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八年前,一場9級地震襲擊了日本,也撼動了整個世界。這是有史以來在亞洲地區發生的最強一次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15896人死亡。這也是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發核泄漏危機的原因,是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一晃八年,今天的福島有何變化?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1年3月11日,地震爆發。福島第一核電站共有六個反應堆,地震發生的那一刻,1、2、3號反應堆自動關閉,應急發電機繼續保證冷卻劑循環以防止反應堆熔化。受地震影響4號反應堆核燃料泄露,5號和6號停機進行維護。然後,山一樣的海嘯襲來。

該座發電站的海堤高5.7米,但在海嘯面前卻像個小土坡,一拍擊潰!海嘯攜帶的海水淹沒了發電站並關閉了應急發電機。儘管位於高地勢,三台備用發電機組依舊被海水淹沒。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冷卻水和核燃料棒夾層間生成了大量氫氣,不斷聚積,終於引發了爆炸。此次爆炸過程中,1、3、4號反應堆的頂部塌陷,共造成16人受傷。在沒有冷卻劑保護的情況下,堆芯快速熔化,並向海洋深處擴散。研究估計,這次核污染是切爾諾貝利泄露量的42%。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儘管有核燃料泄漏,但其產生的輻射並沒有造成急性放射綜合症。在此期間,共有37名工人受到輻射影響,其中2人受到輻射灼傷。然而在整個撤離過程中,有超過2000名因災難住院的患者或年邁的老人死於低溫、原有病情惡化、脫水,甚至是長期的流浪生活。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未發現疏散人口存在重大的輻射危險。報告顯示,災區撤離的人員接觸的輻射量很少,並不會顯著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與患癌風險。鑒於機器化和遠程控制技術的廣泛使用,核電站清理過程也幾乎沒有人受到輻射的影響。

但是,福島地區的核污染仍然存在。雖然某些同位素的半衰期較短,但像銫-137等元素在自然環境中能保留數十年之久。2011年夏天,福島土壤與污染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水平為正常值的1.6-4.6倍。直至今天,沿海岸線的沙子還有著不同程度的核污染。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也影響著各種動植物。在過去八年里,日本科學家持續收集當地的野生動植物種群數據,並正在進行研究。自然界中許多有機體對電離輻射的耐受性不同,與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中發生的一樣,受核污染的地區造成一些物種的畸變、變異與消失,也有某些野生種群由於人類的突然消失而開始茁壯成長。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的頭三年,科學家們還觀察到福島鳥類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的下降。此外,某些昆蟲以及相應的有害基因突變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但尚不確定這些是否與福島核污染相關。研究人員也一直對附近的水域進行凈化處理,但迄今還未能徹底清除各种放射性同位素。

科學家表示,福島核電站的封鎖預計將持續數十年,而堆芯發生熔化的三個反應堆中的核燃料最快將在2021年開始清除工作。也有人建議福島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採用石棺對堆芯進行輔助隔離,但目前還沒有採取這種行動方案的計劃。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核威脅依舊無法解除,福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不論採取怎樣的方案對堆芯進行清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像在反應堆上蓋個石頭蓋子那樣簡單。下一步要做的必須是強化整個設施的穩固性,以便在遇到另一場極端自然災害時不發生二次泄露。至於環境中的放射性污染,只能交給大自然用時間去稀釋、沖淡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作者/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 Outcomes of Fukushima: B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ation on Nonhuman Species, Journal of Heredity, Volume 105, Issue 5, September-October 2014, Pages 702–7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氣候變化惹的禍:「熱穹頂」籠罩整個西歐,英國迎來史上最熱冬天
把二氧化碳變成「煤炭」,澳科學家找到高效廉價方案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