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積極父母成長工具】八招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積極父母成長工具】八招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1、什麼是情商?

簡單來說,情商就是辨認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讓孩子建立起人際關係;與家人、同學、朋友和睦相處;解決問題;學會關心他人,」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情緒學習實驗室主任 Maurice J. Elias 這樣說。

例如,高情商讓孩子能夠意識到,當朋友在未經他們允許拿走自己的玩具時,他們會感到憤怒。它還能幫助他們控制自己對這種情況的反應,這樣做出的反應是要回玩具而不是奪回。能夠認清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積極父母成長工具】八招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情商的幾個要素

情商有著深遠的意義。臨床心理學家格倫登協會研究與教育主任 Lisa Firestone 博士說:「有研究證據表明,情商高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更好,與同學和老師相處更融洽。」從小開始培養情商可為小孩以後的發展打好基礎,讓他們在生活中遙遙領先。情商可成為他們與管理者和員工友好合作的工具,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處理壓力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你的孩子在二三十年後如能獲得晉陞的機會,可能部分取決於他們學齡前的情商培養。

2、抓住情商培養的五個關鍵期

01 嬰兒期(3個月左右)

一個小小的咿呀學語的嬰兒,看似與「情商」這個詞相距甚遠,實際上,在孩子三個月左右,就已經有能力並且喜歡和父母面對面交流了。因此,這是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無聲的面部交流,比如「互相模仿」,在孩子做出某個表情時,父母也做出同樣的表情;當孩子拿著玩具等無意識地敲擊時,父母也可以發出同樣頻率的聲音。這會讓孩子感到十分有趣和奇妙。

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這本書中,提到:「這種模仿方式的對話對孩子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因為這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很關注,對自己的感受有反應。對於嬰兒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體會到被人理解的滋味,這也是情感交流的開端。」

02 幼兒期(1~3歲)

當孩子處於這個年齡段時,他們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自我概念,也開始嘗試著運用自主能力。因此,如果父母能夠視情況給孩子一些簡單的選擇權,將對孩子的成長大大有利,比如:

將「今天天氣冷,你必須穿外套」改成「你今天想穿什麼?夾克還是毛衣?」,將「你一定要把葯吃了」改成「是媽媽喂你還是你自己吃?」,將「快去吃點水果」改成「你想吃蘋果還是香蕉?」,少用命令式的口氣,多用選擇的句式,這會讓孩子享受擁有自主權的快樂,同時也會將問題的重心轉移,他們會更愉快地接受建議。

然而,不僅是在幼兒時期,不論孩子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站在他們的視角上看問題都是必不可少的。

幼兒在這段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要避免讓他感到無助和束縛,這樣對培養他們的主見大有益處。

03 幼童期(4~7歲)

幼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產生一些情緒了,比如看到漂亮的玩具會開心,和小朋友鬧矛盾時會傷心,看恐怖片時會害怕等等。因此,對這段時期的孩子來說,調節情緒的能力、規範自己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都離不開對友誼的栽培。

通過和小夥伴們的相處,孩子能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掌握基本的辨別是非和評判的能力,因而也會習慣於交流、分享,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求。

所以說,父母不要因為擔心而束縛孩子與夥伴們的交往,而是應當尊重孩子們的友誼,讓孩子們結識更多的夥伴,才能擴大他們的交際面,為未來情商的培養打好基礎。

04 少年期(8~12歲)

當孩子處於少年期時,認知能力逐漸發展,他們身處一個集體時間長了,自然會懂得什麼樣的人容易受到大家歡迎,也將逐漸體會到情商的重要性。他們會盡自己所能去在集體中贏得尊重,努力地融合所在的集體,避免被別人孤立。

就像《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中所說的:隨著孩子對來自同伴的影響力感受越來越強烈,你將發現,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來避免在同伴面前顯得尷尬……他們會努力避免讓大家關注自己,尤其是當他們害怕自己的形象或行為會招致批評或嘲弄時。

因此,當孩子抱怨自己被人排斥或被不公平地對待時,家長們應當帶他們去看一場電影或聽幾首音樂來緩和情緒,然後心平氣和地與他討論該如何與夥伴們建立和保持友誼。

當孩子想學習別人穿衣打扮,羨慕別人有好看的玩具時,不要忽視他們的這種「從眾心理」,不要嘗試著改變他們的意願。因為,這正是孩子們努力融入集體的表現。

05 青春期(13~17歲)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迅速而明顯的時期。

在青春期的過程中,由於荷爾蒙水平的變化,他們的情緒有時會失去控制,大起大落,甚至會出現逆反心理。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成了青春期孩子們的最大難題。

諮詢師麥克爾·李維拉曾說過: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你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經理』的角色:安排行程、計劃周末活動、指導他完成作業……但是到了青春期,這一切都不再適用了。因此,你必須重新制訂戰略和計劃,轉變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個『顧問』,重新上崗。

從「經理」到「顧問」的轉變,也就是從一個決策者到建議者的轉變。鼓勵孩子進行自主決策,做孩子的情緒導師,讓孩子自己掌握自主權,也要理解他們某些不理智的行為。對於他們的問題,要感同身受地傾聽,當他們找你幫忙時,做他們身邊最值得信賴的盟友。

3、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Elias 指出,情商對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人際關係和工作成功的決定因素。他補充道,「當然,這種技能是循序漸進發展起來的,因而3歲時和7歲時的情商表現會大相徑庭。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那些更善於分享、尋求幫助、排隊等待和按老師指導去做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情商更高。」那麼,培養一個高情商孩子到底有什麼訣竅呢?以下八條建議可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1)家長自己展示出高情商。Elias 強調說,教科書可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但情商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言傳身教實現。事實上,研究發現,孩子的情商水平往往能通過父母的情商水平來預測。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例如,如果你對坐在前面的司機很生氣,你也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咒罵和大呼小叫。但是如果你真的爆發了,那麼時候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你為什麼這麼生氣,比如「那個傢伙開車太危險了,這讓我很生氣,因為我希望確保我的家人安全。」

【積極父母成長工具】八招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言傳身教

(2)標識情緒。高興、悲傷、不知所措、驚訝——如果你的孩子產生情緒,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情緒,你都要指出來(比如,「我知道你開學第一天有多麼開心!」)你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標識情緒。你可以在家裡某處貼一張情緒表,來列明不同的情緒,這可能會有所幫助。如果你的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請讓他指出最能表達他當時感受的表情。

(3)練習辨認情緒。在你陪孩子讀故事書時,讓孩子辨認書中表達的情感。「年幼的孩子應該(至少)能夠察覺到快樂、悲傷、瘋狂、高興、擔心、害怕、驕傲、緊張和驚訝等情感,」Elias 表示,「如果他們難以辨認這些情感,你可以指著圖片中表達這些情感的元素,幫助孩子學會關注面部表情、眼睛、嘴巴、眉毛和姿勢等,以此來解讀他人的情感。」

(4)提問。這可以鼓勵孩子思考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感覺——這是在向孩子灌輸情商時很重要的一種做法。Elias 指出,一定要提出自由回答的問題,而不是回答「是/否」的問題。例如,不要問「你是不是感到沮喪?」而是可以問,「我看你感到有些沮喪,這是為什麼?」

(5)談談你的想法。著名作家 Firestone 說,「家長通常認為自己不能談論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事實上他們不僅可以,而且應該談論情緒。」例如,如果由親人去世,不要對孩子掩飾自己的悲傷。同樣,你也可以解釋自己惱火的原因。(比例,「媽媽今天共租哦很辛苦,如果我說話有些沖,我很抱歉,但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坐在沙發上休息幾分鐘,讓自己平靜下來。」)這樣可以告訴孩子,一個人可以有情緒,但控制情緒有助於得到更好的結果。

(6)一起參加志願者活動。幫助別人是培養孩子同情心的一種好方法。周末帶孩子去福利院參加活動,或者清理衣櫃,將閑置衣物捐贈給你當地的慈善機構。

(7)引導孩子讀一些有助於提高情商的書籍。學前班兒童可以讀《哈利波特》、《彼得兔》、《誰怕這隻大壞兔》和《別打擾我吃飯》等繪本。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可以引導他讀讀《情商:為什麼比智商更重要》和《矽谷最受歡迎的情商課》等書籍。

(8)坦誠接受各種情緒。有一條古訓是「遇到事,先處理情緒」,現在就讓我們把它拋於腦後。要讓孩子成為高情商的人,我們需要給他們空間去嘗試各種感受,讓他們有機會去體驗過於興奮、傷心欲絕、愚蠢可笑——所有的感受。然後再去引導他們處理這些情緒。

無論你決定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你都要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地去培養,就像你督促孩子去學習學業相關技能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的目標,就是教會父母培養出自信和幸福的普通孩子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