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搶奪解放軍糧食被告中央,亮明身份後,當地政府接連道歉

他搶奪解放軍糧食被告中央,亮明身份後,當地政府接連道歉

文/大可,獨家發佈於騰訊平台

讓我們佩服的人,一定會有那些年輕年紀輕輕卻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他20歲出頭便加入了共產黨,多次擔任政協委員,抗戰正式爆發後,他多次擔任參謀長,率領部隊衝鋒陷陣。他名叫姚喆,曾任野戰軍軍長,他曾駐守大青山,要求中央整改大青山的支隊,為更好的防禦日軍敵兵,大青山在他的帶領下,變成了一直訓練有素的騎兵,從而有效抵禦了日軍的進攻。

姚喆一生干過很多不經思考的好事,常常因為好心弄巧成拙。今天要說到的姚喆是他在回家途中發生的事情,1950年,近50歲的姚喆已經參軍多年,而國家也終於獲得解放,姚喆想藉機回自己的老家湖南看看,本來思鄉回家沒有什麼問題,可一生喜歡樂於助人的姚喆在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些飯都吃不上的饑民,心裡很不是滋味。新中國已經建立起來了,可還有人流離失所、餓著肚子,姚喆立馬停了車,下去問候。果然,姚喆不可能不把這些饑民不當回事。正巧,有一輛送糧車剛好經過,姚喆不顧四周就上去喝令送糧車停下來,將車裡的糧食都分給這些饑民。

當場饑民確實得到了糧食,可當時大家並不認識這個突如其來的劫糧男子,並且這些糧食是送去給一線的解放兵戰士的,救了饑民,那剩下的軍兵如何是好。當地政府一時想不通,便將姚喆這件事情上報了上去。

可姚喆自己卻覺得無所謂,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情,還救了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因此受了罰那也值得。姚喆這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態度讓領導們很無奈。領導找他談話時也只能大致跟姚喆講講道理,並說他的行為中央不會對他進行懲罰,並且鼓勵他這種樂善好施的精神,但是以後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如此莽撞。而姚喆自己也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便也不再執拗,他就是這樣一個不願百姓們受一絲委屈的好軍長。

姚喆曾在一次戰役中,被敵軍在臉上砍傷了一刀,由此臉上便多了一條又深又長的傷疤,當地認識他的村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姚一刀",這條疤也是他英勇抗戰的紀念。雖然姚喆有一個大大咧咧、不記後果的性格,但是他的嫉惡如仇、善良可親讓所有人都記住了他。姚喆不管身處在什麼地位,都沒有忘記自己當初參軍入伍的初心:保家衛國、奉獻自己。他死後,有很多當地人自願來送他最後一程,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當時幫助過的貧苦人家。

姚喆的這一生中雖然在一些事情上執拗的不行,但他的那些執拗也全都是為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可以更好一點,他也始終牢記自己最初的信念從未改變,他的這種為普通百姓奉獻的精神是我們應該一同學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四四年,第一批美軍到達延安後,發生一件事讓美國觀察組瞠目結舌
二七年,國民黨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唯此人蔣特意囑咐戴笠:不能動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