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北上廣深領跑 我國人工智慧落地還缺這一劑猛葯

北上廣深領跑 我國人工智慧落地還缺這一劑猛葯

如果你還不知道「人工智慧」,那麼可能真的要「落伍」了。目前,「人工智慧」這個辭彙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中出現的次數愈發頻繁,無路是生產環節、商務活動、經營管理或是日常生活,都逐漸出現了人工智慧的「身影」。不僅如此,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對於各行業的影響力也在持續增強。

北上廣深領跑 我國人工智慧落地還缺這一劑猛葯

2019年,人工智慧第三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推動著人工智慧產業走向更高台階。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就在國家扶持政策的支撐下,不斷加速前行,引起了眾多科技企業以及資本市場的追捧。如今,全國大多數省份的人工智慧專項政策都已經出台,產業落地由此迎來了重要契機。

人工智慧加速落地

智能影像診斷輔助系統、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語音助手、人臉識別安檢……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開始貼上人工智慧標籤,並日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已經和人工智慧產生了聯繫,只是還沒有發覺而已。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工智慧在現實世界的持續滲透。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是未來科技發展的競爭焦點,各國無不將其視為戰略重心,紛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本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落地。對於我國而言,由於在數據資源、市場規模等方面存在巨大優勢,人工智慧成為了在科技等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為此,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促進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產業落地的緊迫性。

在國家層面,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相關意見、通知,要求2019年加快人工智慧項目的部署與實施,強化人才培養力度,並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在地方層面,各省市相繼出台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努力推動人工智慧產業園區建設。業內專家表示,雖然相對於歐美國家,我國人工智慧發展較晚,但是在進度上非常快,已經成長為全球主要的人工智慧大國之一,產業落地形勢更是十分積極。

北上廣深領跑全國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以來,我國經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東部、沿海各省市在此過程中率先崛起,成為引領我國各領域發展的排頭兵。其中,北上廣深以及杭州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在人工智慧產業落地方面居於前列。

這些城市之所以能夠佔據人工智慧發展優勢,一是擁有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等產業聚集區的深厚支撐;二是在金融、科技、醫療、交通等關鍵產業領域具備強勁實力;三是彙集多方面人才,教育資源豐富;四是政策環境較好,政府支持力度大。

目前,這些領跑城市基本都出現了涉及人工智慧發展的骨幹企業,並且在產業鏈布局上正日漸完善。除此之外,北上廣深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和高端製造業領域也佔據較大發展優勢。因此,綜合來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落地將呈現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為核心,其他新一線城市、重要二線城市為支點的發展格局。

人才困局亟待破解

雖然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持續提速,產業落地日益加快,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商業化形勢越發積極,但是也應該清醒認識到,在基礎理論研究、法律法規完善、複合型人才培養、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還有很多障礙仍待突破。其中,破解人才困局更是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歐美、日本等發展國家在經濟、科技領域都保持領先地位,因此在人才資源上、特別是高端人才方面,也佔據很大優勢。我國雖在人口規模上居於首位,然而受制於歷史「欠賬」,高端人才數量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當然,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於科技創新、教育發展和人才培訓的愈發重視,人才短缺形勢已經有所好轉。現在,我國面臨著加速推進人工智慧產業落地的關鍵時期,還需下一劑猛葯,多方面運用政策、資金等資源,來挖掘人工智慧人才增長潛力,培育相關複合型人才與創新型人才,為國家未來發展奠定更加夯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看天吃飯不如求助機器人
機器人造機器人?這可不是愚人節的玩笑!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