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有約君說

春來草木生,要小心肝火過旺傷及心腦血管健康。那些需要陪做功課的媽媽們更要保重,「吼功」太盛說不定真的會爆血管!

3月29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梁東輝教授做客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微課大講堂,為大家支招春季的心腦血管保養和疾病防治。[ 想看微課回顧點這裡 ]

梁教授提醒,春寒陡峭之際依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而很多時候心腦血管疾病也伴隨著焦慮、抑鬱等精神情緒問題,「身心同治」很重要,春天同樣是精神心理問題高發的季節,要警惕此「心病」和彼「心病」的互相干擾。

難熬的冬天過去了,

「心病」依然不可不防

春季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老病友都會覺得最危險的冬天過去了,可以鬆一口氣。梁東輝提醒,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病每年有兩次發病高峰期,一個是在秋冬季,另一個就是春季。為什麼呢?

外因

氣候忽冷忽熱

尤其是嶺南地區的春季,氣候變化多端,忽冷忽熱,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特別是原本就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出現心絞痛發作,甚至發生心肌梗死,腦中風等等。

所以民間的「春捂秋凍」養生諺語是很有科學道理。「春捂」說的就是春季氣溫剛剛轉暖,不宜過早脫掉冬裝,因為這時節大暖大寒,早晚溫差比較大,過早脫掉冬裝,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人體受寒以後抵抗力下降,血壓波動大,容易造成心肌耗氧指數上升,加重心臟負荷。

血管受寒冷的刺激會發生痙攣,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人,那些不穩定的斑塊會破裂脫落而發生心梗和腦梗。

內因

肝旺情緒不定

除了外部因素,春季「心病」易發也有內因。中醫認為,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中,肝也是屬木。春氣通肝,肝氣旺盛升發。很多有血壓高的人,有一個共同的體質特點——肝陽上亢、肝火旺盛。在春天裡他們的情緒常常很不穩定,容易發脾氣,一發脾氣,血壓就會增高,也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 想看微課回顧點這裡 ]

春天護心護血管做足三點

梁東輝說,健康的身體是需要主動持續養護的,對中老年人,特別是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和高危人群來說,做好季節性的防範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減少發病,降低疾病帶來的嚴重危害。春季呵護血管要注意下面三個方面:

1. 不要讓身體受涼,保暖減輕心臟負荷。

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及時添加和減少衣服,寧願多穿點,也別凍著。尤其是早晚出門時注意保暖,戴好帽子,防止寒風入侵體內,引起血壓波動和血管痙攣,避免不穩定斑塊的破裂脫落引發心梗腦梗,也減輕心臟負荷。

2. 合理飲食,春天多吃芽類蔬菜有助陽氣升發。

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在任何時候都要管住嘴,大吃大喝隨時可能引起發病。預防心腦血管病,飲食以粗糧、蔬菜為主,要做到低油、低鹽、低脂、低糖。

春季陽氣升發的季節,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飲食可以食用溫補陽氣,性溫升散的食物,比如說蔥、蒜、姜、韭菜等。豆芽、香椿、嫩筍、菠菜等芽類蔬菜也有助陽氣升發。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可以多吃洋蔥、西紅柿、絲瓜、茄子、木耳等,這些食物有抗動脈硬化降脂的作用。

可食用甘味補脾的食物,像大棗、山藥等。

多吃新鮮蔬果,以利於平肝養肝。

3. 保持好心情,避免大喜大悲情緒波動。

春天是肝旺之時,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性喜調達,惡抑鬱,意思就是說要肝氣要舒展,舒暢,所以,保持心理平衡、情緒穩定有益於心臟和血管的健康,可降低患心腦血管病的發病概率。

千萬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那樣容易引起血壓波動,還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特別是那些同時合併有抑鬱、焦慮狀態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往往在春季發病更加嚴重。

想要「心臟」健康

還得關注「心情」健康

時常為了一些日常瑣事「心塞」,長久可能真的會導致真正的「心塞」哦。

梁東輝說,在臨床醫療實踐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同時合併有精神心理問題。心腦血管疾病與抑鬱、焦慮障礙共病率非常高。

有研究資料顯示:心血管病人伴發抑鬱和焦慮的比例分別達到22.8%和70.9%,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腦卒中後抑鬱障礙的發生率為36%,輕度抑鬱佔80%。精神心理因素是促進心腦血管病發生髮展的危險因素,這兩類疾病相互影響,共同導致疾病的惡化。

?有些患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經歷的急救、手術等打擊,以及患病後的多種不適應等,會導致心靈創傷,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也就是對上醫院看病產生了陰影。

?有些患者各種不舒服,但做遍了各種檢查,各種指標卻是正常的,這種往往不是「作」,而很可能是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在軀體上的體現。

所以有約君也溫馨提醒,如果家裡有人總覺得哪裡不舒服,上醫院看病又找不到原因,千萬要耐心,多點理解,多點開解呢,適當的時候,也要尋求精神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

日常胸悶心慌

按兩個穴位能緩解

梁東輝教授說,如果患者診斷同時有心血管病和心理障礙的「雙心病」,醫生要進行對應的雙重診療、「心身同治」,即在給予患者軀體藥物治療的同時,重視其精神心理的治療。但家庭和社會也要有相應的支持。患者也要「放寬心」,積極面對疾病。有時不妨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做一做養生保健操、太極拳、八段錦。

如果大家平時有一些胸悶心慌之類的癥狀,有什麼辦法可以臨時緩解呢?梁東輝介紹了兩個穴位按壓的辦法,如果遇到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情況,在等待專業救護人員到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有很好的抗心絞痛、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平時日常按摩也可以起到保健強心、保護血管心臟的作用,患有房顫、早搏、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可以用它來自我調理。

1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內關穴

常按壓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之功,被稱為保心要穴。

【取穴方法】掌橫紋向上三指,兩條筋的中點即為內關穴,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按摩方法】拇指按住內關穴,食指按住手臂外側對應的外關穴,手指垂直向下發力,力度以有酸脹感覺為宜。每次按壓20-30秒後漸漸鬆開,再次發力向下按壓。每側手按壓3-5分鐘,然後換另一側對應位置的內外關穴,時間和方法相同。

2

保重,陪做功課吼過頭真的可以爆血管!中醫教你按這兩處消消氣

太沖穴

常按壓有平肝潛陽的作用。

【取穴方法】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按摩方法】手指按在穴位上向下按壓後點揉,力度要適中,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每個穴位反覆按壓1-2分鐘,做完一側換另一隻腳對應的位置,同樣的手法進行按摩。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梁東輝教授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

編輯:吳婉虹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女子感冒不吃藥只喝果汁離世!感冒出現這些癥狀,絕不能掉以輕心!

「神葯」安宮牛黃丸能防中風?你更需要關注的是……

如廁不如意?護長教你幾招解尷尬!

總覺得「天旋地轉」,當心背後隱藏這些問題!預防暈眩你得這樣吃

走著走著就打軟腳,你到底怎麼了?習慣性崴腳了解一下——

動物油不如橄欖油、茶油健康?「用油最佳比例」了解一下

對不起,蘇大強!人人喊怕的老年痴呆症其實可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節後調理腸胃,最好不過一碗小米粥了~
如廁不如意?護長教你幾招解尷尬!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