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甘嶺戰役到底該怎麼打?林彪只說了一個字

上甘嶺戰役到底該怎麼打?林彪只說了一個字

王近山是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倚重的戰將。他在戰爭年代7次負傷,其中4次重傷。王近山的「燒鋪草」精神全軍聞名,毛澤東曾稱讚:「這個』王瘋子『,瘋得有水平呢。」

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三兵團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指揮15軍和12軍進行了上甘嶺戰役。戰前,他向林彪討教上甘嶺戰役如何打,林彪只說了一個字:「熬」。

上甘嶺戰役到底該怎麼打?林彪只說了一個字

王近山要求部隊不急不躁,依託坑道堅守,集中炮火消滅表面陣地的敵人,量敵用兵,堅守坑道與反擊配合,大小反擊結合,以小兵群靈活作戰為主,同時組織了強大的後勤保障,贏得了關鍵性行勝利。王近山兩次獲朝鮮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於「上甘嶺戰役」了,現在世界上有名望的權威軍事院校沒有一家不把它做為戰例寫進教材的,這場戰役慘烈空前。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事實和保密了半個世紀數字。

上甘嶺戰役原本雙方都以為是一場小規模的攻防戰,中方為守方,美方為攻方。誰知結果演變成了一場人肉大戰,歷時43天,雙方傷亡40600人!

上甘嶺戰役到底該怎麼打?林彪只說了一個字

策劃這次進攻行動的是第三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具體執行的是美第八集團軍范佛里特。他們把這次行動命名為「攤牌行動」,計劃傷亡人數為250人。

美軍轟炸機瞄準鏡下的我志願軍上甘嶺陣地

為什麼雙方都把戰役規模看得那麼小?因為上甘嶺雖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地型特別狹小,只有597.9和537.7兩個高地,守方最多只能夠放兩個連在上面。因此,美方計劃的傷亡人數200多人也就合情合理。這在朝鮮戰爭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雙方都在戰前犯了不小的錯誤!因為在戰役開始前幾天雙方都有投敵的叛徒,向對方泄露了軍事情報。可惜的是兩方的指揮官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不然乃至整個朝鮮戰爭的局面也許就因此而改變。

這次戰役前,志願軍方面的投敵者有數十人,為首者是38軍340團的突擊隊幹部谷中蛟,他向敵方透露「上甘嶺」已由新來的全部蘇式裝備的第15軍44師換防的消息范佛里特根本不相信,還是認為是被打殘了的38軍114師部隊。

敵方的叛逃者是韓二師的上尉參謀李結球,他報告了美方將大舉進攻上甘嶺五聖山的機密,可是情報被忽略了!以至於戰役一開始美方不了解中國人的防務態勢,而中方不能夠判斷美國人將從哪裡進攻!在世界戰爭史上鬧出了天大的笑話。結果,這場戰役完全打成了雙方為了爭「臉面」為了爭「一口氣」而演變的「絞肉機」式血腥戰場。

且看赫爾辛基軍事學院披露的資料:開戰的第一天,即1952年10月14日這天,美方投入了7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200架次飛機,投航空炸彈600枚,發射炮彈30萬發。

中方應戰的是15軍的兩個連另加一個排,打掉子彈40餘萬發,近萬枚手雷,打壞了10挺機關槍,62支衝鋒槍,90支步槍,損壞武器佔兩個連隊的80%以上。537.7高地失守。

這一天中國軍隊死傷550人,攻方傷亡1900人。

上甘嶺註定是屍山血海的地方,反覆拉鋸式的爭奪,因為雙方都打紅了眼!

有一個錯誤的理解是,人們一直認為「上甘嶺戰役」是15軍(軍長秦基偉)打的,但是,事實上還有12軍,12軍由副軍長李德生親自帶領31師參加了戰鬥。接替15軍打了戰役的後半段,這兩支部隊同屬於第三兵團,兵團司令員是王近山。王近山本人最後也親自上了高地。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結束。在這次驚天動地的大血戰中,在只能夠放兩個連的高地上,中國軍隊先後投入了兩個精銳野戰軍的9個團,另加2000新兵,11個炮兵營,一個火箭炮營。共4萬三千多人,共產黨方面一共打炮彈45萬發。(赫爾辛基軍事學院披露的資料,下同)。

聯合國軍方面投入步兵10個團零二個營,空降兵一個團,另有一個編練師,四個新兵聯隊,共6萬2千人,消耗炮彈1千9百萬發,航彈五千枚。許多中國人不是被打死的,是被炮彈震死的。

整個戰役中國軍隊死亡人數是7100人,傷殘8500人;聯合國軍死亡11300人,傷13600人。傷亡比為1:1.6。

在一塊長僅2700米,寬1000米的狹小地域內,雙方10萬餘人拚命廝殺,43天時間裡共有4萬零600名士兵倒在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甘嶺戰役絞肉機」之戰!

克拉克說:「這是朝鮮戰場的凡爾登」;林彪說:「上甘嶺是肉磨子!」

中國軍隊的第15軍,後來被挑選改編為中國空降第一軍。

什麼叫做英雄?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可以叫做英雄。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紀錄;我們的火炮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四分之一,美軍總共發射了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航彈,我們只有40多萬發炮彈,而且幾乎全是後期才用上的:

數百萬發炮彈蹂躪著這兩個區區 3.7平方公里的小山頭,這兩個在范弗里特的作戰計劃里第一天就該拿下來的小山頭,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驗證了人類的勇敢精神。

戰役之後,美軍再沒有向我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了38度線上。這一戰奠定了朝鮮的南疆北界。

原本是二等部隊的十五軍四十五師,這一戰基本上打光,但是她從此昂首跨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主力的行列,因為她的戰績是——上甘嶺。

我們沒有足夠的大炮,甚至於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手雷,當時前沿陣地上的戰士們惟一希望的是多給配點手雷,因為這個東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彈威力大多了。可是,黃繼光手裡仍然只有一顆手雷,因為這個東西我們造不出來。美國人可以動用B-29去轟炸一輛自行車,而我們手裡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給敵人的坦克,用來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當年的美國隨軍記者貝文?亞歷山大寫道:「(中國)部隊進攻時,通常主要依靠輕兵器、機槍和手榴彈。只有對付最有利的目標時,才肯動用迫擊炮。」

對一個國家、民族落後的痛苦體味最深的,莫過於她的軍隊。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戰士——他們從不和自己的祖國講條件,沒有任何奢求,決不會因為沒有空中支援就放棄進攻,決不會埋怨炮兵火力不夠,決不會怪罪沒有足夠的給養,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就絕不放棄自己的陣地……他們甚至可以在長津湖零下20華氏度的氣溫里整夜潛伏,身上僅僅只有單衣;他們可以在烈火中一動不動;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隨時準備著拎起爆破筒和敵人同歸於盡……

上甘嶺,不僅是一兩個偉人的勝利,也不僅是幾十個將軍的勝利。當一個輝煌了兩千年的民族破落後重新找回自信的時候,這種力量是可怕的。偉人與將軍們所做的,只不過是合理地利用了這股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