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整理一份心肺復甦的簡單方法,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在科普之前,小樂想陳述一下之前做過的一個簡單調研:假如遇到有人突然倒地、呼之不應,或者在家時,家人突然疾病複發、昏迷,這時,你該怎麼辦?

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或者觀察環境,求助周圍的人撥打電話。也有部分人知道可以進行心肺復甦,但是知道具體方法的人卻寥寥無幾。

殊不知,我們在等待或者猶豫的過程中就是在耽誤搶救時間:

心臟驟停後4分鐘內是施救的黃金時間,

1分鐘內開始搶救的,成功率可高達90%;

4分鐘之內開始搶救,存活率約50%;

在6分鐘內,成功率下降10%,

超過10分鐘,患者存活率幾乎為0。

其實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心肺復甦術並不算很難,掌握幾個關鍵步驟,我們都有可能救人一命,挽救一個家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態

關鍵詞:意識、呼吸、心跳

大家要注意,不同的年齡段患者,發生心跳驟停的原因不盡相同,小兒防意外,青少年防疾病,中壯年防勞累,老年人防慢病。

因為中、壯年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大等原因應該謹防心臟病和過勞死,而老年人出現心跳驟停多是因為慢性疾病沒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對老年人應該防控慢性病。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在確保周圍環境安全的前提下,預先識別倒地患者是否發生心跳驟停的關鍵點主要是「三停」,即意識停止、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突發的意識喪失,患者大多表現為突然無原因的跌倒並且無論怎麼叫都沒有反應;接下來便是沒有循環(心跳)的徵象,例如講話、發聲、肢體活動以及脈搏消失等;

最後病人可能會出現呼吸異常,呼吸停止或出現瀕死嘆氣樣呼吸,也就是長時間間隔的用力抽泣樣呼吸。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常用判斷方法

一手食指與中指併攏伸直,其餘手指彎曲,置於患者氣管正中部(相當於喉結的位置),旁開兩指的凹陷處,判斷時間6—10s,用指腹感受是否有搏動。

通常,我們發現一個人突然跌倒或沒有反應,我們便會用力拍打他或他的雙肩,大聲詢問「你怎麼啦?」如果患者還是沒有反應,且呼吸停止(胸廓沒有起伏)或異常超過5秒鐘,我們就可以認定為心跳驟停,就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開始進行心肺復甦。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救治心跳驟停,進行胸外按壓

關鍵詞:位置、姿勢、按壓

胸外按壓心肺復甦(CPR)

?位置:患者胸骨下半部,即兩乳頭連線中點;

?姿勢:用左手掌跟緊貼患者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伸直;

?按壓:用上身力量連續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為胸骨下陷5~6 cm,按壓後保證胸骨完全回彈,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

?比例: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人工呼吸非必須,未經訓練的非專業救援者可僅進行單純胸外按壓式心肺復甦,同樣有效。

以下視頻為2016年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獲獎作品,大家可以自行查看學習。

(心肺復甦方法,僅供參考)

我們在施救的同時也要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大約每2分鐘重新評估病人是否恢復意識和呼吸。

按壓有效時每次按壓後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後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後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不過,做心肺復甦也是需要一定的風險的。之前,一位大學生在車站為意識喪失的老人做心肺復甦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儘管老人救治成功了,但因為動作不規範仍然引發了爭議。

其實心肺復甦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操作,就是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100%。換個角度來講,我們對於心肺復甦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只要敢於出手,無論規範與否,都不應該給予指責,而應該給予寬容和肯定,只要敢於出手,都應該點贊。

掌握「心肺復甦術」拯救家庭

時間就是生命!猝死發生後,

留給生命的時間只有4分鐘,

我們如何利用這寶貴的4分鐘?

答案只有一個:

學習心肺復甦的基本技能,

及時拯救親人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Kety 創立了腦血流測定方法
無癥狀心梗----隱形殺手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