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兩大主糧之爭:【小麥、水稻】的比較

世界兩大主糧之爭:【小麥、水稻】的比較

小麥和水稻,世界兩大主糧之爭由來已久。

日本進行過認真研究,二戰期間日本曾按營養科學家建議,增加國民的麵包食用佔比,希望能提高國民身高。後來經過多組兒童青少年對照,發現兩組食用者身高並無差異。

但有另外收穫:軍隊增加麵包後,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明顯減少了, 後來化驗證實麵包中維生素B1成分的確比大米高。世界兩大主糧之爭:【小麥、水稻】的比較

《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顯示,大米平均蛋白質含量約為7.3%,小麥麵粉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1%。在最重要的食用指標--蛋白質方面,麵粉含量雖然比大米高,但生物利用質量比大米低一點。大米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如果同時考慮蛋白質的數量和利用率兩個因素,大米和麵粉幾乎打了平手。

麵粉的膳食纖維、維B族、維E、鈣、磷、鉀、鎂、鐵、硒等營養素含量要高一些,其中,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鈣的含量是大米的兩倍多。但在鋅、銅含量上,大米高一些。世界兩大主糧之爭:【小麥、水稻】的比較

所以,直接食用來看,兩者的主要食用指標價值上,差異不大,說不上誰比誰有明顯優勢。

但作為主食的加工使用方法上,麵粉比大米有個優勢在於:【麵粉大都發酵後食用】。

不要小看發酵這個過程,

1、發酵過程可以產生極其豐富的維生素B族、酵母蛋白及氨基酸,

尤其是酵母讓麵粉增加了很多動物性食物才有的維B族、動物性食物的氨基酸,這讓麵粉蛋白的生物價較低的劣勢得到逆轉。

這在動物性食物攝入不足時,顯得尤其珍貴。

2、麵粉發酵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酵母分解了麵粉中的【植酸】,讓糧食中豐富的磷不再被植酸螯合,讓人體骨骼對磷的吸收利用成倍的提高,有利於青少年的發育和長高。

發酵,對改良和提高麵粉的食用價值有重要影響。

現在中國轉基因玉米有個專利,就是玉米基因植入植酸酶的技術,效果類似酵母分解植酸的過程。這使得玉米做飼料時,畜禽能提高50%-80%的磷吸收率,極大減少了飼料磷鈣的飼餵成本,減少了養殖污水磷的排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廣角 的精彩文章: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淺說德國風土

TAG:地理廣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