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告訴「她」,這些乳腺癌伴隨疾病也要管起來!

告訴「她」,這些乳腺癌伴隨疾病也要管起來!

乳腺癌可謂是「謀殺」我國女性健康的第一元兇,在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中位居首位,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身心傷害。

隨著醫療的發展,目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在逐年提高。數據顯示,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91.8%。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多發的乳腺癌伴隨疾病並沒有引起病患們的足夠重視。

「在生命得以保全的餘慶里,左乳切除後留下的刀疤顯得異常刺眼。」一位網名為Elisa的乳腺癌患者曾這樣描述罹患乳腺癌後的感受。

與癌症治療相比,調節情緒、走出病後抑鬱也許是一段更坎坷的康復之路。

統計數據顯示,六成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有伴隨疾病,約四成患者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伴隨疾病。

乳腺癌伴隨疾病應獲得更多關注。

近日發布的《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指南》),詳細介紹了乳腺癌伴隨疾病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管理的若干辦法。

《指南》表示,我國半數以上乳腺癌患者發病時已進入絕經期,伴隨著絕經期後激素水平的大幅下降,血脂異常的發生率顯著提升,骨量丟失加劇。

因此,除了普遍存在的抑鬱焦慮外,心血管疾病和骨密度下降導致的多種骨質問題也是常見的乳腺癌伴隨疾病。這些伴隨疾病高發且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會轉化為疾病複發,帶來死亡風險。

《指南》建議,伴隨有心血管疾病的乳腺癌患者要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果蔬攝入、適當加強鍛煉,每周至少堅持150分鐘的有氧運動,體質指數控制在20~24為宜。絕經患者每周至少進行兩次肌肉張力鍛煉。

對於已經出現血脂異常的患者則要給予適當的治療措施,可以採用他汀類降脂藥物配合適當的內分泌治療藥物,用藥4~8周後,還要進行血脂複查,若效果不明顯,應重新找專家制定干預方案,並同時進行療效和依從性檢測。

伴隨有骨丟失和骨質疏鬆的病患要多開展中強度戶外運動,多曬太陽,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要堅持每年進行BMD檢測,對骨折風險進行評估。

藥物治療方面,高危患者可以選擇對骨安全影響較小的甾體類AI藥物,並適當提高BMD檢測頻率,每半年檢測一次尤佳。

許多乳房切除患者,面臨身體形象的變化都會或多或少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在治療過程中,醫生要密切關注病患的心理狀態,患者本身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發現情緒異常要及時尋求外界幫助。

《指南》建議,患者應多參加支持性團體,嘗試放鬆療法,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獲得社會認同對走出抑鬱情緒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除了以上常見的乳腺癌伴隨疾病外,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還常常會產生多種不良反應。

例如,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還有可能會遇到子宮內膜增厚和老年性陰道炎的困擾。

此外,肌肉骨骼疼痛和藥物性肝損傷也很常見。

若患者出現以上不良反應,應在醫生的安排下進行定期隨訪和檢查。

同時,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注意心情調節。

乳腺癌伴隨疾病對患者的危害不容小覷,要加強對伴隨疾病的長期隨訪,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醫惠葯 的精彩文章:

晚報:博路定獲批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
有戲?新發現5個風險基因,這項研究或催生阿爾茨海默症新療法!

TAG:雲醫惠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