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終身未婚的她們

有著怎樣的人生

究竟什麼樣的女子才算是女神?長得漂亮?穿得體面?舉止優雅?

今天,給大家講這樣一群中國女性的故事,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一生未婚嫁,卻並不形影相弔;她們一生煢煢孑立,選擇用畢生精力,推動文化昌明、社會進步與女性解放。

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

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校長楊蔭榆

中國第一位女院士林巧稚

中國第一位女報人呂碧城

中國第一位女博物院院長曾昭燏

中國女性教育先驅曾寶蓀

……

在我們眼裡,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NO.1

「智慧女神」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落下帷幕。經過兩個月的無數談判、商議和爭執,人類歷史上首個面向全世界的以維護國際和平為宗旨的章程《聯合國憲章》正式通過。

來自全世界50個國家的153名正式代表,依次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名。

第一個簽名的國家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女士吳貽芳博士,就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女性。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吳貽芳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名

羅斯福總統深深為這位典雅端莊的女性折服,盛讚她是「東方智慧女神」。

35年後,86歲的吳貽芳,真的重新回到她的母校美國密執安大學,領取專為世界傑出女性設立的「智慧女神」獎。

1919年,吳貽芳畢業於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她是第一屆僅有的五名畢業生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女大學生之一。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金陵女子大學1919級學生合影中的吳貽芳(右二)

這一年的冬天,早已聲名遠揚的女作家冰心,在北京協和女大的禮堂里,第一次聆聽吳貽芳的講演,就「驚慕於她的端凝和藹的風度」。

到了晚年,冰心說:我沒有當過吳貽芳先生的學生,但在心靈深處,總把她當老師那樣供奉。

1927年,還在密執安大學撰寫博士論文的吳貽芳,接到母校的邀請,敦聘她擔任校長。在對母校的感激和「教育救國」願望的雙重促動下,吳貽芳接下了聘書。

第二年11月3日,在包括宋美齡女士在內的數百位來賓和師生注目下,吳貽芳成為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的校長,那一年她35歲。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28年,吳貽芳任金陵女大第一任校長

在此後的23年里,吳貽芳始終擔任這所中國最好的女子大學校長。她為這所大學定下的校訓只有兩個字:厚生。

吳貽芳解釋說,「厚生」是我們人生的目的,我們不光是為了自己活著,還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造福社會。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36年,德國柏林,參加奧運會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大學生與校長吳貽芳(前排左二)的合影。

她不置私產,長年住在學校一間15平米的宿舍;她努力淡化學校的教會背景,試圖讓每一位考試合格的中國女孩能夠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她認識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關心她們的學業、生活、工作。

她甚至在女生宿舍一樓專門辟出「戀愛專室」(別忘了,那是整整九十年以前),供女生們與男友密談,而她自己,卻選擇孑然一身走完人生之路。

她的學生說,吳貽芳先生把一輩子嫁給了教育之神。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長吳貽芳的合影

1946年,司徒雷登向宋美齡推薦吳貽芳出任教育部長,被她婉言謝絕。三年以後,張治中舊事重提,何應欽親自登門勸說,吳貽芳乾脆選擇避而不見。

民國大學校長中堪稱「聖人」的楷模,男有蔡元培,女有吳貽芳。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從1915年成立到1951年,金陵女子大學共培養了999位畢業生,其中包括中國早期最優秀的一批知識女性。

在她們心目中,終身未婚的吳貽芳,是所有人最可敬愛的母親。

NO.2

「慈悲女神」

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校長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國立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1884-1938)

1938年元旦那天,蘇州盤門附近一戶小院的大門,被兩個日本兵強行敲開——幾個月前,蘇州城已經淪陷,成為日寇的天下。

開門的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中國女性,其貌不揚,卻有一口流利的日語。日本兵把她哄出門,經過一座小橋時,其中一個日本兵突然向她連開數槍,另一個緊接著把她拋入小河中。看到河裡的人還在撲騰,他們又連發幾槍,直到整個河面泛紅,才揚長而去。

傍晚,一個大膽的木工師傅,偷偷下河把屍體撈上來,裝進一口最便宜的薄皮棺材。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蘇州城裡很多人都知道這位不苟言笑的「楊菩薩」:過去幾個月,她好幾次跑去日軍司令部,面斥指揮官松井石根麾下士兵的燒殺擄掠;她還曾收留過不少被日軍追趕的「花姑娘」。

但很少人知道,這個躺在一堆爛木片里被下葬的女士,是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校長楊蔭榆。

在楊蔭榆的侄女楊絳看來,她的這位「三伯伯」(無錫當地習俗,姑母叫伯伯),「掙脫了封建家庭的栓桔,就不屑做什麼賢妻良母。

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對戀愛和結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會,指望有所作為」。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2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楊蔭榆,繼許壽裳之後擔任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大學校長。不幸的是,第二年,就發生了「女師大風潮」,並引發震驚全國的「三一八慘案」。

也就是從那以後,楊蔭榆是被作為一條「落水狗」,在那篇日後被收入中學課本的《記念劉和珍君》中,被魯迅痛罵,被國人記住的。

從那以後,楊蔭榆身上的標籤,就是「推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楊蔭榆一生強調學生應一心治學,遠離政治,就連當年帶頭反對她的許廣平,都說「她的德政,零碎聽來,就是辦事認真、樸實。論資格, 總算夠當校長的了。」

然而,就像楊絳說的那樣,「她多年在國外埋頭苦讀,沒看見國內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當前的時勢,她也沒看清自己所處的地位。」

18歲那年,楊蔭榆有過一段只維持了一個月的包辦婚姻。男方智力低下,楊蔭榆也從未行男女之事。

掙脫了封建牢籠,她再也沒有婚戀。魯迅後來諷刺說,「至於因為不得已而過著獨身生活者,則無論男女,精神上常不免發生變化,有著執拗猜疑陰險的性質者居多……在寡婦或擬寡婦所辦的學校里, 正當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

魯迅先生下筆犀利。不管怎麼說,終其一生,楊蔭榆先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和愛國者。

NO.3

「婦科女神」

中國第一位女院士

1949年8月,剛解放的北京百廢待興。新上任的北京市委書記彭真,遍訪在京的文化名人。

當他來到協和醫院,求見婦產科主任林巧稚的時候,吃了閉門羹。護士告訴彭真,林大夫說很抱歉,病人太多,她實在無法分身。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林巧稚(1901-1983)

一個月以後,在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觀禮的邀請函被送到林巧稚辦公桌上。典禮當天,林巧稚沒有去天安門,聽著咫尺之外的歡慶喧天,她在協和醫院病房裡安靜的工作了一整天。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幾年以後,這個眼裡「只有病人,沒有領導」的大夫,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首任學部委員(院士),在那一批254位科學家,她是唯一的女性。

自1928年中國建立國家科學院制度,直到1980年,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林巧稚是中國大陸唯一的女院士。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林巧稚在家鄉

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嶼一個基督教家庭。20歲那年盛夏,她與閨蜜余瓊英相約報考剛剛建成的協和醫學院。英語考場上,余瓊英中暑暈倒,林巧稚立刻放下試卷,幫忙急救。

這個舉動被考官看在眼裡,儘管錯過了考試,林巧稚依然被破格錄取。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幾十年後回看,這場有驚無險的小風波,似乎正是林巧稚一生的側影,在她心裡,「愛別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幾乎所有她的學生都會回憶起一個細節:當產婦因為陣痛而亂抓的時候,林巧稚總是讓她們抓自己的手。一次閑聊中,她無意中說出原委:不能讓她們去抓冰涼的鐵床欄,那樣將來會留下病根的。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五十年代,林巧稚第一次在正式場合穿長褲。那是因為一次政治運動,批判資產階級思想,林巧稚思來想去,從前老協和規定女士公開場合必須穿著裙裝,這可能是唯一的「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十年浩劫期間,林巧稚被當做「反動學術權威」,發配到病房清洗痰盂,她覺得很幸運,「畢竟我沒有離開協和」。

1983年4月20日,重病在身的林巧稚又接生了六個孩子,隨即陷入昏迷,她斷斷續續地喊:「快!快!拿產鉗來!」一個護士隨手抓一個東西塞在她手裡,才讓她安靜下來。

兩天以後,林巧稚去世。她活了82歲,終身未婚,但全中國經她親手接生的孩子據說超過五萬——我不太相信這個有點誇張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因她而獲得平安與福報的家庭,何止萬千?

NO.4

「文學女神」

中國第一位女報人

1909年,呂碧城26歲了,依然待字閨中。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中國第一位女報人、第一位女子學堂校長呂碧城(1883-1943)

朋友們很著急的想為她尋一門親事。呂碧城回了一句:全中國的男人,我能看上眼的兩個,梁啟超已婚,汪精衛太小。

有人問,你不是還有位藍顏知己,就是那位讓無數女人傾慕的袁世凱二公子袁寒雲嗎?呂碧城笑了笑說,這樣的公子哥,只適合在歡場上偎紅依翠罷了。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如此「狷狂」的呂碧城是什麼人?

1903年,因為不願遵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婦道,呂碧城憤而離家,獨闖津門,結識了《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報人。

她那首盛傳一時的《滿江紅》——「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線遙射。問何人,女權高唱,若安達克?雪浪千尋悲業海,風潮廿紀看東亞。」在晚清猶如一道春雷,開啟了中國女權運動的先聲。

那一年,她20歲。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06年,袁世凱任命呂碧城擔任中國第一所女子師範學校——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的校長。

她對女校的期許,是「開女智、興女權,拯二萬萬女同胞出之幽閉羈絆黑暗地獄,復其完全獨立自由人格,與男子相競爭於天演界中,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將來盡各自的力量」。

鄧穎超、許廣平、劉清揚、郭隆真……「五四」運動中最重要的女性解放先驅,都是在呂碧城老師的課上接受了第一次啟蒙。

那一年,她23歲。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07年,鑒湖女俠秋瑾被殺害。高壓之下,萬馬齊喑,諸報噤聲。第一個將秋瑾革命事迹見諸報端的,是她的閨蜜呂碧城,她用英文撰寫了《革命女俠秋瑾傳》,在美國發表。儘管她並不認同秋瑾訴諸暴力的革命理念。

那一年,她24歲。

……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我們看呂碧城當年的裝束,驚嘆她審美觀念的超前,今天依然獨立潮頭。很難想像在一個多世紀前的中國,就有這樣一位先驅,理解和踐行了「女性權益」的真正內涵。從某種程度上說,能被呂碧城看中,是梁啟超和汪精衛的榮光。

直到去世,也沒有任何一個男人,能走進呂碧城的情感生活,在精神世界成為與她旗鼓相當的伴侶。60歲時,她在香港去世。臨死留下遺囑,不留遺體,骨灰和面為丸,撒於中國南海。

NO.5

「教育女神」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女性教育先驅曾寶蓀(1893-1978)

近代中國,有一個綿延兩百年,被稱作沒有出過一個敗類的家族。這就是湖南湘鄉曾氏家族,這個家族的隆興,始於「近代第一完人」曾國藩。

從袁世凱到蔣介石,到毛澤東,近代中國幾乎最重要的人物,幾乎都與這個家族有這樣或那樣的聯姻或親緣。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家族裡許多不少女性,卻主動選擇終身獨處,或者說,終身與自己的事業為伍。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1907年,曾國藩的14歲的長重孫女曾寶蓀,考入浙江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但身為進士的父親曾廣鈞卻為女兒選擇了更為開闊的人生道路,要求她「窮經史之後,再去泰西學」,這種中體西用,兼采中西之長的方案,也是洋務運動以來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代人通常的教育計劃。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曾寶蓀和曾約農姐弟

1911年,曾寶蓀進入倫敦大學學習,成為第一位在這裡獲得學士學位的的中國女性。在倫敦期間,她就與同校的堂弟曾約農約定,終身不婚,「立志貢獻自己為國家、為世界致用」。曾寶蓀對親友說:「我如果結婚,頂多能教養十個子女;從事教育事業,我可以有幾千個孩子。」

回國以後,曾寶蓀姐弟在長沙創辦著名的藝芳女子學校,作育英才無數,到1949年前夕,已成為湖南最負盛名的女校。

NO.6

「文物女神」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中國第一位女考古學家、中國第一位女博物館館長曾昭燏(1909-1964)

從藝芳女校走出的最知名的校友,是曾寶蓀的侄女曾昭燏。

在藝芳學校,曾寶蓀細心為這個堂侄女安排好了人生道路:中學畢業後,曾昭燏考入中央大學中文系,繼而進入倫敦大學考古系深造,她是最早的考古學女學者。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曾昭燏拒絕了倫敦大學聘用,毅然回國。

她剪下上海《新聞日報》頭版的一張照片:日軍轟炸後的廢墟邊,一個幼兒坐在母親遺體旁邊哇哇大哭;一直保留到抗戰勝利。

除了留下回南京的旅費,曾昭燏把在英國結餘下來的幾十英鎊連同自己的一枚金戒指,都委託抗敵後援會捐給了抗日將士。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隨後返回南京,曾昭燏出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專門設計委員,全力投入工作。戰火蔓延至南京,她與李濟等人夜以繼日將博物院文物登記造冊,裝箱編號協助文物西運,連同運出的還有來自北平故宮博物院的一萬多箱珍寶。1943年,她與李濟先生合著《博物館》一書,是中國博物館學的奠基巨著。

1948年,隨著國民黨軍隊在戰場的潰敗,蔣介石籌備將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的文物緊急轉運台灣,曾昭燏堅決反對,她說,文物若在途中或者到台灣後有任何損失,則主持者將永為民族罪人。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博物院改稱南京博物院,這是當時全國僅有的兩所夠格稱「博物院」的機構(另一所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曾昭燏擔任院長,她吃住在館裡,克儉奉公,連一隻信封都不曾佔過公家便宜。自她以後,南京博物院有條不成文的院規:本院做考古工作者,絕對不準私人收藏古董。

她編寫的《南唐二陵發掘報告》及《沂南古畫像石墓的發掘報告》,至今仍是南京博物院存檔的最重要的學術著作。

終身未嫁的她們,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然而,令曾昭燏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壓垮她的,是她無法改變的家庭出身。五十年代,官修《中國近代史》出版,曾國藩被蓋棺論定為「漢奸劊子手」。

曾昭燏怎麼想也想不通,她對好友賀昌群教授說:說曾國藩是鎮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我們認了,但是說曾家是漢奸,這無論如何無法令人接受——曾家自曾國藩以下數百口人,在民族大義面前,沒有過絲毫猶豫!

強大的政治壓力讓曾昭燏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1964年一個隆冬,她登山南京東郊靈谷塔,縱身躍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表哥,遠在廣州的陳寅恪先生寫下詩句:靈谷煩冤應夜哭,天陰雨濕隔天涯。

吳貽芳、楊蔭榆、林巧稚、

呂碧城、曾寶蓀、曾昭燏……

婚姻對於女性,並不是必需品,

執著的信仰才是她們一生的追求!

她們用青春和奮鬥

鑄就那個大師雲集的年代,

把一生奉獻給了人類的進步和文明,

她們才是歲月帶不走的女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生活色彩 的精彩文章:

工筆花卉植物圖譜,太實用了 收藏!
這些老字號牌匾,是誰寫的?

TAG:藝術生活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