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有了幽默感很危險?可能會因「有趣」殺人

人工智慧有了幽默感很危險?可能會因「有趣」殺人


圖為在東京國家新興科學與創新博物館展出的類人型機器人「Alter」。計算機科學家和語言學家稱,隨著機器變得越來越聰明,幽默感也許是使人類區別於機器的最後一項特徵。

  圖為在東京國家新興科學與創新博物館展出的類人型機器人「Alter」。計算機科學家和語言學家稱,隨著機器變得越來越聰明,幽默感也許是使人類區別於機器的最後一項特徵。


圖為首席研究員諾姆?斯洛尼姆站在人工智慧機器Project Debater旁邊。該機器即將在接下來於舊金山展開的辯論賽中與兩名人類對決。斯洛尼姆在程序中加入了幽默元素,但機器有時會在不合適的時機開玩笑。

  圖為首席研究員諾姆?斯洛尼姆站在人工智慧機器Project Debater旁邊。該機器即將在接下來於舊金山展開的辯論賽中與兩名人類對決。斯洛尼姆在程序中加入了幽默元素,但機器有時會在不合適的時機開玩笑。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專家警告稱,被設計擁有幽默感的機器人可能很難理解究竟什麼叫「好玩的事情」,甚至可能因此而殺人。


  研究人員指出,人工智慧機器無法真正掌握開玩笑的時機,也不具備對玩笑的鑒賞力。這除了讓它們開不合時宜的玩笑之外,還可能招致災難性後果。自動化軟體可能會把殺人當成一件好玩的事情,所以,讓人工智慧具備理解幽默的能力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德國達姆施塔特大學計算機科學家與語言學家崔斯坦?米勒(Tristan Miller)稱,這能增進機器與人類之間的聯繫,尤其是如果能讓他們理解何為諷刺的話。這也許還能促進不同語言之間自動化翻譯的發展。

  但一些專家對機器人能否理解幽默仍持懷疑態度,「人工智慧永遠無法像人類一樣理解玩笑,」德克薩斯農工大學一名研究幽默的計算語言學家基吉?漢佩爾曼(Kiki Hempelmann)表示,「就人工智慧而言,它們並不需要幽默,完全不具備開玩笑的情境。教會人工智慧幽默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們可能會把嚴肅的事情誤當作玩笑,還可能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使用幽默。邪惡的人工智慧甚至可能因此而殺人,因為它們覺得這很好玩。」


  幽默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需要有大量情境信息作為支撐,而專家認為,我們很難讓機器人具備這種能力,米勒博士補充道:「創造性語言——尤其是幽默——是計算機智能最難掌握的領域之一。因為幽默要依賴眾多現實世界的知識,包括背景知識和常識知識。而計算機沒有這些現實經歷,它們只知道你告訴它們的事情。」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家、脫口秀表演家艾莉森?畢肖普(Allison Bishop)指出,計算機學習主要尋找規律,但喜劇表演則致力於尋找接近規律的事情,並對其稍作調整,使之既搞笑逗趣、又不乏尖利。畢肖普認為,幽默必須「足夠讓人們感同身受,又足夠出人意料。」


  對喜劇演員來說,這一點能產生工作安全感。畢肖普博士稱,她哥哥成為了一名全職喜劇作家時,父母都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他不會被機器取代了,「我願意相信,人類有一種理解有趣事物的天賦。」


  俄勒岡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希瑟?奈特(Heather Knight)打造了一台能表演喜劇的機器人Ginger,幫助她設計能夠更好地與人類互動、尤其是對人類行為做出反應的機器。她發現,人們最喜歡機器人表現出謙遜的幽默感。

  例如,Ginger在人類所寫的笑話與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開了個莎士比亞和機器的玩笑:「你們要是用刀劍刺我的電池包,我不是也會流出鹼性液體的嗎?」(原句為《威尼斯商人》台詞:你們要是用刀劍刺我們,我們不是也會出血的嗎?)


  幽默與人工智慧如今是一片不斷增長的學術領域。有些計算機無需人類幫助,就能自己寫作或理解雙關語。而計算機科學家稱,這是因為雙關語往往以發音相似、但意思不同的單詞為基礎。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家茱莉亞?雷茲(Julia Rayz)指出,一旦超出這一範圍,計算機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了。


  「它們能理解雙關語——或者說算是理解吧,」雷茲博士表示,「而就算對我們來說,大多數雙關語也都需要大量背景知識才能理解。」不過畢肖普博士指出,雙關語有一定的數學元素,這些是能被計算機所理解的。


  雷茲博士歷時15年時間,試圖讓計算機能夠理解幽默。但據她表示,結果只能說差強人意,有一次,她讓計算機讀取兩組不同的句子。其中有些是笑話,有些則不是。結果計算機將一些不被人類視為笑話的句子劃入了「笑話」一類。雷茲博士問計算機為何這麼選擇時,計算機的回答從技術角度來看毫無問題。但這些句子其實一點也不好笑,也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IBM研發的人工智慧曾經在國際象棋和知識競賽《危機時刻!》(Jeopardy!)中打敗了人類。但它新參與的「Project Debater」挑戰則困難得多,因為該競賽以語言為基礎,人工智慧需要打敗有條理的人類辯論。

  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前喜劇作家諾姆?斯洛尼姆(Noam Slonim)在程序中加入了幽默成分,認為偶爾講個小笑話在辯論中是有幫助的。但這項功能在初始測試中起到了反作用:系統在錯誤的時間、或者以錯誤的方式開了玩笑。如今,該項目限定每次辯論中只能嘗試開一次玩笑,這些玩笑往往就比較謙遜了。


  「我們知道,好的笑話必須把握好各種細微差別,還要掌握好時機,」斯洛尼姆表示,「而這些很難被自動化系統理解。」斯洛尼姆指出,正因為如此,幽默或許會成為未來圖靈測試的關鍵。圖靈測試是對機器智能展開的終極測試,如果獨立評估員無法判斷與自己互動的是人類還是機器,就視為測試通過,機器能做到的事與人類還存在巨大差距,在語言和幽默兩方面都是如此。(葉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宇宙噴泉」首次證實
跑步傷膝蓋么?什麼樣的運動對健康最有益?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