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利用光線和閃光燈拍攝照片,就是大師的操作

學會利用光線和閃光燈拍攝照片,就是大師的操作

各位好,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攝影技巧的時候了,是不是非常期待呢?

本期要給大家講的是日常攝影中,如何熟練利用光線變化的規律,拍出好作品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穿過雲層的太陽光線

攝影要正確的掌握曝光,正確曝光就要掌握光線的變化規律。 攝影的光源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兩大類。自然光主要是指日光,根據日光照射的特點又可分為直射光,投射光和反射光。直射光是太陽直接投射過來的光線,投射光是陰天或多雲天或陽光陰影下的投射光線,反射光是指光線照到某一物體反射回來的光線。

由於地理緯度不同、海拔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以及室內外亮度不同,光照的亮度也不同。一般來說,南緯度低,光照強,北方緯度高,光照弱,緯度每差10° 度左右,光圈應差半級到一級。

海拔越高的地方,氣越潔凈,太陽光線被吸收的越少,光照度越強, 到高攝影,所需曝光量要少。一般來說,拔 1 000 米處,應縮 1/4 級光圈。拔 2000 米處,應縮小 1/3 級光圈。 季節的同,對光線影響也很大,夏季光線最強,冬季光線最弱,春、秋介於兩者之間。夏季光線比春秋約強 1 —2 倍,比冬季約強 3—4 倍。如夏季用 1 /250秒的速度拍攝,春秋季用 1 /125秒,冬季只有 1 /60秒。

高山攝影人

2時間的不同,光線變化也很大,中午光線強,早、晚光線變化最大。天中陽光最強和最弱的差別,夏季約差 5 級光圈,春秋冬季的約差 4 級光圈。

天氣變化,對光線影響最大,一般分為四類,晴朗天氣,強烈日光,光照最大;薄雲遮,物體投影明顯,光照次之;多雲蔽天,物體元投影, 光照次之;濃雲密布,景物陰暗,光照最差。上述四類,每類曝光各相差 一倍。如晴天 1 /200 秒,薄雲天則用 1 /100 秒,多雲天 1 /60,陰雨天用 1/30秒。

此外被攝物體的反光程度不同,也影響曝光速度。如色物體反光強,

深色物體反光弱,光潔平滑物體反光強,表粗暗物體反光弱,江河湖反

光強,樹草地反光弱,遠處景物反光強,近處景物反光弱。在這些同亮

度情況下,曝光往要差一級三四級光圈。

室內攝影

室外直射光與室內散射光差別也很大。室內自然光是由門窗射入,因此

距離門窗遠近,亮度差別很大,室內牆壁反光程度也有很影響。一般來說,

光源與被攝物體距離增加一倍,感光要增加4倍。

人造光主要是燈光,室內攝影一般要使用燈光,燈光有閃光燈、鎢絲燈、 碘鎢燈、溴鎢等。要根據拍攝需要,設置人造光源。有的單燈攝影,雙燈 攝影、三燈攝影等。使用最多的是閃光燈。

常見閃光燈

無論閃光燈泡或是電子閃光都有規定的感光指數。各類中小型電子閃光 燈的產品說明書上都印有曝光指數, GN24 或 GN32 等。GN曝光指數是由感 光片的感光度(通常以 ASAI 00 作為標準),閃光燈的照射距離和光圈的 F 值大小而定的。例如有的電子閃光燈標著 GN32,就是說使用 ASA100 的感光 片,在光圈Fl 的情況下,拍攝距離32米處的景物,能得到準確的曝光。相 反,如果用 F32 光圈拍照時,被攝體就應放在 1 米處。曝光指數的計算公式 如下:

曝光指數=光圈× 閃光燈照射距離

這可以把曝光指數看成是一個固定值,當光圈放大或縮小時,攝影距

離(亦即閃光燈照射距離)就要隨之作相應的調整;反過來,當攝影距離改

變時,光圈也必須作相應的調整。這樣,可以得出下計算公式:

光圈=曝光指數÷ 距離

距離=曝光指數÷ 光圈

例如,閃光燈指數為 GN24,已知拍攝距離為 3 米,根據公式可以計算出

光圈=24÷ 3=F8。但必須注意,國外有些產品的指數是以英尺來計算距離 的,就應該換算成英尺作為計算標準,才不會導致錯誤。

閃光燈儀錶

電子閃光燈的燈罩背後或者燈柄上一般都刻有光圈 F 係數表,根據閃光 燈和被攝體的距離,可很容易地查出應該使用的光圈係數。這種感光表一般都按 ASAI 00 的感光片制定的,如果改用較快或較慢的感光片時,必須相應縮小或開大光圈。

好的,本期關於光線與閃光燈的作品就到此結束了,有問題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給我,感謝大家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匆匆攝影 的精彩文章:

風光攝影技巧:廣闊的大草原該怎麼拍攝?

TAG:匆匆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