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在「十富九禿」里的1000億生意

藏在「十富九禿」里的1000億生意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作者 | 徐艷麗

猝死不是國民焦慮,脫髮才是。

1993年,承載著「萬通六君子」光榮與夢想的萬通地產在北京成立,馮侖、潘石屹換上西裝紮上領帶走進照相館,第一次拍攝了專門的領導照。照片里,而立之年的兩個男人一頭秀髮烏黑濃密。

18年後,他們一起禿了。

圖片來源:微博@潘石屹、@萬通地產

中國男人禿飛猛進

中國大佬,「十富九禿」。

馮侖、潘石屹從8年前就開始禿了,至今掙扎在荒原與稀樹草原的分界線;王石禿齡9年,倔強地留守在短髮和禿頂的分水嶺;黃光裕髮際線告急,直接剃光一了百了;王健林是典型的M型脫髮,大概率帶有遺傳脫髮基因,王思聰的命運令人擔心。

多少中國男人,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禿了頂。

周鴻禕,49歲,前額一片光明頂,他老婆以他為鑒投資了一個增發公司;王興,39歲,英年早禿,美團上市了,他的頭髮也快掉沒了;李誕,29歲,板寸之下頭皮可見,三十不到已經做好了全禿的準備。

中國男人正禿飛猛進。

20年前,中國男人平均脫髮年齡是40~60歲。

10年前,中國有1/4的男性被脫髮困擾,男性脫髮人群達到1.3億,所有男同胞的脫髮面積加在一起等於1.5個杭州。

近幾年,世衛組織調查顯示,平均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脫髮,即約2億中國人受到脫髮問題困擾。[1]禿頂的中國男人約是女人的2倍,中國禿男軍團比日本總人口還多,30歲前脫髮的比例已經佔到84%。

去年年初有消息稱,據武漢市第一醫院脫髮門診的醫生統計,與父輩相比,如今年輕人脫髮的平均年齡提早了15~20年。

北大醫院裡的男性脫髮患者,近8成在20~40歲,毛髮門診要限號,15~20歲的脫髮隊伍日趨龐大,每周都有一兩個高中甚至初中脫髮少年,身體還在發育,頭髮已經早衰。[2]

中關村,全中國第一智商高地,聰明絕頂。

這裡的程序猿通宵加班為AI而禿,這裡的設計師才華橫溢頭髮絕跡,這裡的數理化大牛們頂著「地中海」禿頭,這裡的廣告媒體人表面光鮮背後抹著生髮液。

「仔細觀察了一下,只有通往中關村的這一趟地鐵全是脫髮植髮廣告。」有網友畫了一張名為《中關村之光》的俯瞰圖:

猝死不是國民焦慮,脫髮才是。

出門上班前,對著鏡子,小心翼翼地把殘存的一綹頭髮掀起,抿向另一邊,試圖蓋住光亮的腦門,用水抹平。

這是一個中年男人最後的尊嚴。

脫髮已成世紀難題

曾有一位德國皮膚科教授預言:100年內,所有男人都將成為禿頭。

禿是雄性的宿命。

導致人類脫髮最常見的原因,是雄激素源性脫髮,又稱男子型禿髮,簡稱雄脫。

雄激素在酶的作用下產生損壞頭皮毛囊細胞的物質,造成毛髮營養不良,由前額兩側的鬢角開始逐漸細軟、稀疏、脫落,經過數年至數十年,上額及頭頂完全脫光,除後腦勺之外寸草不生,此即雄脫。

更苦澀的是,雄脫基因的遺傳性異常強大,如果父母均患有雄脫,則其全部兒子及半數女兒將同樣禿髮。[3]

原本,亞洲人並不必為脫髮擔憂。

跟白種人黑種人相比,黃種人發質強韌,長得最快,彈性最好,脫髮最晚。

在全球禿頂調查中,歐洲人遙遙領禿,「光頭強之國」捷克有42.7%的男人都禿了;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美國的男性謝頂率都超過或接近4成。

相比歐美,亞洲男人要幸運得多,日本男人以1/4的謝頂率成為亞洲第一禿,全世界排名只是第14,韓國禿頂率是1/5,中國只有1/6。

我們的頭頂本來是安全的,但架不住各種折騰。

建國初期,中國男人單調的小平頭和鐵姑娘的粗辮子雖然不中看,但不燙不染不熬夜的黑長直傲視群雄。

那時西方人還在瘋狂羨慕中國人頭髮黝黑濃密,甚至做過實驗:亞洲人一根健康的濕發能拉長50%還不斷,1根頭髮可吊起140g重物,以每人12萬根頭髮計算,理論上,滿頭秀髮可承受16噸(32頭牛)的重量!

改革開放後,北京下達《關於恢復燙髮業務的通知》,代表「資產階級情調」的捲髮、燙髮重獲新生,爆炸頭、波浪頭、飛機頭流行,髮油、髮乳、燙髮精、焗油膏、電熱帽、捲髮棒風靡……

這些化學洗髮產品和燙染工具對頭皮、頭髮造成不可逆傷害,加上空氣水源污染、電磁輻射,以及壓力焦慮、用腦過度、作息混亂等等,共同威脅著中國人的頭頂。

前面提到的「中關村之禿」,對應的就是極度高壓的「中關村綜合征」——

在這個緊張高效的精英陣地,40%的白領患有強迫症和敵對症;40%的人因為熬夜、工作忙、進餐無節制出現了脫髮、抑鬱症、記憶力衰退、免疫功能下降……

我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為58歲(2009年數據),本就比全國平均壽命少10歲左右,中關村的知識分子平均死亡年齡只有53.34歲,[2]連軸加班、熬夜通宵、焦慮緊張、白髮早衰,偶爾猝死,普遍早禿。

再好的基因也敵不過不要命。

一個警戒是,這兩年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脫髮大軍,正以7%的年增長率禿飛猛進。在上海,每5個男人中就有1人禿頂,生存壓力巨大的中國香港已經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大禿頂地區。

髮際線保衛戰

8年前的一個四月天,史玉柱在飯局上一頓忽悠,讓髮際線快退到頭頂的柳傳志剃了光頭。

柳總禿了,聯想慌了,緊急召開執委會,堅決反對柳總剃光頭。

柳傳志委屈:我為啥不能留光頭?

「您這腦袋就是聯想的LOGO啊!」

學者汪民安寫過一篇《我們時代的頭髮》,文中對光頭的闡釋十分精到:

「光頭是徹頭徹尾的反自然。這當然透露出勇氣和霸氣,透露出蔑視感和傲慢感。不過光頭很容易滑向喜劇,將大腦赤裸裸地暴露出來,如果不是表達勇氣,就只能是表達自嘲式的笑料……一個受捉弄的和被譏笑的玩偶對象。」

頭髮在東方具有神性。

中國古代給犯人剃頭能代替肉刑,屈辱程度甚至僅次於死刑。清軍入關,留頭不留髮,漢民「頭可斷,發不可斷」,於是有了慘絕人寰的「江陰護髮」、「嘉定三屠」。

在心理上,頭髮於中國人具有人格、氣節、體面等政治性和精神性隱喻。在社會上呢?

國際調查公司泰勒等研究機構關於脫髮的調查報告顯示:

94.5%的女性在擇偶時不會選擇禿頂的男性;

90.2%的領導提拔下屬時不會考慮禿頂職員;

80%的人事主管在應聘時不會錄用禿頂員工;

8%的脫髮患者有抑鬱症;

70%以上的脫髮人士不知道如何治療……[2]

禿頭歧視,這是一個普遍但不被承認的事實。然而大部分禿友們並不知道怎麼治。

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抗脫髮了。3500年前,古埃及把洋蔥、蜂蜜、紅鉛、石膏拌在一起製成秘方,一邊跪求太陽神一邊服下。

希臘醫學之父波克拉底發現太監沒有禿頭,於是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他沒敢下刀。

中國古代認為脫髮和肝腎不足有關,據此研究出各種中藥配方,成就了如今市面上各種以靈芝、山參、何首烏、生薑、當歸、田七為主的中藥防脫洗髮水。

即使用的都是大補猛葯,中藥養發也沒有達到加特技的效果。霸王洗髮水老闆自己都禿了。

直到19世紀,西方還在把印度油茶抹在頭皮上,用檸檬汁搓頭以治療謝頂。但這一切騷操作在20世紀後葉戛然而止——

1978年,人類發現一種叫米諾地爾的高血壓藥物有防脫髮作用;10年後,米諾地爾被美國食葯監局批准為治療脫髮的第一藥物。

再後來,比米諾地爾更管用的非那雄胺被發現,它可以抑制雄性激素DHT合成所需的酶,讓早期脫髮男士保持頭髮狀態,甚至實現逆生長。

然而,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有加重體毛、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效果也因人而異。於是,在醫學進步遠遠趕不上禿頂速度的情況下,人類開始劍走偏鋒,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增發手段出現了。

禿如其來的1000億

2014年,僅非那雄胺生髮劑的年銷量就達到2.64億美元。

京東和阿里健康大藥房上,國產蔓迪米諾地爾酊的月銷量均在2萬以上,60ml一小瓶的抗脫髮藥水賣139元還經常斷貨,日本生髮液的海外代購成千上萬。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在治療脫髮上的花費超過35億美元,高於馬其頓整個國家年度預算,也高於全球在治療瘧疾上的醫療預算。[4]

以上僅是最直接的醫療支出。

跨境電商速賣通近期公布數據,其平台上平均每天要賣掉4萬套假髮。每套售價100至300美元,最貴的要七八百美元,堪稱奢侈品。

比假髮更魔性的是增發神器。

想像一下,你可以在禿腦門上像撒鹽一樣,10秒就讓禿頂鬱鬱蔥蔥,即使近距離也很難發現異樣……

這種叫增發纖維的產品,使用角蛋白質衍生物或者棉花纖維之類物質,利用靜電吸附原理實現增密頭髮的效果。其中某些模擬纖維真假難辨,但洗頭後就沒了,相當於一次性假髮套。

增發、假髮都是表面功夫,最硬核的還是植髮。

「微針取毛囊,一個個取,然後一個個種,取發4個小時,間隔20分鐘後,再種發4個小時。」

一位植髮患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整個植髮過程雖然沒怎麼出血,但光打麻藥就扎了四五十針,「麻醉好了後面植髮一根根取就舒服了,一個手術下來我扎了七千多針。」

費勁還在其次,植髮主要是費錢。

20元一個單位,也就是頭皮上一個點。一個單位是1-4個毛囊,種植1000個單位就要2萬多人民幣。

如果80%以上的面積禿頭,那至少要準備30000~50000元預算,這還只是單次手術。由於植髮本身並不根治脫髮,只是通過移植毛囊來遮擋脫髮部位,當脫髮繼續發展以後,要麼繼續植髮,要麼一夜反禿。

跟整容一樣,植髮是會上癮的。

英國演員詹姆斯·內斯比特就曾以20000英鎊(17.57萬人民幣)/次的價格,前後做了6次植髮手術,總花費近百萬。

國內植髮界龍頭雍禾植髮,過去5年營業額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從2013年的3000萬急遽增長至近十億,最近頻頻被資本獵手們約飯。

存活了40多年的老牌國產生髮企業章光101,在幾乎不打廣告的情況下滲透全球30多國、擁有千餘家門店、獲譽聯合國「世界健康獎」,在海外被奉為國禮。

2018年,全球市場調研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發布《全球植髮市場報告》,預計五年之後,全球植髮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

千億級市場禿如其來。這還僅是植髮一個防脫細分市場。生髮液、育發丸、健發梳、增發器、捲髮棒、激光生髮儀、防脫洗髮水、半永久髮際線……哪一個不是有爆紅潛質的滾滾財源。

越來越禿的中國人,正呼喚一個越來越強的護髮產業。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你看看美元上面的頭像,大多數都禿了,那就是財富的象徵。

參考資料:

[1]健康時報《6個人中就有1個脫髮!謝頂前兆要知道》

[2]郭愛群《頭頂危機·中國2億脫髮人群健康手冊》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3]鄧丙戍 婁衛海《脫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4]Zaria Gorvett《The benefits of going bald》BBC

*本文由華商韜略(ID:hstl8888)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徐艷麗。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只有十人團隊,還能1年賺上6000萬!同樣為財富自由作準備,他有何捷徑?
2019,風口、賽道與硬核投資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