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短短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怎麼就沒了近3000萬人?

短短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怎麼就沒了近3000萬人?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單方面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多國擬定了一份「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了對蘇聯的洶湧進攻。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戰場,規模激烈,傷亡慘重。短短的四年時間裡,蘇聯居然有2700萬左右的軍民傷亡!這一數字無論是在哪裡都令人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很多人就奇怪,當時的蘇聯軍隊也很強大,怎麼就在和德國的戰爭中傷亡如此的慘重,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

小編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希特勒


一、人才缺乏

雖然蘇聯有著足夠數量的軍隊和廣闊的土地,但是蘇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極度缺少富有謀略的將領。

受到蘇聯之前的大清洗影響,許多歷下赫赫戰功和富有戰略才能的將領都被殺害或者流放。據資料顯示,蘇聯和德國這場戰爭爆發之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數量的軍官被清洗,很多集團軍司令和元帥都被殺害。這樣重要的將領缺乏,導致後繼上任的軍官一個是經驗不足,和部隊的關係不夠緊密,二是自己謀略和才華也和之前的官員相差甚遠。這樣就特別影響整個部隊的戰鬥力,從而使得蘇軍在戰場初期十分的被動。被統一高效的德軍打得節節敗退。

斯大林

二、來不及防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聯不滿英法等國對於德國的綏靖政策,後來與蘇聯談判,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中明確規定了雙方不使用武力互相攻擊和侵略對方,也不在第三個國家受到一方攻擊後予以支持,雙方將會進行和平的方式進行會戰。在德國進攻波蘭的時候,蘇聯也開始對波蘭發動攻擊,蘇德兩國瓜分波蘭。

而面對德國突然的進攻,蘇聯可以說是有些意想不到的。這種突然攻擊是最令蘇聯頭疼的,直接導致蘇聯在前幾個月內喪失了幾百公里的土地,造成了士兵軍隊大量的傷亡。


三、裝備差距巨大

示意圖

蘇聯和德國的巨大裝備差距也是導致蘇聯大量傷亡的一個原因。

德國的武器裝備工藝緊密。操作方便。比如先進的「虎」型坦克和「豹」型坦克,他們的防護設備和光學瞄準一起都要比蘇聯好的多。而相比之下,蘇聯的裝備要落後狠毒哦,T-34坦克要遠遠不如德國的坦克,蘇聯甚至大量的改用拖拉機作為坦克。

裝備上的差距使得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勢如破竹。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視界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無人機偵查印度陣地,被此款飛機擊落,老軍迷:蘇三代半

TAG:軍情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