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國滅亡之前,有一人可力挽狂瀾,可惜劉禪沒有重視!

蜀國滅亡之前,有一人可力挽狂瀾,可惜劉禪沒有重視!

蜀國滅亡之前,有一人可力挽狂瀾,可惜劉禪沒有重視!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扶不上牆的阿斗「,這句俗語說的就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後主劉禪。劉禪非常懦弱這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但是近來有很多的學者為了迎合一些人或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開始為後主劉禪翻案。他們說劉禪樂不思蜀是為了保全蜀國是大智若愚的表現,還有一些人說流產是被逼無奈才放權於諸葛亮的。

但是不論這些學者怎麼為劉禪翻案,蜀漢政權在劉禪手裡滅亡是不爭的事實。劉備去世的時候劉禪僅有16歲,他的父親早年創業的艱辛他沒有能夠參加,所以也不知先人創業的艱難。劉禪一生下來便享盡榮華富貴,享受著先人拿命打下來的江山。所以劉禪養成了貪圖安逸和享樂的性格。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管著蜀漢政權的大小事務,所以劉禪沒有什麼機會操控國事,而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政權的大小事宜由蔣琬來做。一直到蔣琬去世,已經40多歲的劉禪才親政。但這是劉禪已經做了20多年的傀儡皇帝了,早就沒有處理政事的能力了。40多歲的劉禪開始聽信宦官,蜀漢政權在他手上變得岌岌可危。

這時司馬氏攻打蜀國,蜀漢政權已經危在旦夕,蜀國隨時有滅亡的可能。但是如果蜀國舉全國之力,拼盡全力與司馬氏對抗還有獲得生機的可能。但由於劉禪聽信譙周的讒言,所以想以自己手上的籌碼換一個王噹噹來苟且偷安。

雖然劉禪不太清楚當前的形勢,但是蜀國朝中還是有人分的清形式的,這個人就是劉禪的兒子劉諶。劉諶勸自己的父親不要輕易投降,要堅守下去尋找援軍。但根據劉禪苟且偷安的性格他哪裡聽得進自己兒子的勸告呢。劉諶見父親要賣國求安心裡非常悲憤,他回到家中將自己的一家老小全部殺死,然後來到昭帝廟痛哭流泣,祭拜先祖,隨後便拔劍自刎。

其實當時蜀漢政權的根基還在,如果劉諶學習唐太宗逼宮自己奪得政權,那麼憑藉劉諶的剛直不屈的精神,一定會等到援軍,那麼就可以力挽狂瀾的拯救蜀國,可惜劉禪並沒有聽從自己兒子的意見,蜀國就此滅亡。

大家對於劉禪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星空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為何對著「克服中原」大旗落淚?
曹操殺華佗只是因為多疑?現在看其實是聰明!

TAG:文史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