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很多家長等到孩子上學之後,老師會反饋說:「你家孩子的專註力實在太差了。」這時候家長就開始反思,為什麼孩子的專註力差,是先天的,還是哪裡出了問題,更想知道如何提高孩子的專註力。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什麼是專註力?顧名思義,從字面來看,就是專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專註力是一種基礎技能,具有通用性。通俗來講就是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專註力不夠,就會影響另外一件事。

專註力是很多技能的基礎

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手機、視頻、電視,遊戲、聊天軟體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每一個軟體都能勾起我們的好奇心,消磨我們的時間。

曾經有段時間,紅紅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覺得工資也沒有可上升的空間,自我能力也不是太優秀。於是報了一個會計班,想考一個會計證,有一個基本技能,這樣一來,薪水也能有一定的提高。

課程是每周六去學習,可是沒到上課的時候,紅紅就忍不住去想點別的事,結果一個學期下來,也沒學到什麼,會計證自然也沒考下來,工作也被分了太多精力。

孩童時期養成的專註力不夠集中,在上學之後就能有所體現,甚至在成年之後的生活工作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孩子的專註力最怕被打擾,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你是否考慮過,孩子做事拖延、沒自信、沒想法,可能是你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專註力最怕長期被打擾。現在的年輕人有些都比較懶,不怎麼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也有些比較明白孩子的專註力培養的家長,就有效地避免自己去打擾孩子,但是有些老年人卻是常常做不到。

凡凡正在專心地疊著媽媽給自己買的積木,變換成各種形狀,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這時候爺爺過來了,看著凡凡玩著自己看不懂的積木,就跟凡凡說:「大孫子,這有什麼好玩的,來,爺爺跟你玩小木馬。」

凡凡一開始並不理爺爺,還是專心地玩著自己的積木,爺爺就直接把凡凡拉走了。很小的凡凡雖然不樂意,還是跟爺爺去玩木馬了。凡凡從小的專註力就被爺爺一直不斷地破壞,且不具備任何的反抗能力。

上學之後,老師反饋凡凡做什麼事情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左摸摸右看看,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爺爺這時候卻開始責怪孩子,認為這是孩子的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孩子從小的專註力都是在其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可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小時候的成長過程中受到干擾的話,專註力就會被破壞,而再建立卻很難


專註力受損對孩子的影響

專註力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在於它會使大腦的工作記憶,變得更為複雜且有邏輯,而長期被打擾,會傷害到人的工作記憶能力。

1.鑽研能力差,持續力受損

孩子專註力差,對某個課題鑽研的能力就越差,在一個程度上永遠得不到提升。比如在解數學證明題時,孩子對這道題剛解讀完,看到下面一道題覺得自己有點熟悉,又去看下面一道題目,自然而然地就放棄這道題,沒有再想鑽研下去的心情了。

長此以往,鑽研能力會越來越差,更不要談達到某種高峰了。對事物堅持的時間也會很短,上課過程中,能坐下來聽老師講課,就是聽一會就開始摸筆、撓頭,想干其他事情了,剛教過轉眼就忘,對一件事的持續力短。

2.專註力差,學習能力受損

你可能不相信,誰來帶孩子,誰就最能影響他們的專註力。而專註力又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受到其專註力的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除了天生智商的強弱以外,其餘基本一樣。但是專註力差的孩子,學習能力相對而言都比較差。

心心就是專註力差的典型例子,上課45分鐘,經常性地開小差,1分鐘的開小差,課後就需要10分鐘來彌補,但課後自我學習基本是不可能的,成績自然就不好。

3.處理多項事物能力差

很多小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家長叫他,孩子不應答,家長覺得這是孩子做事情專註力高的表現,實則不然。這正是因為專註力受損。他們沒有協調多項事物的能力,使得他們必須沉浸在某項極度感興趣的事物中。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如何避免孩子的專註力受到損傷?

孩子的專註力是從小養成的,不是天生基因所致,更不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作為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比別人更優秀,更聰明。

進入社會之後,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某些原因比別人差而責怪自己。既然都是愛孩子,對孩子好,一定要選對方式。不合時宜的關心,就是打擾。

1.不輕易打斷孩子,可以適當加入

探索世界是孩子的本能,是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渴望,探索新事物是孩子最專註的時候,有時候往往不是孩子的能力不足,而是家長提前喪失了對孩子觀察的耐心。

作為家長,偶爾可以作為一個觀察者,偶爾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引導者,但千萬不要做一個打擾者。

比如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地觀察,孩子表現好的時候,適當提出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可以提出問題,參與進來,慢慢地再進行引導,最終達到孩子心中的小目標。

2.從小創造專註空間

5歲的芳芳在房間專心地畫畫,這時奶奶過來了,「芳芳,來喝口水」,芳芳下意識地用手把杯子推開了。這時候奶奶又去切了點水果給芳芳吃,芳芳張嘴吃了幾口。

奶奶在一旁看著芳芳畫畫,奶奶發現芳芳的樹葉子總是畫不好,於是奶奶握住芳芳的手說:「來,奶奶教你。」芳芳推開奶奶說:「不要不要。」但是奶奶開始在芳芳的畫上開始畫樹,芳芳一生氣就把畫撕了。奶奶又追過去哄著說:「奶奶來跟你玩皮筋好不好。」

其實生活中這種案例不在少數,在孩子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可以做的就是不要打擾,不要指導,甚至可以不要和他們說話。家長每一次自我認為好心地搭理,其實都是在破壞孩子的專註力。

3.不給孩子做決定

孩子雖小,但也會思考,更有形成思考的能力。不要輕易給孩子做任何的決定,孩童時期的每一個決定,都會阻止孩子自我思考能力的發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1+2等於幾,孩子看了半天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家長在一旁或許很著急,但是我們只需要靜靜地看著,甚至不看。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孩子需要思考的時間,思考的時候,就是他自我專註力最集中的時候,也是最忌諱去打擾的。

家長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自己看電視,或者正在做自己很感興趣的一件事的時候,別人突然過來打擾你,讓你過去幫忙做其他事情,你會不會很懊惱,生氣,反感這種行為?於孩子而言,其實也是一樣。孩子一樣不喜歡被打擾。

孩子的專註力差,大都是家長的「鍋」,其中老人的這個行為最常見

專註力對兒童成長和未來發展都非常重要,也是工作之後是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專註力強的人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作為家長,一定不要「以愛為名」時不時的去打擾孩子,自認為是地去關心孩子。

打擾於孩子而言就是不禮貌的,不尊重的,不合時宜的。只是因為是個孩子,所以這些所謂的情緒都省略了。我相信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從孩子的出發點去考慮問題,可千萬不要用錯了方式哦!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