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是什麼導致了中國影院行業的指數級增長?

是什麼導致了中國影院行業的指數級增長?

受2008年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全球影院行業的名義年複合增長率為4.8%(2005-16)。亞太地區的影院行業表現優於世界不同地區的各個行業,超過北美,並在全球名列前茅。這主要是由中國電影院行業,看到一個指數級增長在過去的十年里,增長了35%的複合年增長率(2005 - 16)達到68.8億美元(整體亞太地區獲得149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電影產業在2012年北美超過日本。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的電影院行業經歷了蓬勃發展。因此,有關的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異常的增長?(增長率至少是其他國家的兩倍)。

中國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6%(2008年至2016年),而全球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5%,亞太地區為3%。這導致了中國中產階級的迅速壯大,中產階級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電影觀眾群體。此外,電影院行業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消費能力和個人可支配收入。電影院產業緩慢而穩定地成為中國戶外大眾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與娛樂產業(主題公園、現場表演、體育、音樂節等)的整體增長是一致的。儘管電影平均票價從2006年的3.48美元上漲到2016年的5.36美元,漲幅超過54%,但在過去10年里,這一數字還是增加了觀影人數。

儘管如此,由於向三線和四線城市的轉移,中國電影票價的平均增長停滯不前,自2013-16年以來略有下降。這是由於這些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低和富裕造成的。由於2013年至2016年期間影院遊客呈指數增長,票房下降的影響在整體收入增長中並不明顯。相反,2016年下半年,由於電影產量下降,遊客增長率有所下降。

這種需求的增長推動了該行業的發展,中國增加了更多的屏幕。因此,截至2016年12月,中國(40917家影院)超過了美國(40759家影院)。

然而,儘管中國的屏幕數量大幅增長,但在每百萬美國人擁有的屏幕數量上,中國仍然落後。此外,根據倫敦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中國每百萬人只有23塊屏幕,而美國每百萬人只有1.25塊。因此,隨著對該行業的持續投資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長,預計這些屏幕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增長,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

中國[SMI控股集團有限公司(SMI)]和美國[Regal Entertainment Group (Regal)和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 Inc. (AMC)]幾家領先影院運營商的業績,如下圖所示。

屏幕的數量仍然幾乎不變的君威,雖然有持續增加重度自2014年起,該公司增加了在所有主要城市(包括層3層4)。有一個很大的屏幕數量上升AMC 2016年由於收購機構Carmike影院公司和劇場和UCI電影院Holdings Inc .)(約。將屏幕數量增加一倍)。

自2013年至2016年,SMI每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有所下降,這是由於同一時期每部電影的票房收入下降,同時也因為三線和四線城市新影院的平均票價實現下降。Regal的價值在分析期間與每個屏幕的招生收入保持一致(幾乎保持不變的屏幕)。2016年,AMC每部電影的收入由於去年第四季度的收購而大幅下降。這使得Carmike和Odeon僅在一個季度實現了營收,而在截至2016年的財年裡,屏幕數量總體上出現了增長。

在分析期間,SMI的每屏EBITDA有所改善,主要是由於每屏現金運營費用下降,這主要是由於電影租賃和廣告費用下降。Regal的每屏EBITDA基本上與收入保持範圍一致,而AMC的每屏EBITDA則隨著每屏收入的下降而急劇下降。

在投資方面,自2014年以來,SMI在中國各大城市(包括三線和四線城市)的每屏資本支出大幅增長,為其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屏幕擴張提供了資金,AMC則在2016年為其收購提供了資金。

中國電影發行和展覽行業的指數增長,得益於政府對外國電影政策的放開,以及國內電影製作數量的增加。傳統上,中國電影市場對外國電影在中國的放映非常嚴格。此外,所有外國電影在中國都是被禁止的,這在1994年得到了放鬆,當時有10部外國電影以收入分成模式發行,其中13%的票房收入匯給了外國電影製片人。在2001年,這一數字增加到20,然後是34(2012),而與外國電影製片人的收入分成增加到25%(2012)。因此,放寬規定[外國電影的數量目前上映是34,收入份額增加了25%(儘管仍低於50%在歐洲市場)),有大量外國電影帶來了更高的票房收入(相對於國內電影)。

此外,為了利用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增長,一些外國製片人和投資者開始為電影的製作注入資金。這是與中國電影公司合作完成的,這增加了在中國製作的電影數量,並促進了該行業的增長。同樣,這樣的安排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中國和外國投資者或生產者因為這使得全球電影進入中國(共同製作的電影被認為是「中國製造」的國內電影和享受類似的地位(如更好的收入分享比例,更好的分配,等等)),同時也讓中國電影進入全球市場。2014年,聯合製作的電影在銀幕上只佔6%,但它們的收入貢獻卻超過了總票房的50%。

類似地,近年來電影製作的其他資金來源也出現了,比如允許製作小成本電影的眾籌。這使得普通公民可以對即將到來的項目進行小額投資。2014年4月,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籌集了1180萬美元用於電影投資。這為電影行業的小成本電影提供了動力。此外,2015年,中國有100多個眾籌平台。

另一方面,與全球電影業一樣,中國電影業面臨著來自在線電影流媒體平台的新挑戰和競爭。此外,根據中國流媒體巨頭愛奇藝(2016)的採訪,中國發行了2500部網路電影,從2014年的450部增加到2015年的700部。雖然這些媒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但仍處於起步階段,這些渠道的長期影響在影院行業還有待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一家悶聲發大財的小貸公司:餘額常年不到100億,利潤卻動輒十幾億!
叮咚生活靠譜嗎?安全嗎?下載叮咚生活APP沒錢也能還清信用卡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