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刷手購物、熊貓巴士、除霾路燈……AI集聚上交會就是這麼「燃」

刷手購物、熊貓巴士、除霾路燈……AI集聚上交會就是這麼「燃」

早上到單位刷一下手掌通過門禁,再去自動販賣機上「掃手」買點早餐和零食,這樣的場景,已經出現在不少辦公樓里。

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將於4月18-20日在上海召開。在此前夕,第一財經記者提前探營上交會將展示的新技術。第一波探營現場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深蘭」),除了便捷的「掃手」技術,各種指引機器人也在公共區域引導著參觀者。

深蘭表示,除了掃描手脈技術,他們的自動駕駛產品——熊貓巴士也會在上交會現場展出。

目前,我國已成為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連續第三年提及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並且首度將「智能+」寫入報告。

即將到來的上交會,人工智慧將成為最大看點,會上首次設立了人工智慧服務機器人專區,各家AI公司會在現場展出多個垂直領域的應用場景。

生活中的人工智慧技術

從層次上劃分,AI主要有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三層。隨著AI和傳統行業的融合速度加快,演算法和技術、應用的結合也進入快車道。在互聯網、交通、安防、零售等領域,已經出現了不少已經推廣應用的AI技術,深蘭的「掃手」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我們所運用的人臉識別、指紋驗證都屬於體外認證,而手脈運用的是皮下血管的體內認證技術。」在位於威寧路的深蘭科技展示大廳,深蘭董事副總裁、技術合伙人王昕磊向記者演示「刷手」購物。他指出,不像容易被盜取或模擬的人臉識別、指紋驗證,手脈的識別可靠在於——它能甄別血管底下流動的血紅素。

在採訪中,多位人工智慧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即使是專註AI基礎層面的研究,最終還是需要將實驗室演算法落地,並和實際生活場景結合起來助推實體經濟。

王昕磊告訴記者,深蘭也一直將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軟體輸出和硬體製造結合起來,「不局限於一個垂直領域,而是多條腿走路的方針。」

以他們自主研發的手脈為例,如今已經運用到了門禁卡、智能購物上。在展示大廳里,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微縮版的自動駕駛熊貓巴士。王昕磊表示,這種智能駕駛技術介於L3至L4之間,巴士不僅有掃手功能,還能捕捉人的眼球運動來做廣告投放。智能駕駛技術在L0~L2時,由司機負責駕駛。到了L3,自動駕駛功能的操作主要由自動駕駛系統來完成。目前,在濟南、池州、常州等地都有投放,天津也已經採購了一批熊貓巴士,觀眾屆時還可以去上交會現場體驗。

在探營中,一款翻譯神器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當我們將一個100多頁的英語PDF文件放到翻譯軟體後,十幾秒內就可轉換成格式完全一樣、準確率極高的中文WORD文件,當然,你還可以選擇日語、法語等其他20多種語言進行轉換。

上海佑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金林對記者表示,這項翻譯工作若是讓一個普通白領來做,可能要花上1~2天的時間,這款軟體則讓使用者節省了不少時間。

上海加速AI應用落地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年底發布的《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產業應用篇》,從產業規模看,2017年國內人工智慧市場其中以生物識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等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最大,佔比34.9%。

擁有超700億元AI產業規模、集聚全國三分之一AI人才的上海,已將人工智慧作為「5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優先戰略。

自2017年11月發布《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以來,上海兩年內推出多項計劃和舉措,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去年12月,上海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正式發布。這是全國首次面向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的徵集計劃。近日,上海市政府又面向各單位徵集本市第二批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

「除了《意見》的發布,上海人工智慧大會以及市裡關於AI發展的專項支持,對上海AI應用落地的推動很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首席規劃師賀仁龍對記者表示。

由上海昱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而來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創新中心就是一個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發展的平台。該公司副總裁兼技術總監胡景德介紹,昱麗成立之初是想解決霧霾情況,而在後續的發展中,遇到了一些技術問題,就利用海外留學的資源引進諾獎學者進行合作,在諾獎學者的指導下實現了技術及應用上的突破。

目前,通過這個平台,他們引進諾獎科學家參與項目合作,孵化了一系列與物聯網、環境材料、大數據有關的產品:可以吸霾的智慧路燈,以及攜帶型處理器就是本次上交會的重點推薦。

智慧路燈能根據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定製方案,還配有驅霾LED光源,而攜帶型處理器則可以讓你自己在家裡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將所有的智能電器連接起來,「未來家中一個智能家電收到指令信號就可以輸信息給外界,甚至能幫你叫滴滴打車。」胡景德說。

除了高端學者和產業平台的對接,上交會長三角聯動也是每年的看點之一。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的上交會也會繼續聯動江浙滬皖四地,組合上海及長三角科創資源。

賀仁龍認為,AI演算法和技術應用的場景十分豐富,三省一市也有自身的發展特點,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取長補短。「比如江蘇傳統製造業+AI可以進一步做強產業互聯網,浙江則利於繼續打造數字化的智慧城市,合肥在AI產業鏈上,能中科大為核心孵化一批AI企業。」他表示,目前上海在長三角區域的AI應用方面做得更為全面,並在推動各個板塊的協同發展,不少AI公司也在上海和三省城市分別設立總部和分部,「上海AI產業產生的新模式、新產品,可以沿著類似G60科創走廊,或是虹橋樞紐中心向三省傳輸。」

本屆上交會,來自江浙滬皖四地的企業也將帶來最新的高端科技集中展示。浙江省將與本屆上交會境外主賓城英國利物浦和德國薩爾州開展聯動;富士通(南京)有限公司將重點展示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等亮點;而來自安徽的科大訊飛也會展示人工智慧領域的語音識別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科創板減持、併購規則細化:縮短相關股份鎖定期提升流動性
「豬肉也瘋狂」背後:疫情致生豬產能短缺,未來或推動CPI上升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