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上一篇談到,南京方面派開國老將耿炳文戡亂,但出師不利。

進入建文元年(1399)九月之後,耿炳文出師不利的戰報傳至南京。建文帝聞此消息,悶悶不樂。齊泰、黃子澄二人只得在旁解勸,表示勝敗乃兵家常事,耿炳文已經年老昏聵,不能任事,必須派年富力強之輩接任才是。建文帝十分鬱悶,便問誰可替代耿炳文前往平亂,齊、黃交口稱讚曹國公李景隆深通兵法,有名將之才。於是建文帝聽從二人建議,以曹國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為征北大將軍,率領後備部隊,繼續北征。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景隆

李景隆何許人也?此人是當年出征北元的大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故此李景隆算是建文帝的遠房表兄。此人洪武十九年(1386)就以18歲的弱冠青年襲曹國公,後來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太子太傅,深受建文帝的信任。由於出身名將之家,故此建文帝也多次安排他前往湖廣等地訓練兵馬。李景隆本人也頗以將門之後自許,自以為兵法高妙,與眾不同,平時與齊泰、黃子澄等人互相稱引。此次耿炳文出師不利,齊、黃二人就想起了李景隆。李景隆也正苦於天下太平,沒有自已一展所長的機會,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當下欣然赴任。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朱允炆劇照

然而這正是建文帝年輕缺乏軍事經驗的表現。正如齊泰、黃子澄所言,勝敗乃兵家常事,耿炳文遇襲退卻,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畢竟明軍主力尚存,又有大量的預備部隊,只要派出李景隆支援,而不要褫奪耿炳文作為主帥的指揮權,至少還能跟朱棣周旋一下。而且耿炳文作為一名老將,一旦進入持久戰或者消耗戰,他的經驗和韌性才更容易得到發揮。須知希望儘可能速戰速決的反倒是朱棣一方,因為他們後方空虛,也沒有支持長時間作戰的糧餉,現在全靠一股銳氣打仗。建文一方卻急於求成,希望用優勢兵力一下子把朱棣壓垮,正給了對方以少勝多的機會。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電視劇中的朱允炆和朱棣

再說耿炳文,他的10萬人馬被圍困在真定城中,本來只需要嚴加防守,坐望援兵到來即可,誰知道等來的卻是建文臨陣換將的消息。現在他已經不再是全軍主帥,只剩下一個長興侯的爵位了。城中軍兵為此事也士氣低落,軍無鬥志。耿炳文見此情形,知道再守下去,還等不到援軍到來,城中就要軍心渙散,只好下令突圍退走。等到李景隆到了前線,真定已經城破,只好在德州駐紮下來,收編安置耿炳文的殘兵敗將,號稱統兵50萬,向河間府前進。

朱棣說: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朱允炆派來這個的少壯派都佔全了

明成祖朱棣

朱棣聽說建文帝革去耿炳文,而派來了李景隆,不禁叫著李景隆的小名「九江」仰天長笑道:「李九江不過是個紈絝子弟,根本不了解行兵打仗的事情,平時色厲內荏,怎麼能夠讓他來辦這種大事!把幾十萬軍隊的姓名託付到他的手裡,不過是讓當年紙上談兵的趙括復見於今日罷了!兵法中有五種必敗之勢。首先是國家不修德政,上下不能齊心協力;其次是軍隊都從南方調動而來,不適應北方氣候,給養物資不足;再就是不仔細勘察地形,為求速勝,身陷險地;主帥剛愎自用,卻對士卒沒有恩德,自己無智無勇;最後,部隊都是烏合之眾,其中不少是耿炳文率領的敗軍,即使是新開來的部隊,被敗軍低落的士氣感染,也全無剛赴戰場時的銳氣了,更關鍵的在於內部不團結,指揮系統混亂。這五種問題凡有其一者,就堪稱必敗,更何況李景隆把五種都占齊了呢!

下一篇談朱棣攻佔大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朱標一死,朱元璋的如意算盤都落了空,叔侄鬩牆已不可避免
胡惟庸案之後一片肅殺,藍玉竟沒有感覺,以至於惹朱元璋動了殺機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