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旺運添福的大好時機!一定要抓住!
清明節
中國傳統節日
又到一年清明時,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其俗起於西周時期。它最初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書中曾寫道:「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就是說,到了這時,天氣清和明朗,草木開始萌茂。因此,民間早就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的說法。
清明體現的是春天到來,對於生氣到來的禮讚,同時對於過世的先靈,表示追思與紀念,以便喚醒人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注意孝養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保護地球、樂生向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正是道出了我們此一時節的心靈感受。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正如文人墨客描寫的清明時節天地物候一樣「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墓祭」之禮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的特色有三個:一是兼有節氣與節日兩種「身份」,二是以戶外活動(掃墓、踏青等)為主,三是兼有肅穆(或悲傷)(掃墓祭奠)與歡樂(踏青等遊玩)兩種情感氛圍。
清明節也是悼念亡人之節。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于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
清明回歸自然,復歸於朴而氣清景明
「祭掃」雖然是清明民俗的主流活動,但還有很多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價值的習俗,諸如踏青、蹴鞠、放風箏、盪鞦韆等,以及打馬球、插柳、折柳、拔河、鬥雞等民俗活動也很盛行。
清明節雖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但其主調卻是回歸自然,自由地展現生命的本然情趣,讓人們與大自然親近,與道教所主張的復歸於朴、自然無為的思想是一致的。而掃墓祭奠更是「慶生祭往」、「敬天法祖」的不忘根本,緬懷先烈親師,可謂活躍而不失節度,熱情而不失冷靜。可見,「清明」不僅是一種時令、節氣,或節俗或禮儀,更是一種天、人和諧一體的理想生存境界。
《太平經》中有「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見污辱也」。世界處於「清明」狀態,就會呈現出萬物生全、和諧安寧的局面,在人更是一種內在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想爾注》有「清靜能睹眾微,內自清明,不欲於俗」。也就是說,當人處於「清明」狀態時,可以真切感受到到自我生命與大自然之間的融合為一,而精神自我也被擢升到一個無限廣域的境界。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間,慶生祭往、敬天法祖、天清地明,實為合道而近自然。
《呂氏春秋·季春紀》載:「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生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太平經》更明確指出:「三月,盛德在九五,辰上及天之中,盛德時在外道巷,故萬物皆出,居外也」。清明時節,陽氣初始遍布大自然中,還未入及土地與生命萬物體內之中。因而,此時,「積聚亦於外」以汲取生命營養於自身,何樂而不為?
難得今日清明無雨,陽光溫熱,惠暢的春風撲面而來,吹得人通體舒泰。午間去山中走走,春色愈發深濃,宮觀紅牆外,滿目燦燦盛開的油菜花,坡上的櫻花開得熱鬧,風生水起的花香一直漾到你的鼻尖。山風漫過叢林,櫻花且開且落;桃花謝了,鳥兒在綠樹翠枝間啾鳴,山泉在石上歡唱。剎那間感悟:人活著是多麼美好的事啊。上蒼如此厚愛,讓我們擁有這片富足的山林。感恩的心情由此朗闊,一葉一葉在陽光下舒展。
清明節與道教
清明節,凝聚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和精神營養,寄寓著炎黃子孫美好而深沉的生命情愫,孳乳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家園。
在古人眼中,「清明」二字,意指天明地潔、氣象清朗之境。正是在這一充滿生機的時空境域中,中國先民們體驗到了自然造化之塑造與滋養生命的深邃力量,發出了深沉的生命吟詠。這其中,既有追念親人亡靈、招歸逝者遊魂的沉沉哀思,亦有登樓遠眺春光景、欲乘鶴飛天入仙境的美好憧憬;既有傷春懷抱、吹奏一曲離歌的苦澀愁緒,又有相將踏青去、陶陶盡醉綠野的恬愉歡欣。很明顯的,這是一種複雜、本真的生命情懷的詩意激蕩。
因而,節日的主調乃是回歸自然,自由地展現生命的本然情趣,是人們在與大自然的全面、深切而內在的關聯過程中,自發地生成出來的一種活潑而溫婉的生命和諧精神,其正如清明時「乍暖還輕冷」的天氣一般,活躍而不失節度,熱情而不失冷靜。
那麼,人們這樣一種本真而高潔的精神情趣,只是在清明節日里的曇花一現嗎?非也!事實上,這種精神或智慧更為集中、深刻而普遍的思想與文化表達,乃蘊涵於我們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道教之中。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道教對於清明節的文化賦型和精神塑造作用是極具本源性和創造性的。
壹
在道教視野中,「清明」不僅僅是一種時令、節氣,或節俗或禮儀,而更乃是一種天、人和諧一體的理想生存境界。有道書釋曰:「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見污辱也」,即當世界處於「清且明」的狀態時,則呈現出萬物生全、諧和安寧的局面。更且,「清明」於道教中亦為一種內在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想爾注》言,「清靜能睹眾微,內自清明,不欲於俗」,即當人處於「清明」狀態時,則可以真切感受到到自我生命與大自然之間的融合為一,而精神自我也被擢升到一個無限廣域的境界。古代的「清明節」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主題。
「時令」作為清明節衍生的核心前提因素,內涵著中國人固有的「天人合一」、「循時而動」的哲學和生命倫理思維。對此,道教作出了較早、較明確地說明。《呂氏春秋·季春紀》載:「是月也(清明節氣所處的三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生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道書《太平經》更明確指出:「三月,盛德在九五,辰上及天之中,盛德時在外道巷,故萬物皆出,居外也」。道教認為,三月清明時節,陽氣初始遍佈於大自然中,還未入及土地與生命萬物體內之中。因而,當此之時,芸芸眾生皆應「積聚亦於外」,以汲取生命營養於自身。
歷史表明,清明節流行的出遊、嬉春、掃墓的風俗,不僅蘊涵著傳統時令倫理的精神,而且與道教提倡回歸自然的生命倫理深刻地融合在了一起。如,唐蕭穎士《清明日南皮泛舟序》認為,清明時節人們到大自然中去,欣賞春天的美麗,享受生命的愉悅,謳歌天地造化的神奇,乃系發自於人之內在的「興情之極致」,「可以娛聖,澤表人和也」。
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云:
林下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我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這首詩中的青鳥、赤松、丹灶、仙桃等意象,皆取自道教,可以說完全是通過道教的藝術視界來描繪清明節的情景。而詩中所表達的,正是對青春、生命的極度留戀。
又如,宋代與著名高道白玉蟾交往甚深文人李處權,作《清明日席上呈諸友》:
佳節年年好,新春處處宜,
鶯花從自得,蒲柳頓先衰,
事過如驚夢,愁來劇亂絲,
神仙端可學,吾願問安期。
這幾句詩,雖然含有淡淡的愁緒,但亦很明顯地把清明節與道教的神仙信仰結合起來,表達出詩人追求生命永恆的情懷。
而宋代文人史浩,更是受啟於道教內丹生命哲學思想,力求把清明節的生命情感主題,內化為一種深植於人們心靈世界的精神。
他在《菩薩蠻·清明》一詞中吟詠道:
提壺漫欲尋芳去,桃紅柳綠年年事,
唯有列仙翁,清明本在躬,
何須從外討,皮裡陽秋好,
堪羨個中人,無時不是春。
「清明本在躬」,乃在於把清明節的精神訴求內化為自我心靈的內容,並進而普遍化為一種與道教生命倫理相一致的精神境界。
與此同時,清明節日體現出來的意境,亦深化了道人本身的生命體悟。如唐代高道施肩吾,即通過對清明節時令的感悟,充分表達了他對生命永恆的執著信念:
去歲清明霅溪口,
今朝寒食鏡湖西。
信知天地心不易,
還有子規依舊啼。
由上可見,歷史上清明節日里所內涵的精神主題,與道教的思想、情感、信義是非常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極為深刻地塑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生命倫理及精神氣質。
貳
清明節,是穿越時空的隧道,讓我們的精神得以與我們的先人在這個時節溝通會合,是一個今人與古人、生者與逝者、現在與過去進行對話的特殊時刻。在對先輩們的祭掃中,我們往往追今撫昔,動情不已。所以,清明節從古至今一直貫穿著一種感恩的情懷,它延續了人們對逝去親人的一種追憶與思念。這是中華民族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也是道教對於大道生化的參贊融合。
道教清明節的含意,就是「慶生祭往」。在道教視野中,「清明」不僅僅是一種時令、節氣,或節俗或禮儀,而更是一種天、人和諧一體的理想生存境界。有道書釋曰:「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見污辱也」,即當世界處於「清且明」的狀態時,則呈現出萬物生全、諧和安寧的局面。更且,「清明」於道教中亦為一種內在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想爾注》言,「清靜能睹眾微,內自清明,不欲於俗」,即當人處於「清明」狀態時,則可以真切感受到自我生命與大自然之間的融合為一,而精神自我也被擢升到一個無限廣域的境界。古代的「清明節」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主題。
清明節是道教的重要節日。道教奉行的教義之中,就包括祭祖宗、禮神明的內容。道祖老子認為,人們依「道」而行,就會有「子孫以祭祀不輟」(《道德經》第五十四章)的福報。子孫祭祀先人,緬懷先人的恩德,表示對先烈、對已經逝世的親人的深切懷念,對於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每逢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道教都要舉辦祭幽度亡的法會,以滿足善信追思、感恩親人的願望。屆時要在廟內為善信設置「青玄濟度壇」或「寒林壇」,安放亡魂的靈位。在壇中,高功法師們面對亡者靈位,舉行攝召、安靈、發城隍牒、救苦疏、施食、上表等法事。法會中高功法師們率善信祈求道教神靈太乙救苦天尊,發大慈悲,廣開濟度之門。高功法師們合神力於自身,用法力賑濟鬼魂,使其早生人天,永離豐都之苦。按照道教的觀點,使九玄七祖俱得超升,乃是對先人最大的孝敬。
清明燒紙,道教在清明節所燒的是印有「往生咒」的紙錢,超度先人,這也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叄
近世以來,清明節祭祖功能被強化和突出。而其間,道教的神學、儀式及生命倫理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
其一,道教為清明祭亡活動提供了儀式形態的支撐。
歷史來看,清明祭亡與古代上巳節的招魂續魄,寒食節的上墳祭掃有關(參見注釋一)。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發布的詔令提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寖以成俗」。不過,當時民間寒食日的「墓祭」形式,卻未能盡獲得當時官方與上層意識形態的完全肯定。
及至宋初,朝廷官方的清明祭儀逐漸採用道教的儀式。據載,宋紹興十三年,朝廷「初築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祖宗諸帝居中殿,元天大聖后與祖宗諸後居後。掌宮內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結燈樓,寒食設鞦韆……凡帝後忌辰,用道、釋作法事」。雖然唐代就有皇帝在宮廷內大行清明遊戲活動,但並未作為正式的「禮制」內容。而由此條記載看,「寒食設鞦韆」,並用「道、釋作法事」,似應成為了朝廷清明祭的重要內容。
道教儀式作為清明祭的主要載體,應始於明朝時期。據載,「洪武三年定製,京都祭泰厲,設壇玄武湖中,歲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設京省城隍神位於壇上,無祀鬼神等位於壇下之東西,羊三,豕三,飯米三石。王國祭國厲,府州祭郡厲,縣祭邑厲,皆設壇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師,里社則祭鄉厲。後定郡邑厲、鄉厲,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後來清朝官方亦承繼了此一傳統。因而,明清時期,道教城隍廟宇舉行的「三巡會」,遂成為了清明節正式、大型的祭祀儀禮活動。「三巡會」主要包括祭厲壇、城隍出巡等儀式活動。屆時,從京師到地方,皆有規模很大,熱鬧非常的祭祀、表演活動。
「三巡會」的主要宗教功能是「祭厲」。所謂「祭厲」,即專門祭祀、撫慰那些無後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此恰與許多地方、民間的古老的「招魂」、「野祭」習俗(事實上,在許多地區,古代上巳、寒食節的祭亡活動,並不局限於對祖先或死去親人的悼念,而是對所有亡靈,或特別對孤魂野鬼的安頓。)是正相契合的。
因此,「三巡會」可以說是道教對古代中國民間清明悼亡的一種儀式整合形態。在此影響下,後世許多地方的民間清明祭祀的儀式活動亦多與「三巡會」相伴而行,融為一體。如,河北《萬全縣誌》(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載,「(清明)是日,城鎮城隍為本年之初次出巡,各家皆祭掃祖塋,添土於各冢」。《甘肅新通志》(宣統元年刻本)載,「清明節前,通行拜墓禮,為春祭。舁城隍神於厲壇,郡縣官設饌致祭,士民共禮之」。
在當代,道教於清明節舉行的主要儀式活動是「清明普度黃籙法會」。該法會打醮三天三夜,為民眾提供清明祭祀祖先,以及祈福禳災的儀式需求。道教的黃籙齋儀主要是專為超度亡靈而起建的度亡道場。宋代高道白玉蟾的《海瓊白真人語錄》言:「(黃籙齋)濟生度死,下拔地獄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此一由道教儀式所支持的清明節習俗活動,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也日益深入、廣泛。其二,道教為清明節祭儀提供了神學、生命倫理的支撐。
歷史上,與清明節有關的許多種儀式及節俗活動,往往皆因不合儒家禮教而受到上層意識形態及正統倫理的批評。例如,民間清明時節的「墓祭」、「上墳」習俗,就被歷代許多儒家學者指摘為「俚俗之祭也,非禮」;「焚衣野祭之類,皆閭巷人之事也」。然而,道教圍繞「墓地」而展開的祭祀、法術活動,卻極為豐富。道教以為,「葬者,本先人之丘陵居處也,名為初置根種。」。在道教中,祭冢、省墳、墓厭等,實乃其信仰活動中的必然之義。
因而,與儒家反對祭祀「野鬼孤魂」的主張相反,道教則視其為「積陰德」之舉。如《真誥》卷十二載:漢河南尹周暢,「好行陰徳,功在不覺。曾作河南尹,遭大旱,收葬洛陽城旁客死骸骨萬餘人,為立義冢祭祀之,應時大雨豐收」。道教還賦予「墓祭」以更為神妙的想像,「至孝者,能感激鬼神,使百鳥山獸巡其墳埏也」。在道教的影響下,古代清明墓祭還被賦予了養生的內涵。明張萱《疑耀》卷五載:
清明日上墓必以烏飯。其法:先以青礬漬米,搗楓樹葉染之;……道家謂之青精幹石(飠迅)飯。楊羲與許逺游書故服(飠迅),不即此物。陶隱居《登真訣》亦云:太祖真人有此法。
這種清明製作「烏飯」、「青精飯」的習俗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流行的。如今,浙江、上海一帶仍流行有清明食「青糰」(實即「青精飯」一種)的風俗。
此外,民間的清明祭祀活動,實際上是包含了許多遊戲、娛樂活動的習俗方式。但古代官方儒家意識形態卻對清明祭祀活動加以規制——「不得作樂」。相反,道教卻賦予了民眾這些歡樂的活動與情緒以生命本真的價值和意義:「守善學,遊樂而盡者,為樂游鬼,法復不見愁苦」。
試看,清明時節當人們煮好青精飯、插上青柳枝,並為祖先的墳塋添上新土、載植好嘉樹;當人們走出家舍,沐浴在陽光下,盪起鞦韆,放飛風箏,並一同抬出城隍爺,踩著高蹺、舞著龍獅、戲弄著大小鬼神的時候,難道不是一種對真實生命的鮮活、美好的體驗嗎?難道他們不是呼吸到了自然氣息的芬芳,並因而使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聖潔了嗎?
清明節,如何旺運改運
清明是一年內24節氣的第五個節氣,今年的清明節是陽曆的4月4日,清明是春天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也是一年裡面對已故親人寄託哀思的最重要的時間。伴隨春天的到來,人們脫去沉重的棉衣,放飛心情,是舒展自己身體的最佳時間,也是開運、轉運的最佳時間。
因為春天是多動的季節,人們也應順應自然規律的變動而變動,藉助自然界的能量,催動自己體內的氣場能量,來達到改變自己運氣的目的。 實際上,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個時間來升旺、改變我們的運氣,今天重點講解清明開運、助運的幾個方面。
1
掃墓祭祖,用孝心為自己和家人添福
行善積德是改善運勢的根本之道,而孝順,就是行善的起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難想像一個對自己親人都沒有孝心的人,會對其他人施以援手。
一家人清明節去掃墓祭祖,在傳承孝道的同時,也將這個善良的種子傳播,有助於家人的運勢。
2
插柳、戴柳驅邪避煞、消災解禍
民間把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節。說清明節正是百鬼出沒索討的時節。
受觀音大士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的影響,人們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書載「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所以清明上墳祭掃的時候,為了防止鬼祟的侵擾。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3
外出踏青,用地氣生旺自己的運勢
清明時節,正是踏青的好時節,萬物復甦,出外踏青,親近大自然,利用蘇醒之後的地氣,生旺自身運勢。
4
門上懸掛柳枝、桃木等,阻擋邪氣入侵
清明有鬼節之稱,且人們大多去祭拜祖先,從墓地、陵園等回來,為保證不把邪氣帶回,最好在門外有一層阻擋。
而民間素有桃木辟邪的說法,加上柳枝,都可以斜插或掛在門口,起到阻擋邪氣入侵的作用。
5
放風箏,放走霉運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常見的一項活動。對自己之前運勢不太滿意的朋友,還可以在清明節這天,利用這項活動,把自己不好的運勢放走,給好運騰出空間。
6
盪鞦韆,好運相伴
據說,盪鞦韆時口中念念有詞「霉運去」、「好運來」,有助於好運的到來。
7
拔河,增旺事業、健康運
清明時節咋暖還寒,拔河遊戲,需要很多人的參與,齊心協力方可獲勝,正好大家一起在室外活動,既鍛煉了身體,還可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道不遠人,人自遠道!
※教你通過八字看另一半在哪早婚晚婚口訣配偶方向訣婚姻宮看另一半
TAG:道教 |