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能只重視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同樣重要

不能只重視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同樣重要

一般糖尿病患者往往較重視「空腹血糖」,而忽視「餐後血糖」的監測。而實際情況是,從糖尿病前期(IGT糖耐量減低,IFG空腹血糖受損)到新診斷2型糖尿病,餐後血糖升高佔了很大比例。在新診斷多的2型糖尿病中,餐後血糖升高佔到了50%。

就血糖達標情況來看,我國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達標率低 ,以餐後血糖(PPG)

餐後血糖高,與血糖波動關係密切

餐後高血糖的危害又怎樣呢? 餐後血糖高與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密切相關,還與血糖波動相關。《中國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指出,餐後血糖升高和低血糖構成日內血糖波動,其中餐後高血糖是一天內血糖波動的最主要原因。

血糖波動與多種糖尿病慢性併發症風險密切相關,主要是餐後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傷,且早在「糖耐量減低」階段就已經啟動。

餐後高血糖是心血管死亡事件等的獨立風險因素,餐後血糖的升高,不僅會顯著增加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如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的發生風險,並與視網膜病變以及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密切相關。

因此,只關注「空腹血糖」而忽視「餐後血糖」,既不利於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也不能全面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實情況,更不利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防治。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認識「餐後高血糖」的重要性有助於早期干預,更好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的進展。

護好餐後血糖,四點很重要

餐後血糖不僅和藥物相關,同時與患者的飲食、運動和監測管理密切相關。

飲食應定時定量、可以實行分餐即少食多餐,食物種類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餐後適量運動和注意監測。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或在醫院諮詢、量身定製飲食方案。

每餐後堅持十幾、二十幾分鐘的散步,對已經出現了心腦血管、腎臟、眼底等併發症的患者也是安全的。

患者在剛剛調整治療方案或者更換食物種類後的幾天內盡量多測血糖。與空腹血糖不同的是,餐後血糖的監測需要在餐後2小時後進行,一般建議進餐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缺乏自我血糖管理經驗的新診斷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後血糖的監測更有助於血糖的達標。只有全天候地使血糖處於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才算是真正滿意的血糖控制,才能有效減少和延緩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本文來源於康複雜志微信公眾號 作者為龍華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楊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易胖體質的人怎樣減肥?
為什麼痘痘總是反覆發作?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