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一棵枝繁葉茂的榆樹上,纏繞著一枝葡萄藤,樹下,一位長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這是國際科技期刊出版商愛思唯爾的徽標,榆樹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與科研機構之間相互依賴、共同繁榮的親密關係。徽標的左上方刻著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單」。

可是,這家已有百年歷史的出版商,最近卻有些孤單。2月底,美國加州大學系統宣布將停止訂閱由愛思唯爾出版的所有期刊。隨後,挪威也傳來2019年不再續簽的消息。此外,愛思唯爾還面臨著來自學者的抵制活動。

面對多方的抵制,愛思唯爾將何去何從?4月2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了愛思唯爾董事長池永碩。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愛思唯爾徽標(圖片來源:愛思唯爾)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抵制愛思唯爾的學者製作的兩張「惡搞圖」。為推動開放獲取,2012年,美國學者發起「知識的代價」抵制活動,已有上萬名科學家簽名。(圖片來自:the cost of knowledge博客)

「正在進行新的嘗試」

在談崩的合作中,多半是科研機構希望愛思唯爾採用「閱讀—發布」的模式,用以前訂閱期刊的費用來獲得「訂閱期刊+開放獲取論文發表」兩種服務,但遭到愛思唯爾回絕。愛思唯爾也因此被視為開放獲取的反對者。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開放獲取模式。一種是「綠色開放獲取」,即文章出版之後過一段時間可以開放獲取,由讀者付費訂閱。另一種是「金色開放獲取」,即文章在發表的那一刻就是對外公開的,由作者付費發表。

池永碩說,愛思唯爾並不抵觸開放獲取,但一些倡議者希望「立刻」從「綠色開放獲取」轉向「金色開放獲取」,雙方討論的焦點主要在於轉變的速度和方式。

「要實現快速立刻的轉變,肯定會需要投入額外的大量資金。如果倡議者能夠提出費用分攤的計劃或者模式,我們也樂意去嘗試,但是如果是希望由愛思唯爾獨自去承擔轉變過程中所有費用的話,我們感覺這是欠妥的。」池永碩說。

不過,面對爭議和摩擦,池永碩認為「合作可以重啟」。「在談判中,我們提出的一些方案並沒有被接受,但是我們終究還是會回到談判桌上。」池永碩說。

此外,池永碩告訴記者,愛思唯爾正在跟客戶進行新的嘗試,開展新模式的合作和實驗,「我保證,你們很快就會聽到我們和客戶達成的一個全新合作模式」。

在中國的價格逐步上漲

1986年,愛思唯爾進入中國。近年來,愛思唯爾與中國科學院系統、中國高校及圖書館界都保持著合作關係,還與科學出版社共建了出版國際化期刊的合資公司「科愛」。

根據愛思唯爾統計,目前愛思唯爾在中國聘請了數千名科學家作為國際期刊編委會的成員,近600個中國期刊已被收錄進愛思唯爾的Scopus資料庫。

池永碩表示,隨著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愛思唯爾在中國的服務價格也在逐漸上漲。

「愛思唯爾最開始進入中國時,考慮到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情況,愛思唯爾提供了非常優惠的價格方案。雙方就價格漲幅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隨著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們的價格可能會在未來的35年里逐漸增長。」池永碩說。

他介紹,在愛思唯爾的價格梯隊中,排在最上面的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日本、歐洲國家等,他們支付的價格是最高的,接下來依次是加拿大、韓國、新加坡、中國,最底下的是愛思唯爾免費提供服務的近百個欠發達國家和地區。

「我們當初預計,到2035年至2040年,在中國的價格將上升到跟加拿大一個水平。」池永碩說。

「綠色」還是「金色」?

儘管金色開放獲取的呼聲很大,但池永碩認為,國際上關於金色開放獲取的聲音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聲音,現在的現實是85%的科研作者依然是選擇傳統的訂閱模式發表文章。

「作為出版商,愛思唯爾對於綠色和金色開放獲取沒有偏好,我們是根據科研人員的偏好做出決策。」池永碩說。

池永碩表示,目前兩種開放獲取模式都有一些潛在的問題需要解決,出版方式的改變應該是逐步的,否則將造成混亂,就好比不能因為空氣污染就立刻關停所有工廠一樣,需要大家在選擇或者捨棄一個方案的時候需要做更多的考慮。

在他看來,愛思唯爾與歐美國家科研機構的衝突明顯,最根本性原因是,在歐美這些傳統優勢國家中,圖書館預算經費增長已經趕不上科研產出的增長。儘管愛思唯爾單篇文章的價格與其他出版商相比是最低的,但是在面臨預算增長下降和需要購買更多論文這樣的根本矛盾時,他們就感受到了壓力,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

「在中國,我們聽到了一些關於金色開放獲取的呼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數字圖書館系統的聲音比較大、比較激進。但是,中國和美國都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我們非常注意傾聽來自這兩個國家各利益相關方的更多的討論,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池永碩說。(科學網 倪思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墨子號」量子科研團隊榮獲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救護車不救摔倒老人,誤會背後有真問題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