弱小,這樣才能為美軍繼續駐紮歐洲找到足夠的借口。如果俄羅斯無法對歐洲構成威脅了,那麼北約也就沒必要存在了。

歐洲作為美國的「小夥伴」,在戰略上有強化美國霸主作用的潛在意義,而利用北約不斷「嚇唬」歐洲盟友,讓這些盟國死心塌地為美國效力,也是美國政府和智庫公司們所追求的利益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善智觀察 的精彩文章:

波音飛機成禍害?五個月連出兩起惡性空難,未來還有什麼飛機能坐
又有6架交付,俄這款戰機熱銷亞洲多國,一國空軍曾一天墜毀2架

TAG:馮善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