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1940,日軍在山西每隔兩公里修一個碉堡

抗戰1940,日軍在山西每隔兩公里修一個碉堡

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兵力有限,武器簡陋,沒有接濟,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前線均處在與日軍、偽軍或國民黨軍敵對的境遇里。

因此,共產黨方面完全可以預料主動發動大規模攻擊的艱難程度,儘管值此抗戰歷史重要的「一剎那」,必須發動這樣一場苦戰。

這場艱苦的大戰,便是「百團大戰」。

一開始並沒有「百團大戰」之稱,作戰計劃的名稱叫「正太路破襲戰」。

之所以把作戰目標確定在交通線上,八路軍的將領們基於這樣一個思考:日軍在中國的佔領區域廣闊,從內蒙古的大青山到廣西欽州達千多公里,從東海海岸到湖北宜昌也有一千多公里,為了維護所有的佔領區,日軍必須依賴交通線的安全和暢通。

在華北敵後,八路軍與日軍的作戰,主要圍繞著交通線爭奪;即使在正面戰場,日軍發起的大規模戰役,也都與打通交通線或佔領交通線上的要地有關。日軍的機械化程度越高,對交通線的依賴就越大,只有保住交通線,日軍才能有效地統轄佔領區。

在華北,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實施封鎖和壓縮的主要手段,便是利用鐵路或公路交通線編織連接成網狀的封鎖線。在八路軍總部的作戰地圖上,華北地區幾乎所有的鐵路或公路兩側,都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日軍修築的碉堡和據點,簡單數一下,僅冀中地區日軍沿交通線修築的碉堡和據點就有五百多個,幾乎每十公里就有一個。

山西境內更為密集,僅沿白晉路日軍就修築了八十多個碉堡和據點,平均每兩公里就有一個。

舉著油燈在作戰地圖前苦苦思索的八路軍將領們,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作戰思路:如果向日軍佔領區內的主要交通線全線出擊,既可以摧毀日軍佔領的基礎,使其機械化裝備癱瘓,還可以就此打通抗日根據地之間的交通聯絡,打破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切割和封鎖。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鵬說書 的精彩文章:

抗戰棗宜會戰後,日本為何認為解決中國問題的時機已經到來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唯一的全面攻勢作戰是哪次

TAG:大鵬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